原创文章,已开启全网维权,抄袭必究!

提及王安石的《梅花》诗,大家首先想到切实其实定会是这一首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这首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经典名作,不仅是王安石笔下最著名的一首诗,也是古今中国所有咏梅诗词中最家喻户晓的一首。

王安石的梅花诗四句话抄了四小我竟没有一句是原创

梅花傲雪凌霜,艳而不俗,象征着不屈的人格和高洁的情操,被奉为“花中四君子”之首,向来为中国人所喜好。

古往今来,咏梅诗词数不胜数,王安石之以是能够独占鳌头,是由于他用最普通的笔触,写出了梅花最主要的品质。

(王安石《梅花》)

王安石的这首《梅花》诗,其创作背景是极其分外的。
当时,王安石变法失落败,被二度罢相,退居钟山,他当时的处境和心态,与傲霜斗雪的梅花有诸多相通之处,故作此篇,以诗寄情。
诗中那“凌寒独自开”的君子,说的不但是墙角的梅花,更是王安石他自己。

实在,王安石笔下的《梅花》诗不止这一首五绝,另有一首同题七绝,亦是咏梅诗词中被奉为佳构惊艳佳作,其诗曰:

白玉堂前一树梅,为谁零落为谁开。
唯有东风最相惜,一年一度一归来。

与上一首五绝相同,这一首七绝同样措辞平实,普通易懂,无需翻译,即可明了个中意思。

(王安石)

这首七绝《梅花》诗的存在本身就已经够鲜为人知了,更鲜为人知的是,该诗一共四句,竟然没有一句是王安石的原创,全部都是早年人现成的诗中“抄”来的。

个中,“白玉堂前一树梅”出自唐朝墨客蒋维翰的《春女怨》,原诗为:

白玉堂前一树梅,目前忽见数花开。

儿家门户平凡闭,春色因何入得来。

“为谁零落为谁开”出自唐朝墨客严恽的《落花》,原诗为:

春光冉冉归何处,更向花前把一杯。
尽日问花花不语,为谁零落为谁开。

“唯有东风最相惜”出自唐朝墨客杨巨源的《和练秀才杨柳》,原诗为:

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

唯有东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一年一度一归来”出自宋朝墨客詹茂光妻的《寄远》,原诗为:

锦江江上探春回,销尽寒冰落尽梅。
争得儿夫似春色,一年一度一归来。

(梅花)

读到此处,或许读者会有如此疑问:王安石那么大一个墨客,为什么要去“抄”古人诗作?难道真的是江郎才尽了吗?

非也!
非也!
这个“抄”,之以是被打上了引号,是由于此“抄”非彼抄,这叫集句诗,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分外文体,顾名思义,其创作要点便是要凑集已有的古诗文句成为一首全新的诗。

不要以为集句诗的每一句都是“抄”的,以是毫无创作难度。
实际上正好相反,一首好的集句诗,既要交融贯通,如出一体,又要符合平仄押韵规律,这就哀求作者必须博闻强识,对付读过的古人诗词能够手到擒来,活学活用。

(晚年王安石)

回看王安石的这首集句《梅花》诗,不仅意义连贯,意境幽美,而且毫无斧凿之气与违和之感,实乃集句诗中难得一见的绝妙之作。

真实历史中的王安石,是一个我们既熟习又陌生的人,他既是政治家、改革家,也是文学家、思想家,他对文学发展和历史进程的影响同样巨大。

王安石的诗,长于明理与哲思,彰显了他作为精彩政治家的眼力和聪慧。
除此之外,他也是很多小众诗文化的开拓者和集大成者,这个中除了上文提及的集句诗,还有谜语诗。

(王安石简介)

谜语诗又称诗谜,是一种以诗为谜面的谜语。
比如贺知章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仲春东风似剪刀。
”实际上便是一首谜语诗,答案即为一个“柳”字。

当然,贺知章的《咏柳》,只能算是谜语诗中最大略的一种。
王安石的谜语诗则不然,其难度超乎一样平常人想象。
比如,他有一首非常著名的谜语诗,答案是四个人尽皆知的名字,但是直到将近千年往后,才被民国大才子郑子瑜猜出,其诗曰:

佳人佯醉索人扶,

露出胸前雪玉肤。

走入帐中寻不见,

任他风水满江湖。

四句诗分别是四个谜面,答案是四个唐代墨客的名字,怎么样,你猜到了几个?

(本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