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断句

1.考纲解读

考纲并没有对文言文断句作详细的解释,但是我们可以从近年的高考题看,断句题成了必考题,而对付它在考纲中该当算是理解题层级为B.断句题并不是大略的断句,它是一道综合性非常强的题。
一是稽核考生对文段的理解能力,如果能结合高下文把画线文句翻译出来,那断句就非常随意马虎了;二是稽核学生对详细词语和句式的理解能力,如果学生能节制古汉语的一些语法特点、搭配习气,那么完成断句题并不难。

学生在此题中失落误很少,如果失落误多数是由于以下缘故原由:

按照7个步骤走轻松搞定文言文断句

一、不能依据高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

二、不熟习文言文语法征象,特殊是对分外句式节制不足。
比如省略句,倒装句,固定搭配等;

三、对虚词的节制不踏实,比如哪些虚词在句首,哪些虚词在句尾。

而以上三点又是文言文的考点所在;

四、不能准确地依据排比、对偶、顶针等修辞手腕来断句。

2.真题再现

【2018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鲁芝,字世英,扶风郿人也。
世有名德,为西州豪族。
父为郭泛所害,芝襁褓流落,年十七,乃移居雍,耽思坟籍。
郡举上计吏,州辟别驾。
魏车骑将军郭淮为雍州刺史,深敬仰之。
举孝廉,除郎中。
后拜骑都尉、参军事、行安南太守,迁尚书郎。
曹真出督关右,又参大司马军事。
真薨,宣帝代焉,乃引芝参骠骑军事,转天水太守。
郡邻于蜀,数被劫夺,户口减削,寇盗充斥,芝爱慕镇卫,更造城市,数年间旧境悉复。
迁广平太守。
天水夷夏慕德,老幼赴阙献书,乞留芝。
魏明帝许焉。
曹爽辅政,引为司马。
芝屡有谠言嘉谋,爽弗能纳。
及宣帝起兵诛爽,芝率余众犯门斩关,驰出赴爽,劝爽曰:“公居伊周之位,一旦以罪见黜,虽欲牵黄犬,复可得乎!
若挟天子保许昌,杖大威以羽檄征四方兵,孰敢不从!
舍此而去,欲就东市,岂不痛哉!
”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去世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
诞平,迁大尚书,掌刑理。
武帝践祚,转镇东将军,进爵为侯。
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
芝以年及悬车,告老逊位,章表十余上,于是征为光禄大夫,位特进,给吏卒,门施行马。
羊祜为车骑将军,乃以位让芝,曰:“光禄大夫鲁芝洁身寡欲,和而不同,服事华发,以礼终始,未蒙此选,臣更越之,何以塞天下之望!
”上不从。
其为人所重如是。
泰始九年卒,年八十四。
帝为举哀,谥曰贞,赐茔田百亩。

(节选自《晋书·鲁芝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精确的一项是()(3分)

A.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去世/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B.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去世/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C.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去世/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D.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去世/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解析】要在理解句意的根本上抓标志性词语断句。
先知句意:曹爽懦弱不明,不采取张芝的计谋,就委身就戮,张芝受到牵连,也应该去世,可是张芝武断不审诉,不愿意苟且活下来,宣帝很欣赏他,赦免了他,不久就起用为并州刺史。
然后探求标志性的词语,如名词代词,这些词语可作主语或宾语(本句中的爽、芝、宣帝都是主语,放在开头,以是要在此前断句);可找动词、形容词这些词可做谓语;也可探求句首或句尾语气词、副词(如“俄儿”表示韶光,只能放在开头);探求表示逻辑关系的连词,可以知道从什么地方分开。

【答案】C

3.要点梳理

节制文言文断句技巧:

(1)找名词(代词),定句读
和当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名词(代词)一样平常也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涌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
如:城和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璧还。

(2)看虚词、副词定句读。
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
他们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主要标志。
尤其是语气词和一些连词的前后,每每是该断句的地方。
如:夫、盖、凡、窃、清、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常常用在句首;也、矣、欤、焉、哉等语气词常常用在句尾;以、干、为、而、则等连词常用在句中。
根据这一特点,找出虚词就有助于句读。
如:今杀相如/终不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

(3)找顶真,定句读。
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
句子前后相承,前一句做宾语的词,在后一句又作了主语。
例如:“畏惧则存想,存想则目虚见。
”(王充《订鬼》)根据这一特点,我们也可以确定句读。
如:具告沛公/沛公大惊。

(4)据排偶,定句读。
一排比、对偶、对称是文言文中最常见的修辞方法。
句式整洁,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措辞上的一大特点。
这一特点,又为断句供应了方便。
如:君臣恪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席卷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5)依总分,定句读。
文言文中,也每每有总分、分总的形式,据此也可以进行断句。
如: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高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料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6)对话、引定亲句读。
文言文中对话、引用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样平常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往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
碰着对话时,应根据高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

(7)察反复,定句读。
反复,特殊是间隔反复,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
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多次反复,这也为断句供应了有力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