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商曲》有《采莲子》,即《江南弄》中的《采莲曲》,如李白《越女词》的第三首云:“耶溪采莲女,见客棹歌回。
笑入荷花裹,佯羞不出来。
”刘方平《采莲曲》云:”落日晴江里(《历代词话》作“日晴江曲”,实误,作者注。
),荆歌艳楚腰。
采莲从小惯,十五即乘潮。
”这些都有《诗经·国风》的遗韵,特殊皇甫松、孙光宪的排调而且有衬字的,才是词体。

皇甫松《采莲子》为单调二十八字,四句三平韵:

菡萏喷鼻香连十里陂(举棹),小姑贪戏采莲迟(年少)。

●●○○●●○ ●○○●●○○

采莲子词牌名C部4

晚来弄水船头湿(举棹),更脱红裙裹鸭儿(年少)。

●○●●○○● ●●○○●●○

这既是词,又是范例的七言绝句。
其举棹、年少,是唱歌时的相和之声,与《竹枝》体同。
但《竹枝》以“竹枝“字和于句中,”女“儿二字和于句尾,而《采莲子》则是一句一和声。

皇甫嵩的另一首《采莲子》更故意思:

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

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