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大概没有一个地方能和内蒙古大草原一样,把羊养得诗情画意。广袤的草原造就美景,更孕育出丰硕佳肴。在内蒙古大草原吃羊肉,就好比在西湖边喝茶、在秦淮河边听曲,都是应情应景的一大乐事。
曾有人打趣芒种团队,说是“天南海北,吃遍中国”,这话倒也是事实。然而便是这样一个在“吃”领域颇有见识的团队,仍旧被鄂托克前旗的羊肉所征服。调研之行,有美景、美食、美酒作伴,实在乐在个中。
天地流转:寻美大草原许慎《说文解字》云:“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给主膳也。”这里把“美”寓意为羊的“大”。由此可见,“羊”无论是在中国文化界还是中国饮食界,地位都是毋庸置疑的。从南到北,羊肉都是挑大梁的主要角色。然而许多人却由于羊肉的膻味而对之望而生畏。好的羊肉,该当只有羊肉味,而没有膻味。许多南方人初到北方一定会迷惑,这里的羊肉为什么这么好吃?这个答案,草原知道。
南方的羊大多为湖羊,大棚集中喂养,膻味很重。而北方的羊养殖办法比较正宗,大多在天然草原上放养。放养的办法与大草原上清爽干燥的风相遇,使得羊体内分泌的臊气随着汗液排出挥发,以是不膻,反而带着草原的暗香。
鄂托克前旗某家庭牧场
想看大草原,必选内蒙古。适逢鄂托克前旗羊肉区域公用品牌项目调研,我们来到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以下简称“鄂前旗”),在大草原实地感想熏染,探求美味的奥妙。鄂尔多斯高原,景象干旱,牧草种类多样,个中不乏各色中草药,据不完备统计,全旗草场自然成长着180多种中草药,例如甘草、苦马豆等。加之昼夜温差大,紫花苜蓿等牧草蛋白质积累更高,能带给羊群更丰富的营养。
纯净的地下水可以直接对口喝
鄂前旗的空气、土壤、水清洁度高,羊群吃完中草药,还能喝纯净的地下水解解渴。在牧场,只见牧民把水抽上来往后直接对口喝,一解暑热。用牧民的话说,鄂前旗的羊“吃中草药、喝矿泉水”,品质自然好。
风味流转:寻味鄂前旗鄂前旗拥有国家认证的560万亩有机草场,我们本想一饱眼福,但由于团队抵达的韶光是5月下旬,加上今年干旱,大草原还是黄秃秃的,急迫等待一场大雨。虽然草原的草还是黄的,但是草原的羊正肥着。正值休牧期,羊群也都乖乖待在圈里,我们决定挨个儿去牧民家里看看小肥羊。
鄂前旗地广人稀,几公里开外才见一户人家,牧民的自建房都非常俊秀,这也映射出羊肉家当的确做到了致富一方。牧民的家,常日是一套屋子带着一个棚子,一家人跟一群羊生活在一起,和乐安宁。孩子们都很懂事,会帮家长一起搭把手做些农活,时时时也玩玩沙子、逗逗小狗,自由清闲地享受童年。
还未凑近羊群,我们就已听到此起彼伏的咩咩声。小羊羔的叫声急匆匆、清脆,老山羊的叫声低沉、悠长。在这辽阔天地里,原来有些聒噪的羊叫声就如江南鸟鸣般和谐、动听,它们是蓝天白云的协奏曲。
牧民见告我们,鄂托克前旗的羊多为“杂交”品种。起初为了提高产量,将蒙古羊与小尾寒羊进行杂交,杂交的羊称为“二元杂交羊”,它一年四季发情,一胎双羔,但肉质一样平常。为了提高肉质,再以二元杂交羊为母本、国外的纯种肉羊(杜泊、萨福克)为父本,杂交的后代为“三元杂交羊”。
如今,“鄂托克前旗羊肉”紧张以三元杂交羊为主,绒山羊、蒙古羊为辅,共同命名为“鄂托克前旗羊肉”。它虽然没有单一传承的纯洁血统,却是这片大草原自然选择的结果。只有鄂前旗的水土,才能孕育出独属它的羊肉风味。
羊肉好不好,吃了才知道。我们有幸来到牧民家里,一尝最隧道的羊肉。最上等的羊肉要只管即便保持原来的味道,每每只需最大略的烹饪办法。在草原上架一口大铁锅,撒一把盐,浇上净水,不添加任何调料。炖煮两三个小时后,经由高温的洗礼,羊脂渗透到每一丝纤维,喷鼻香气扑鼻而来。没有腥气和膻味,反而有股淡淡的奶喷鼻香,让人闻了直流口水。
喷鼻香喷喷的羊肉怎么吃?来到草原,自然要用草原人的办法。每个人都拿一把小刀,把羊肉一片片剔下来吃,骨头上的肉要剔干净,这是草原人吃羊肉的习气。
除清炖羊肉外,聪慧的牧民还创造了无数种羊肉的吃法。胡辣羊蹄,味道鲜美、辣味悠长;风干羊肉肠,肥瘦相间、唇齿留喷鼻香;秘制烤羊排,外焦里嫩、嚼劲十足;爆炒羔羊肉,光荣红亮、爽滑劲道;此外还有各式羊味早点:羊肉汤、羊肉包子、羊肉饺子......为了帮助消化,还可以搭配酸奶一起食用。
光阴流转:寻根赤色情
草原的美食美景令人神往,为了知足游客需求,当地衍生出“牧家乐”这一特色家当。游客在蒙古包中品尝隧道蒙餐,既有丰硕美食下肚,又有美酒歌声相伴,非常值得一试。
今年受疫情影响,牧家乐的蒙古包显得有些孤单。以往,从银川机场出发自驾一小时便能到达此地,交通便利,常有三五好友做客于此。主人笑着说,几杯美酒下肚,原来坚持用筷子的南方客人也开始直接上手吃菜,身上多了几分大草原的豪迈之气。
除自驾前往的游客以外,鄂前旗的“牧家乐”还有另一重身份——赤色文化研学基地。主人与客人“同吃、同住、同劳动”,学习赤色精神。
鄂前旗的赤色文化十分深厚,延安民族学院就在旗内的城川镇办学。在那个赤色的年代,无数热血志士投身于此,用双手建立大家平等的空想社会。这些志士超过民族,更超过大洲大。阳早、寒春这对美国夫妇便是范例。他们放弃在美国优渥的物质生活、崇高的社会地位,毅然来到鄂前旗三边牧场放羊、放牛,他们带来了前辈的养殖技能,更带来了乐不雅观美好的生活态度,深受鄂前旗公民尊敬。
为此,当地专门建立了阳早寒春纪念馆,把他们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参不雅观纪念馆的过程中,有一幅画面深深触动了我们,寒春生日的时候,阳早用泥土做了一个蛋糕送给她,纵然生活条件有限,却始终饱含对生活的热爱。
如今,阳早、寒春夫妇已经由世,后人把他们的骨灰葬在城川城址,也便是唐代宥州城址脚下,与大地共存。他们身后的长城,经历历史变迁风化得很厉害,但仍能见其筋骨,长卧草原之上。我们登上长城俯瞰,草原仍是一望无际、雄浑苍茫。
天地草场的辽阔、百草矿水的水土、蒙元文化的性情、赤色文化的印记,多重元素造就了神奇的鄂托克前旗,更孕育出极致的鄂托克前旗羊肉。人与羊的故事,在这里不断上演。2020年,鄂前旗羊肉将书写一段新的品牌故事,它将把鄂前旗羊长于天然牧场、常食有机牧草的上风放大。芒种团队将与这里的英雄牧民们一起,将田园牧歌唱向远方,相信品牌之力可以推动鄂托克前旗羊肉,成为大草原上一道新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