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出自《庄子·山木》,意思是螳螂想捕捉蝉,却不知黄雀在身后,没故意识到潜在危险。这个针言讽刺了那些只顾面前利益,不顾身后祸患的人,对鼠目寸光、利令智昏、不顾后患的这类人提出警告。“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有着一个很有趣的典故:
视频
《诗词大汇》一蝉一鸟一螳螂 让你和目光短浅说再见
《庄子·山木》由庄子所作,全篇由各自独立的九则寓言故事组成,每则寓言故事的主旨不尽相同,但大体上都反响了社会生活中的各类体验和感悟,不乏深邃的人生哲理和对社会问题的深刻认识。
庄子(前369-前286),中原族,姓庄名周,字子休,道家学说的紧张创始人之一。中国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辩论家。庄子与道家开山祖师老子并称“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代表作品为《庄子》,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其代表作《庄子》并被爱崇者演绎出多种版本,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
庄子主见“天人合一”和“寂静无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他曾做过漆园吏,生活贫贫乏窘,却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力争在浊世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逍遥无恃的精神自由。对付庄子在中国文学史和思想史上的主要贡献,封建帝王尤为重视,在唐开元二十五年庄子被诏号为“南华真人”,《庄子》一书也被称为《南华真经》,其文章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对后世文学有深远影响。
《诗词大汇》
让你早年人的聪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
品诗词之美
享诗词之趣
关注我们
精彩连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