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报安然七首:老僧种竹十千竿,清风千古报安然

在过年旁边,人们每每会买些竹子盆景装饰家中,寓意竹报安然。
那么竹子寓意安然的源头在哪里呢?

上古黄河流域温暖湿润,各种竹子遍布山林沼泽湿地,四季常青,生命力极为顽强。
最早的乐器便是用竹子制成,这种声音有穿透力,被认为可以沟通神界,是天籁之声。
自然这种声音可以驱除鬼魅。

人们搭建房屋,用得上竹子,制作弓箭用得上竹子。
竹子速生,冬天也不凋落,而且冬天的篝火里,如果有了竹子,竹子被火燃烧后发出巨大的声响,代表阳气,可以驱除鬼魅和野兽。

古诗竹报安然七首日日报安然为什么竹子寄意安然

过年燃烧竹子守岁的习俗就流传下来。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於庭前炮竹、燃草,以辟恶鬼。
"

这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记录的长江中部荆楚地带的过年风尚。
荆楚本身便是继承先秦楚国地区的风尚传统,这里多山多水,竹林茂密,古老的原始的敬拜仪式一贯传承。

新年第一天的早上,鸡声一叫,就在庭前烧竹子,点燃喷鼻香草,用来辟邪。
这是巫楚遗风,竹声可以上达天听,求得保佑安然吉祥,而燃草,肯定是本地的艾草之类,这是古老敬拜的遗存。

“照潭出老蛟,炮竹惊山鬼。

夜色不见山,孤明星汉间。
”中唐 · 刘禹锡 《畬田行 》

中唐刘禹锡曾经贬谪到四川二十多年,记录了这里与中原不同的民风民俗。
这里的很多民族坚持着原始的垦植,冬天里烧山开荒,刀耕火种。

拿着火把在夜间行走,仿佛山中的深潭,随时会跃出一条蛟龙来,而燃烧的竹子声,惊动山林鬼魅。
在夜色里行走,根本看不见远山的影子,只能举头看着天上,一轮玉轮孤独在天上。

可以看到这里的炮竹,是燃烧竹子或者火把的意思。
用来照明,驱除山鬼。

炮竹本身就代表着保佑安然的深刻寓意。

“桃枝堪辟恶,炮竹好惊眠。

歌舞留今夕,犹言惜旧年。
” 唐 · 张说《岳州守岁二首 其二》

唐朝从前洞庭湖的湖南,还属于尚待开拓的南方地区。
张说曾经做过岳阳刺史,这里民间过年还有着用桃枝插门的习气。
炮竹和桃枝对应,这个时候的炮竹,已经制作成可以携带的手工制品,和桃枝相对应。
当然这中间有没有民间的炸药硫磺加进去,待考。

在湖南的大年三十,大家载歌载舞,手拿桃枝,燃放炮竹。

在歌舞和炮竹的篝火聚会里,欢迎新年。

“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竿灰。

偏憎杨柳难钤辖,又惹东风意绪来。
”来鹄 (唐)

晚唐时候的这首小诗,燃放竹子做成的炮竹,成为新年第一件事。
一方面有人起床在庭院里燃烧竹子做的炮竹,一方面有人换下新年日历,热热闹闹来过大年。

根据干系资料,在城市里燃放的炮竹,已经添加了硝石,硫磺,成为过年过节必备的商品。

加了硫磺等物质的炮竹,烟雾弥漫,在古代是有重大防疫的功效的。
尤其是人口聚拢的地方,这种炮竹产生的烟雾,虽然刺激着人的上呼吸系统,同时也屏蔽杀去世了很多冬天的盛行病菌。

炮竹报安然,是竹报安然的一个起源。

那么还有其余的起源吗?

当然,竹子被认为是很有灵性的植物,它常年青翠,很少着花,一旦着花就会枯去世。
如果竹子着花或者呈现枯去世的状态,每每会意味着这一地带将涌现大的天灾,或者旱灾,或者预示战役的到来。
以是在庭院里养竹子,竹子青翠茂盛的程度,代表着安定和繁荣。

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支植下》:“北都惟童子寺有竹一窠,才长数尺。
相传其寺纲维逐日报竹安然。

说的是北方有一个寺庙童子寺,种了一窝竹子,寺庙的方丈每天叫人不雅观察竹子,如果竹子正常,就报安然。

实际上这个故事已经传达了很多信息。
唐朝的北方,由于历史景象的缘故原由,已经很少适宜竹子的成长。
这个寺庙非要栽种竹子,一方面寺庙的主人肯定喜好竹子,其余一方面,也是借灵性的植物来预测灾害和战役吧。
在晚唐的浊世里,这种寄托办法该当不足为奇,奇怪的是主人的身份,让人浮想联翩。

那么竹报安然的第三个来源,是文化上的。

汉朝之前,纸张发明之前,是用竹简和木简记录笔墨和书信的,很多安然信,写在竹简上,这也是竹报安然的文学美。

到了宋朝,有相称一段期间的繁荣,人们的生活丰富,市井阶层扩大,对付精神上的需求也就更多了。

竹报安然成为美好的竹子的象征寓意。

“解知无竹令人俗,日报安然候起居。

以是此君揖冰雪,长吟馀翠满衣裾。
” 北宋 · 释德洪《题此君轩 》

在庭院中栽种竹子,一来可以表达主人清高不俗的品味,其余竹子常青摇荡,本身就代表安定长久。
如果将竹子拟人的话,无疑是用青翠的姿态,向人日日报告着天下安然。

况且竹子耐风雪,冬天里翠竹特立,有竹子如此坚韧的守护,寒冷的冬天不过是一个很快就会过去的过程。
竹子的翠色代表春意满满,居住在竹林里的人,哪里会以为不太平呢?

竹子不但代表日日安然,还代表历久青春和龟龄。

“谁栽窗外碧琅玕,洒脱尤宜老眼看。

寄语后人毋剪伐,更须时为报安然。
”宋朝 王十朋《廨舍有脩竹数竿洒脱可爱》

在异地的官舍里,最让人动心的便是居然有几颗俏丽的修竹。

那竹子像玉一样特立,洒脱青翠,最适宜落魄和心情不好的官员调节心情。

有竹如此,犹如落魄生涯君子常伴。

我是得到前任种竹子的庇护,我也希望后来的官吏看到这几棵竹子不要砍伐。

让竹子代表安然和高洁的寓意传承下去。
它保佑过我落魄时的安然,也希望保佑后来在仕途风浪中的你们。

这已经从个人的审美上升到了利他和戴德。
不管有无恩怨,都祝福后来者,仕途安定,人生平稳。
这首诗将竹报安然的寓意人格化扩展化了,更显得大气。

"碧玉黄金竹,求来此种难。

数竿真可爱,几度共相看。

月影画半幅,风声雨一样平常。

岁寒心不改,日日报安然。
"宋 · 顾逢《徐容斋庭下竹 》

竹报安然,从炮竹从简书,还是终极回到竹子本身上。
宋朝人喜好绿化,普通竹子之外,更喜好珍稀品种的竹子,比如这首诗里的黄金竹,是竹子的一个变种,竹竿是金色的,而竹叶是翠绿的,这种金碧之美,当然是崇尚黄色的宋朝人说喜好,由于不但代表清高而代表富贵。

以是这个顾逢得到后,身心愉悦,早晚欣赏。

在月光下看竹影,那是婆娑如画,在风入耳竹,竹叶密集,风声更有雨声萧萧之美,

这种竹子又极其耐寒,风雪不改色,日日特立,报着自己的安然,也代表着祝福这个主人统统顺遂吧。

“老僧种竹十千竿,环抱幽亭六月寒。

我顾龙孙添满眼,清风千古报安然。
”明 · 安国《胶山万玉亭》

实际上对竹子的美好寓意也推动了竹子的栽种,对付山林自然环保是非常有益的。

比如古代的僧人积极开展绿化,这胶山上种了万棵竹子,夏天来的时候,绿荫森森,六月清凉。

而竹子的根系发达,不断生出竹笋,代表着生命的活力生生不息。

而有竹林的地方,清风过境,如天籁如密语,仿佛给人报着和安然定,祝福着人间安稳美好。

自古以来,人们说需取自山林,末了终于学会,用栽种和绿化回报山野,构筑人和自然和谐的生态社会。
青山绿水,才是金山银水,才是财富之源,才是人类安然的保障吧。

竹报安然,实在也提醒当代人,重视绿化,保护环境,生活在绿色的家园里,才是真正的和谐长久和幸福。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