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音唱响《咏煤炭》致敬“公民的好公仆” 焦裕禄女儿回顾最大遗憾几度哽咽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劳出山林。
”明代墨客于谦所作的《咏煤炭》,几百年后,成为焦裕禄燃尽生命、齐心专心为民的真实写照。
作为焦裕禄的外孙,余音动情地唱响这首诗词,带领众人重新走进这位“公民公仆”无私奉献的生平。

节目组供图

看到余音深情地望着焦裕禄坐过的藤椅、拉过的二胡,廖昌永深受冲动:“我瞥见的是两代人之间的一种精神的传承。
”舞台上这些无声的老物件,也在诉说着一代党员干部心系百姓的动听故事。
“当时他刚到兰考,面临的是兰考几十万的灾民,面临的是风沙、盐碱、内涝的磨难,这些问题不办理,他说服不了自己安歇下来,说服不了自己去看病,以是他只能忍着痛,在他事情的那张藤椅上拿一个硬物顶着自己的肝部,咬着牙,顶出了一个破洞。
”余音眼泛泪光地说。

经典咏流传致敬英雄 焦裕禄外孙深情献唱 陈毅元帅绝笔诗篇震撼人心

节目和焦裕禄的女儿焦守云连线时,焦守云几度哽咽。
在她眼里,父亲和自己聚少离多,“在医院的时候,看着父亲病的那么重,我就想大声地喊爸爸,我喊出来了,但是爸爸不能答应了,这也是我此生最大的遗憾。
我现在还在想,如果父亲活着的时候,我多喊几声爸爸,多好。

陈毅元帅的“绝笔”诗篇被豪情传唱 阿兰原生态藏腔演绎骏马奔驰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经久弥坚。
《经典咏流传》循着革命前辈的足迹,将人们的思绪带回那段峥嵘岁月。
再次来到节目舞台的郑棋元,选择演绎陈毅元帅在死活关头写下的《梅岭三章》,展现老一辈革命家临危而斗志弥坚的豪迈肚量胸襟。

节目组供图

1936年冬天,梅山游击队根据地遭敌围困,陈毅和战友共同与仇敌斗争了20余天。
仇敌因缉捕不到,恼羞成怒纵火烧山,陈毅自料难免捐躯,便在这种情形下写成了这组《梅岭三章》,并藏在了棉衣内层。
从“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困难百战多”到“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梅岭三章》这一带有绝笔性子的诗篇,如今被唱响,那种对革命必胜的信心深深传染了众人。

节目组供图

阿兰·达瓦卓玛和扎西平措两位藏族歌手来到节目舞台,选择传唱唐代墨客李贺的《马诗二十三首·其五》,高歌奔驰在疆场之上的英雄本色。
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在整场演绎中添加巧思,融入空灵而有力的藏腔,让这首在想象中写就的马诗更加真实可感。
虽然诗词和歌曲都没有提及一个“马”字,但廖昌永以为歌曲最大的亮点便是把藏族民间的曲调融在个中,特殊有边塞风情。

容祖儿首登《经典咏流传》唱响新作 刘惜君大改曲风唱《精卫》动人心弦

众所周知,作为“四君子”之一的兰,在历代文人墨客心中,是高洁刚毅的象征。
首次登上《经典咏流传》的容祖儿,此番便带来一首意味深长的《芝兰》,唱出孔子心中的君子之道。
容祖儿表示,“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这句话尤为打动自己。
整首歌在赞颂“芝兰”的同时,也在赞颂英雄“不为贫乏而改节”的高尚节操。

节目组供图

同样初次来到节目现场的刘惜君,一改昔日柔美的歌唱风格,以饱含力量的唱腔演绎顾炎武的《精卫》,震荡全场。
歌曲除了诗词之外,还融入了刘惜君自身生活中的经历和感悟。
几年前,她的声音涌现了一些问题,最困难的时候乃至连说话都有障碍。
为了重新在音乐道路上“发声”,她在整整三年的韶光里不断考试测验多种治疗办法,终于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奇迹。
对付再次站在舞台上的刘惜君来说,精卫填海是一个困境重生的故事,是小与大的博弈,美和力量的结合,也是那些与困境搏斗的平凡英雄们的化身。

节目组供图

在“3D沉浸式”的音乐体验下,不雅观众只需戴上耳机,就能切身感想熏染经典文本承载的爱国情、英雄志。
更多精彩,尽在本周六晚八点档,《经典咏流传》——致敬英雄,邀您一起浸享诗词,传唱经典,致敬英雄!

来源: 中心广电总台国际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