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来源:西安广播电视台

  西安网讯 2024中秋诗会将于 9月15-17日中秋假期三期连播,诗词里的长安月在西安引起热烈反响。
日前,陕西师范大学教授,民俗专家傅功振从中秋节的起源、月饼的来源、唐诗里的中秋月等方面,对唐朝人的中秋节进行了全面解读。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 民俗专家傅功振:真正中秋节的形成,来源于唐代,秋季是收成的时令,通过祭拜玉轮,向玉轮申报请示我们丰收的果实。

  傅功振教授先容:唐代的中秋节是一个全国性的节日,人们会放假、祭月、吃月饼、赏月、拜月。
根据《唐六典》的记载,内外官吏在八月十五日放假三天。
祭月是中秋节的核心习俗之一,人们会在户外摆上“月神”的牌位,用新鲜的水果进行供奉,再恭敬地进行叩拜。
而月饼在唐代也开始成为中秋节的特色食品,最初作为祭品供奉月神,后来逐渐成为家人团圆时分享的美食。

诗词里的长安月 唐朝人的中秋节

  拜月习俗在唐代也十分盛行,尤其是女子拜月,成为宫中和民间共同的仪式。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 民俗专家傅功振:敬拜玉轮的活动里边,女人是主祭人,这一块最能核心表示出我们中秋节敬拜玉轮女主人的位置。

  除了祭月、拜月、吃月饼外,赏月也是唐代中秋节的主要活动,文人们会赏月并吟诗为难刁难,表达对玉轮自然美的欣赏和对亲人的思念。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 民俗专家傅功振:唐代涉及到歌颂玉轮的诗有一百多首,而作这些诗的墨客就在60多位。
都是和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紧张发祥地分不开的,它具有分外的位置。

编辑:婧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