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云:“夏云多奇峰”。
全球以为笃论,然未睹其异也。
戊申六月初三日,出涌金门,僮仆杂坐一舴艋舟中。
于时日将哺矣,有云起自西南隅,所谓两高峰者忽不见。
须臾,西北亦然,不肤寸合矣。
日车亏蔽,微露其半,倒影下射,作紫金色。
云之为状,深厚不测,峦回蟑复,飓尺万重。
其西南缺处,与天相接,奇峰突兀,若狻猊之竦立而却顾。
其西北,则云脚插于湖中,以意度之,其下正玛瑙寺也。
婉婉蜒蜒,飞而上腾,若蚊龙之怒而不蟋;又若猛兽穹龟,深目长豆,负重而趋走者。
迤而南,是为中峰,肃静戌削,酷似西岳之苍龙岭。
峰侧觚棱模糊,像楼台,疑为神仙之所居。
立者如鹤,飞者如鸾,植面高者如羽葆之手,舒而卷者如九游之旗。
其最异者:云之像山者,苍翠空蒙;云之像树者,青葱俏茜。
而山凹树抄,各以白云缭之,正如深冬横雪,山林皆冒絮也。
山之麓,有崦,有峪,有壑,有膛;有似田家篱落者,有似酒帝之摇荡者,有似略勺之断续者。
纷纶倏忽,变幻俄顷,虽王维、荆浩殆未能绘图其仿佛也。
呜呼异哉!
云之起,在未申之间,予停舟良久,舟子亦倚世而不雅观,以为老于湖滨、宗子孙未之见也。
及抵钱塘门,晚霞将灭,城头角声呜呜矣。
归而蚊蚋盛集,不可以寐,乃呼童子执烛,而书其异。

作者简介

宋琬(1614—1674),清初墨客。
字玉叔,号荔裳,山东莱阳人。
顺治进士,曾任浙江按察使。
顺治五年(1648),山东于七叛逆抗清,他被族人告与七通,下狱拘国三年,险遭不测。
后得释,长期闲居,晚年又任四川按察使。
其诗多写个人的失落意和愁苦,情调感伤。
与施润章有“南施北宋”之称。
也能词,能文。
有《安雅堂全集》。

西湖夏日的云彩变幻多端,气候万千,这篇小品用了很多比喻作了形象生动的描写。
下午时分,云起西南隅,掩蔽太阳,微露其半,倒影下射,呈紫金色,分外艳丽。
云的形状,或如蛟龙怒舞,或如猛兽负重而行,或如模糊楼台仙阁。
立者如鹤,飞者似驾,千姿百态,鬼斧神工,不可言状。
最奇特处在于色彩。
像山的云苍翠空蒙,像树的云青葱标致;更有趣的是山凹树杪,有白云缭之,仿佛深冬积雪,山林恍如披上了白色的棉絮。
“作者丰富奇特的想象,将西湖夏云渲染得绘声绘色,奇异无比。

湖上奇云记  宋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