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咱们连续聊《三国演义》第四十四回!

1. 吴国太说:内事未定问张昭,外事未定问周瑜,如今何不请公瑾来切磋?孙权听后大喜,立时派青鸟使去鄱阳请周瑜议事。

2. 周瑜抵达后,鲁肃先来欢迎,将事情详细奉告。
周瑜说:子敬别忧,我有办法。
周瑜刚要安歇,众将领谋士逐一前来,对付战降各有主见,周瑜让他们来日府中公议。
众人拜别后,周瑜冷笑不止。

3. 至晚时分,有人来报,鲁子敬引孔明前来拜见。
周瑜出中门,将他们迎入彼此施礼后,分宾主坐下。
鲁肃率先问周瑜:如今曹操率大军南侵和战之策,主公难决,将军意下如何?周瑜表示曹操以天子之名出师,他已决意屈膝降服佩服,嫡见主公便遣使纳降。

第044回 孔明用智激周瑜 孙权决计破曹操 历史听书

4. 鲁肃惊怒,伯符遗言外事请托将军,如今正盼其保国,怎可从懦夫之议。
周瑜称若开战致祸,必遭埋怨,以是决定请降。
二人争辩间,孔明只是袖手冷笑。
周瑜问其缘故,孔明笑说:子敬吃米不知米价。
鲁肃不解,孔明道:公瑾降曹之议合理。

5. 鲁肃斥责孔明,孔明却称曹操善战,天下无人能敌。
刘豫州吃米不知米价,如今孤身于江夏,存亡难料。
将军降曹可保妻儿富贵,国祚变迁,任天由命,不敷惜。
鲁肃大怒,责怪孔明,让主公向国贼屈膝。
孔明说:有一计,只需派一人乘扁舟送两人到江上,曹操得此,二人百万大军必退。

6. 周瑜追问何人?孔明言:曹操建铜雀台,广选美女,曾起誓得二乔置于铜雀台,虽去世无憾。
如今曹操兵临江南,实则为此二女,将军可寻乔公,以千金买二女送曹,曹操必班师。
周瑜问有何证验?孔明说:曹操幼子曹植所作《铜雀台赋》中表明此意。

7. 周瑜让孔明吟诵,孔明诵完《铜雀台赋》,周瑜勃然大怒,离座指北骂道:老贼欺吾太甚!
孔明忙起身制止周瑜道:大乔乃孙伯符将军之妻,小乔是我之妻。
孔明佯作惶恐,称不知愿领去世罪。
周瑜表示刚才是试探自己,早有北伐之心,望孔明合作,孔明应允。

8. 越日清晨,孙权拿出曹操檄文,周瑜怒言:老贼轻视江东。
孙权说:连日切磋有劝降有劝战,心意未定。
周瑜问:谁主降?孙权答:张子布等人。
周瑜斥责:此乃迂腐之论,称曹操为汉贼,江东兵精粮足应战,又言曹操多犯兵家之忌,必败,自己只需五万兵就能破敌。

9. 孙权决然道:与曹操不共戴天,封周瑜为大都督,程普为副都督,鲁肃为赞军校尉,并赐剑令,不听令者斩。
周瑜回住处请孔明议事,孔明说:孙将军心未稳,怯曹兵多,周瑜认同,复见孙权。
周瑜以实剖析,孙权疑虑尽消。
周瑜谢出暗思:孔明料事在自己之上,久必为患,欲杀之,遂请鲁肃切磋。
鲁肃反对,发起让诸葛瑾招孔明,事东吴,周瑜赞许。

10. 越日黎明,周瑜命令众将:如今曹操弄权比董卓愈甚,将天子囚禁在许昌,在边疆屯驻暴兵。
我今奉命征讨,各位务必奋力向前,大军所到之处不得骚扰百姓,赏功罚罪,绝不徇私纵容,命令完毕即排兵支配。
越日周瑜请来诸葛瑾,劝令弟诸葛亮离开刘备而侍奉东吴。
诸葛瑾说:我到江东惭愧,没有半点功劳,如今都督有命,怎敢不效力。

11. 随即上马直接前往驿亭见孔明,孔明接入,哭着下拜,各自诉说离去之情。
诸葛瑾哭着说:弟弟知道伯夷叔齐吗?孔明暗想:这必定是周瑜教他来说我的。
于是回答:伯夷叔齐是古代的圣贤。
诸葛瑾说:伯夷叔齐即便饿去世在首阳山下,兄弟二人也在一起。
我如今与你同胞共乳,却各自侍奉其主,不能早晚相聚,看看伯夷叔齐的为人能不羞愧吗?

12. 孔明说:兄长所说是情,我所坚守是义,你我都是汉人。
如今刘皇叔是汉室后裔,兄长若能离开东吴,与我一同侍奉刘皇叔,那么上不愧对汉臣之名,骨肉又能相聚,这是交谊两全之策,不知兄长意下如何?诸葛瑾思虑道:我来劝他,反倒被他劝了,于是无言以对,起身告辞。

13. 回去见周瑜,详细阐述孔明的话。
周瑜问:您意下如何?诸葛瑾说:我受孙将军厚恩,怎能背叛!
周瑜说:您既然忠心侍奉主公,我自有制服孔明的计谋。

各位看官本日故事到此结束,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点赞收藏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