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彦谦夏日探友,“孤舟唤野渡,村落疃入幽邃”;杜牧江上偶见,“楚江寒食橘花时,野渡临风驻彩旗。”伟人年轻游学时曾在长亭眺望,“野渡苍松横古木,断桥流水动连环”,如今世事变迁,斗转星移间,早已消逝了多少野渡荒滩,但依然以为诗情冲动大方,心潮翻涌。
野渡便是荒寂之处或村落野的渡口,也可以引申为人生落魄时,处于孤独和彷徨的境遇。宋代文人吴潜曾说,“云梢雾末,溪桥野渡,尽是春愁落处。”之以是感到春愁,都是由于内心无助,黑夜里没有亮光,生活看不见希望。
唐代的李中曾经晚泊,“野渡帆初落,秋风蝉一声”;宋代的慧性高僧悟道,“雁影落寒潭,孤舟横野渡。”此生若注定流落,乐意闻着荷花的芬芳,将孤舟当成温床,在夏夜的野渡旁,清闲地看着天上的玉轮。下面精选十首野渡的古诗词,欢迎补充和收藏!
1、滁州西涧
唐代: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赏析:后两句写带雨春潮之急,和水急舟横的景象,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全诗表露了恬淡的胸襟和忧伤之情怀,墨客思欲归隐,故独怜幽草;无所作为,恰同水急舟横。
2、南乡子
五代:李珣
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
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
赏析:远方的来客乘着一叶扁舟靠近荒野渡口,此处最易引发阵阵乡愁。这首词是一幅着墨不多的水墨画,一片江乡暮东风景,却被作者弄得满纸春愁。烟当然漠漠,而雨却未见得大家都以为凄凄。以愁眼看天下,雨不免凄凄。
3、池上早夏
唐代:白居易
水积春塘晚,阴交夏木繁。
舟船如野渡,篱落似江村落。
静拂琴床席,喷鼻香开酒库门。
慵闲无一事,时弄小娇孙。
赏析:晚春雨后池塘积水很深,草木繁茂,枝丫纵横交错。荒落之处,几只小船散乱地停放着,竹篱疏散彷佛一个小小的江村落。
空隙时就坐在席子上弹弹琴,家里酒窖的门,一打开顿时喷鼻香气扑鼻。整日困倦无所事事,只能时时地逗弄不懂事的小孙子。
4、江神子
宋代:谢逸
杏花村落馆酒旗风,水溶溶,扬残红。野渡舟横,杨柳绿阴浓。望断江南山色远,人不见,草连空。
夕阳楼外晚烟笼,粉喷鼻香融,淡眉峰。记得年时,相见画屏中。只有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
赏析:这位落拓文人身在异域,心情凄苦,自不待言。他了望江南,青山模糊,连绵无际,相思离去之情油然而生。
意中人远在江南,可望而不可见,可见的惟有无穷无尽的春草,与天相接,延伸到无限迢遥的远方。
5、送王牧往吉州谒王使君叔
唐代:李嘉祐
细草绿汀洲,王孙耐薄游。
年华初冠带,文体旧弓裘。
野渡花争发,春塘水乱流。
使君怜小阮,应念倚门愁。
赏析:“野渡花争发,春塘水乱流”,一场春雨过后,山花竞放,争奇斗艳;春水潺流,喷珠溅玉。
这才是真正的春天,是身居市朝的人们领略不到的春天的真正的美。这两句诗不仅形象地概括了春日山野的美,而且写得活气勃勃,清新流丽。
6、冬夜
宋代:陆游
杞菊家风有自来,充饥藜糁不盈杯。
云迷野渡一声雁,雪暗山村落千树梅。
宴坐何妨面庵壁,长吟且复画炉灰。
岁残尚恨新春远,欲挽天边斗柄回。
赏析:陆游晚年落魄,生活艰辛,但依然壮心不已,希望能瞥见收复中原。颔联描写了冬夜的场景,野渡荒漠、云雾迷蒙,雪暗山村落、梅花独放,一片凄楚的景象。
尾联“岁残尚恨新春远,欲挽天边斗柄回”,表达了对人生和祖国新春的强烈期盼。
7、送从兄郜
唐代:方干
道路本无限,又应何处逢。
流年莫虚掷,华发不相容。
野渡波摇月,空城雨翳钟。
此心随去马,迢递过千峰。
赏析:第三联是名句,把稳炼词炼句,“摇”即摇动、晃动,玉轮的倒影在水中随波荡漾,以动衬静,描述出墨客送别从兄时环境的凄清冷寂。“雨”是诗眼,空城小雨绵绵,掩挡了钟声。
8、山居即事
唐代:戴叔伦
岩云掩竹扉,去鸟带馀晖。
地僻生涯薄,山深俗事稀。
养花分宿雨,剪叶补秋衣。
野渡逢渔子,同舟荡月归。
赏析:墨客隐居山林,十分享受大自然的和谐和宁静。云掩竹扉、鸟带馀晖,多么具有诗情画意。
虽然地处偏僻,山深人稀,但墨客早已习气了这种淡泊心境的生活。“野渡逢渔子,同舟荡月归”,多么令人倾慕的山居生活。
9、野渡
宋代:宋祁
行路到溪穷,寒流自浼浼。
客立平沙上,篙人舣船待。
赏析:短短二十个字,却形象地描写了野渡的特点以及私人的心情。“行路到溪穷,寒流自浼浼”,浼浼,表示水势平貌,这两句既表达了墨客走到了溪流耳朵尽头,也暗喻人生之路困难,快要断港绝潢,于是才有“客立平沙上”,抒发了墨客犹豫不定、彷徨期待的心情。
10、鹦鹉曲·野渡新晴
元代:冯子振
孤村落三两人家住,终日对野叟田父。说目前绿水平桥,昨日溪南新雨。
碧天边岩穴云归,白鹭一行飞去。便芒鞋竹杖行春,问底是青帘舞处?
赏析:作者从一处小小的孤村落写起,这孤村落孤得可怜,只有两三户人家,住的是清一色的种地农夫,如今则再加上一位外来寄居的作者。
田父从野渡而来,他们的先容激成了作者的出行;而墨客的清闲踏春,信意适兴,则充分展现了野渡新晴所具有的诗情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