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充满诗情,一年一度的中秋,在举头望月的时候,和玉轮有关的诗词一定会浮上心头。
记得刚进大学时的第一次中秋聚会,一个同学朗读了苏轼的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后来,变成大家异口同声的群朗诵,这一夜,许多独在异域为异客的外地同学,思乡之情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名句中得到尽情开释。

那时,大家还没有听过由这首词谱写的歌曲。
多年往后,又一次中秋聚会,邓丽君的 《但愿人长久》成了被点唱得最多的歌曲。
在中秋之夜的电视屏幕上,常常听到这首歌,在音乐软件上,也可听到不同歌手的翻唱。
它险些成为一首中秋节的标签歌曲,随着苏轼的原词,变得家喻户晓。

《但愿人长久》是邓丽君演唱专辑《淡淡幽情》中的一首,她唱出的每个字都饱含深情。
歌声如月光,清辉四射,把人们包围。
专辑共收录了12首古诗词谱写的歌曲,个中,由南唐后主李煜的词谱曲的两首歌《多少很多多少愁》《独上西楼》流传也很广。

《多少很多多少愁》即《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顾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多少很多多少愁?宛如彷佛一江春水向东流。

回味经典老歌五邓丽君的古诗词歌曲

《独上西楼》即《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样平常滋味在心头。

李后主的愁,歌曲有节制地展现。
邓丽君有高超的演唱技巧,但不管唱什么类型的歌,表现出来都是亲切如诉,像个善解人意的小姐姐。
她的歌声陪伴了我们几十年,怠倦的时候,失落意的时候,邓丽君柔柔的歌声能让人安静下来。
她偶尔也旷达,偶尔也顽皮,更多的时候,她是深情款款、温顺细腻的,带着甜蜜蜜、喜滋滋的感情,纵然愁和伤,也是淡淡的。

古诗词谱写的歌,由她唱出来,依然非常契合。

古诗词被谱成歌曲的,还有两首很有名,一是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一是杨慎的《临江仙》,作为小说《三国演义》的开篇词,被电视剧《三国演义》选为主题歌,“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属于气势磅礴的一类,由雄浑厚重的男中音唱出来,一样平常没有声乐根本的人,是不会轻易去考试测验的。

邓丽君的歌,包括古诗词歌曲,都是归于盛行歌曲的,因此传唱度非常高,哪怕是普通人都会唱,这也实现了当初包括邓丽君在内的专辑创作者想保存、传播中国文化的初衷。

实在,古人的词,都是唱出来的,也属于盛行歌曲。
李白奉旨赞颂杨贵妃的《清平调》词三首,听说便是由当时的著名歌唱家李龟年唱出来,不胫而走。
只可惜古诗词的调子基本上失落传了。

好在邓丽君唱了《清平调》词三首。

云想衣裳花想容,东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

词已经美到了极致,歌声也美到极致。

继《淡淡幽情》之后,邓丽君本想完成第二张古诗词专辑《春梦秋云》,《清平调》是个中一首,邓丽君留下了大略的原声小样,但是还没等到整张专辑录制,伊人就过世了。

直到2015年,为了纪念邓丽君逝世20周年,用她生前留下的《清平调》录音样带,由王菲重新录制了隔空对唱的单曲版本,在环球发行。
于是,在邓丽君王菲两个天后的完美唱和中,千年前的名花倾国,仿佛得以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