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管子讲“物以稀为贵”的一句话。

商品的供求关系决定商品的价格。
供给的数量多了,物价就会低落;供给的数量少了,物价就会上升。
这是管子最早对付商品价格形成机制的一种基本认识。
早在2000多年前,管子就能看重通过供给关系来调控国家的物价,非常了不起。

管子这一认识的论断来自于这种征象:“民有余则轻之,不敷则重之。
”他又从自然界不雅观察到:“岁有凶穰,故谷有贵贱”。
丰收年,谷物价格就低;歉收年,谷物价格就高。
从人为中不雅观察到:“聚则重,散则轻。
”对商品进行人为的聚散,财经政令的缓急,都会影响市场上物资的多寡和供求的平衡,进而引发物价的颠簸。

由此可见,管子对付供求关系与物价高低的关注是基于对自然和社会征象的多方面不雅观察思考得出的结论。
这种朴素的商业履历,却帮助管子通过货币和物资的掌握,实现了充足国家的经济收入的目的。
诸子百家中,管子最先看重经济发展对付国家公民的主要意义,是非常了不起,且眼力超前的。
直至现今,仍旧具有一定的辅导意义。

物多则贱寡则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