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路云初起,离亭叶正稀。
所嗟人异雁,不作一行飞!
送兄全文翻译(译文):
兄妹离去的路上,秋云刚刚升起,路亭周围的树叶纷纭飘落,令人嗟叹的是,人不能像大雁一样排成一行一起飞向远方。
全诗只有二十字,却让我们真切的感想熏染到兄妹之间依依不舍的深情。诗中没有正面描写兄妹送别时的伤感,而是通过侧面描写来陪衬离去之情。秋日的初云,悠远空旷,缥缈惆怅,表现出墨客内心的不舍与凄凉。纷纭的落叶,传达了一种悲惨萧瑟,人阔别家乡,飘泊在外,谁乐意与家人分离呢?看到大雁排成一样,更加引起了作者情绪上的共鸣,遐想到自己将于兄长分离,自己将孤身一人,不禁心生悲哀。作者将离去之情与秋日之景相结合,生动地表达了作者对兄长的深厚情绪与不舍之情。
送兄字词句释意:
别路:离去的道路
离亭:是驿亭。
送兄赏析(鉴赏):
关于这首诗,所传甚少,而独在《全唐诗》中能见到,作者“快意中女子”真名实姓、生卒年月、住所等皆无从考证,只能全凭《全唐诗》表明了。《全唐诗》说:“女子南海人,……武后召见,令赋送兄诗,应声而就。”由此大致能推断,此诗出自唐武则天时期。
大概真是时期造就吧,一个七岁女童,大堂之上,面对武后和群臣,应声做诗,且情态如此逼真,字数如此俭约,不得不另后人仰目。我们先来剖析一下这首诗吧。
诗的前两句重在写景,然情也在景中,可谓是情景交融。“别路”、“离亭”,点明地点,暗含事宜,感情由此铺开。“云初起”,要么是清晨,要么是傍晚,要么是雨后天开。但统统景语亦为情语,一语双关,亦指心中“愁云初起”。“叶正稀”,结合下句中墨客触景生情遐想到的“雁”来推断,该当是在一个秋风萧瑟的时令。秋风紧,黄叶飘零,“离亭”前的落叶,为秋风扫荡,渐次稀疏,其实苍凉,其实沉重。陪衬出一种凄凉、凄清的氛围,为后两句诗抒怀做铺垫。
“所嗟人异雁,不作一行归。”雁的迁徙,总是结队成行,同出同归。可是人呢?为什么不能像天上的大雁呢?抒发出了妹妹不能同哥哥同行的感慨。这因此大雁的同出同归,反衬亲人的离去,则离去之愁绪愈甚。
这首诗是七岁的小才女送哥哥时写的,很伤感。陪哥哥走上离去的路,天开始渐阴,刻画出女孩子心情越来越阴郁。到了送别的亭子那里,不得不分离了,小姑娘看到周围一片萧瑟没有多少活气,更加渲染了离情别绪。小姑娘不仅叹了口气,想到了人和大雁不一样,为什么会想到大雁哪?很可能,此时天空略过迁移的大雁。大雁是每年11月南迁,3月初北归。大概,这正好见告我们,这是深秋初冬时令,心境甚是凄凉。小姑娘心里悲哀,知道哥哥不能像大雁这样,未必能按时安然回归。这不禁让人泪下。
《行草亭》不定期分享书法内容!
欢迎大家共同互换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