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最为著名的岳飞《满江红》“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勉励昂扬,李白的“乃知兵者是凶器,贤人不得已而用之”则有谏言之意、杜甫的“古来白骨无人收”则极言战役之惨烈!
乃至还有描写战役细节的“野战格斗去世,败马号鸣向天悲”等等!
本日狗子向大家先容的便是一首描写战役场景的古诗,这首诗堪称史上最早描写战役细节的诗作,后世墨客纷纭学习效仿。那边是战国期间楚国爱国墨客屈原所作的《九歌·国殇》:
九歌·国殇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去世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实在早在《诗经》中就收录了很多战役题材的诗,如《无衣》、《击鼓》等等。但《诗经》所收录的战役诗或写爱国壮志、或以士兵为主写思归思乡,唯独没有描述战役场景细节的诗作。而屈原的这首《国殇》可以说是开此先河!
众所周知,屈原是著名的爱国墨客,但在战国时七国争雄,尤其是秦国崛起,与边陲辽阔的楚国数次外交争锋,乃至发生几次大战。楚国败多胜少,处处为秦所欺。屈原感念为楚国战去世的将士们暴尸荒野,无人殓葬,悲愤之下写下了这首诗,为战去世将士祭奠,以哀悼亡灵!
诗中的前十句所描写的便是秦楚大战的场景。墨客极富渲染,将一场殊死恶战描述地维妙维肖!
从“短兵接”的战役开始到“士争先”的奋勇冲锋,再到“右刃伤”的伤亡惨重、“击鸣鼓”的不屈不挠,直到末了“严杀尽兮弃原野”的捐躯疆场!
将将士们的勇猛不屈和墨客强烈的爱国之情表达地淋漓尽致!
而这场战役场景描写之伟大细腻,也令后世词人纷纭学习效仿!
诗中后八句则写将士们战去世之后战魂依然不屈,身首分离,而爱国之心、杀敌之志长存于世!
所谓生当为人杰,去世亦为鬼雄,可歌可泣!
屈原的这首《国殇》既极尽描写出了战役的细节,而又包含强烈热挚的爱国之情和英雄不屈之气!
整首诗节奏极为短匆匆,读来悲哉壮哉,可谓千古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