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德不孤,必有邻。——孔子 《论语·里仁》
【译文】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相伴。
【感悟】有德的人终会找到志同道合的人,终会有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伙伴,不会孤单。人生路漫漫,守住本心,正心正行,在对道德的追求与神往途中,总有人相随同行。
国家、外交、团体、家庭或个人等、皆无法逃遁这一道德规律。
2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孔子 《论语·卫灵公》
【译文】如果没有长远的考虑,就必定会有立时到来的忧患。
【感悟】于困境中核阅自身,不断提升重塑的人,才能有打破自我的能力;于顺境中居安思危,不断查缺补漏的人,才能有青云直上的魄力。
人得意的时候要找一条退路,人失落意的时候要找一条出路!
3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论语·述而》
【译文】别人的言行举止,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选择别人好的学习,看到别人缺陷,反省自身有没有同样的缺陷,如果有,加以改正。
【感悟】学习无处不在,学习无时不在,学习资源更是比比皆是。
一个人开始变强的主要表现:坚持学习,始终保持空杯心态!
4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丘 《论语·述而》
【译文】用不正当的手段得到的荣华富贵,对我来说只是天涯的一片浮云,毫无意义。
【感悟】如果钱是自己挣的,便是喝白水,吃白粥,心里也是痛快酣畅的。
不义之财不可取,否则,灾害临门。
5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译文】你自己不喜好的东西,不要强加给别人。
【感悟】你有一个女儿,你希望婆家多给彩礼;你有一个儿子,你嫌彩礼太多。你有一个儿媳,你嫌她事多不懂事;你有一个女儿,你希望她掌管大权。学会换位,你的天下才会大略,民气大略就幸福。
对别人做任何事情之前,先换位思考。
6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孔子 《论语·八佾》
【译文】事情已经做了,就不用再提;已成事实,也不必再劝阻;过去的事情,再追问也没有必要。
【感悟】好事坏事,都是往事,往事如烟,又何必琢磨。不追问,不妄语,是一种自我教化,更是兼顾他人的善良。
一个真正有大格局的人,向来都是事过不追问,拿得起,放得下。
7
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论语·季氏》
【译文】不公正,在家庭中,有时很难做到。
看过一个统计,在多孩家庭,超过68%的哥哥姐姐曾被父母哀求谦让弟弟妹妹。
遭冷落的子女在心灵上势必受到侵害,受偏爱的子女也随意马虎涌现意想不到的侵害。
【感悟】公正对待所有孩子,你会收成一群好孩子。
8
朝闻道,夕去世可矣。——孔子 《论语·里仁》
【译文】早上明白了仁义之道,晚上为它去去世也可以。
【感悟】人生最要紧的,不是知道善的道理,而是立时采纳善的行动。
只要行动起来,什么时候都不晚。
9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译文】懂便是懂,不懂便是不懂,这才是真正的聪慧。
【感悟】为人处世也是这样,能做到便是能做到,做不到便是做不到,这便是大聪慧。
不懂装懂的人,最是屈曲。
10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译文】有差错却不加以改正,这才是真正的差错。
【感悟】人生怎么样,就在于对待这个天下什么样的态度,是埋怨还是宽恕,是感谢还是埋怨,给人生通报一种乐不雅观,改过即是从善。
人最大的屈曲,是自怨自艾,却不反省自己。
来源:古典文学与诗词,原文有编削
编辑:杭以凡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通报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缺点或涉嫌陵犯您的合法权柄,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