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以为夏天很热很漫长,每天开空调的日子真让人有点心疼电费,总盼着夏天赶紧过去。没曾想立秋之后一阵秋风起,气温迅速低落,真让人觉得到了丝丝凉意。虽然间隔秋风萧瑟黄叶落的日子还有间隔,但是思乡愁已经开始在心底蔓延。
而在此时,读一下这首五言唐诗会很有觉得。立秋之后秋风起,丝丝洒下思乡愁。尤其是这首唐诗中的颔联,10个字写出秋日里他乡流落之苦,让很多人想到自己的生活,实在是精彩至极。且看: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这首唐诗的题目是《灞上秋居》,作者是唐代墨客马戴。这首诗是一首范例的思乡诗,尤其是颔联的一句“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虽然只有10个字,却写尽在外打拼之人秋日里的他乡流落之苦,值得每一个游子细细品味。
开篇两句就呼应题目,写墨客当前所处的位置。“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墨客居住在“灞原”上,看到秋雨连绵,多了几分寒意。到了傍晚的时候,又看到“雁行频”,解释当时已经是晚秋,大雁都已经开始迁徙。由此也为这首诗奠定了情绪基调,那便是凄凉的思乡情。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这是这首诗最精彩的两句诗,在墨客的眼中,是一幅萧瑟图景,他乡的树木都开始黄叶飘零,天地间肃杀之气非常明显;与此同时,墨客所居住的地方,却只有一盏孤灯,一间小房,一个孤独的异域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这是紧接上一句“寒灯独夜人”的进一步阐释,墨客居住的地方也很偏僻,空园当中时常能看到白露滴答滴答,所处之地荒凉只能和山野僧人成为邻居。此地之荒凉,秋天景色之萧瑟已经是显而易见。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末了是墨客的哀叹,这样的日子已经由得良久了,马戴也已经厌烦了,心中的期望也在一点点收到磨损。来到这里便是为了能够有更好的出息,毕竟这里间隔长安城很近,但是如此这般过了多年,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实现我的空想,不再连续寄居于此?
实在昔日的马戴和今日的我们有很多相似之处,为了空想,为了未来,离开家乡,去那迢遥的地方。但是在那里,我们的日子并不好过,很多时候也曾经亲自体验过“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这样的感想熏染。
如此流落之苦,真的是最难堪堪的。再加上秋日风雨萧瑟,天地间一片肃杀,想到远方的故乡,想到自己未竟的空想,想到本日自己此时此刻的生活,内心多有惆怅,多有凄凉。在感想熏染到“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的同时,我们又何尝不会有“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这样的疑问呢?
你在他乡还好吗?
本文图片全部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