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1 笛子

笛子,管乐器,古诗词中涌现频率最高的乐器。
笛子也称“竹笛、横吹、横笛”等,音色粗犷、高昂、洪亮,可以表达不同的感情。
代表诗作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李白

响彻古诗词的七种乐器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塞上闻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长安秋望》

赵嘏

云雾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NO. 2 箫

箫,管乐器,音色圆润、憨实、柔和,但音量较小。
有一种悠远、苍凉的觉得,因此极适于演奏较为哀婉的乐曲。
箫的别称有“洞箫、凤箫、排箫”等。
代表诗作:

《忆秦娥》

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

青山模糊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美男何处教吹箫。

NO. 3 笙

笙,管乐器,属于簧片乐器族内的吹孔簧鸣乐器类,是天下上现存大多数簧片乐器的鼻祖。
笙也称“芦笙、凤管、凤吹”等。
发音清越、高雅,音质柔和,歌唱性强。
代表诗作:

《听邻家吹笙》

郎士元

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北宋)张先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
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
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NO. 4 琵琶

琵琶,弦乐器,初称“批把”, 又称“四弦”。
音色清澈、通亮,穿透力强。
琵琶是富于边地风味的乐器,对征戍者来说,带着他乡情调,易唤起无限的乡愁。
代表诗作:

《凉州词二首之一》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立时催。

醉卧疆场君莫笑,古人征战几人回。

《从军行七首(其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白居易《琵琶行》(略)

NO. 5 琴

琴又称“焦桐、鸣琴、丝桐、绿绮、瑶琴、七弦琴”等。
琴清越、古朴、圆浑而又极富穿透力和质感,具有浓厚的中国民族特色。
代表诗作:

《听蜀僧濬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嵋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南宋)岳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欲将苦处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NO. 6 筝

筝,拨弦乐器,常称其为“古筝”,亦称为“秦筝、瑶筝、云筝、素筝”等,发音凄苦,令人“感悲音而增叹,怆干瘪而赍恨”(汉侯瑾《筝赋》)古人曾有“坐客满筵都不语,一行哀雁十三声”句形容筝演奏艺术达到令人神弛的田地。
代表诗作:

《夜筝》

白居易

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暗低容。

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

《甘露寺弹筝》

苏轼

多景楼上弹神曲,欲断哀弦再三匆匆。

江妃出听雾雨愁,白浪翻空动浮玉。

唤取吾家双凤槽,遣作三峡孤猿号。

与君合奏芳春调,啄木飞来霜树杪。

NO. 7 瑟

瑟是我国最早的弹弦乐器之一,先秦便极为盛行,汉代亦盛行很广,南北朝时常用于相和歌伴奏,唐时运用颇多,后世渐少利用。
代表诗作:

《废瑟词》

张籍

古瑟在匣谁复识,玉柱颠倒朱丝黑。

千年曲谱不分明,乐府无人传正声。

秋虫暗穿尘作色,腹中不辨工人名。

几时天下复古乐,此瑟还奏云门曲。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