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文8000字,非真爱莫入哦。
2.你可以欣赏到7首诗作,理解它们的作者和创作背景,读懂诗文里各种或细腻或壮阔的情绪。
3.你还可以理解到情志养生的理念,学会7种情志养生的详细方法,帮助自己做好情志管理。
4.情志养生方法提要:
*乐不雅观愉悦
*收受接管自我、与人为善
*劳逸结合,御神有节
*情绪节制与合理宣泄
*移情易性
*情志相胜
*合时颐养
节气白露刚至,佳节中秋又来,秋分也在路上了。秋季,露白月明风清,一年之中尤其唯美的时令,承载了古今人们多少情思!
我们一起来欣赏几首唯美秋季古诗吧。
白露为霜
唐 颜粲
悲秋将岁晚,繁露已成霜。
遍渚芦先白,沾篱菊自黄。
应钟鸣远寺,拥雁度三湘。
气逼襦衣薄,寒侵宵梦长。
满庭添月色,拂水敛荷喷鼻香。
独念蓬荜下,穷年在一方。
这首诗生动描述出秋季的景象。露水凝集成霜,那水边芦苇白了,竹篱下的菊花也盛开了,景象寒凉,阵阵钟声从远方的寺庙传来,大雁知寒,渡过三湘飞往南方过冬。
墨客对秋天景色的描写,使人黯然神伤,产生共鸣,更能体会其内心的寒凉、孤独、寂寞、悲哀,禁不住思乡。个中“悲秋将岁晚,繁露已成霜。遍渚芦先白,沾篱菊自黄”,成为绘景伤秋的千古名句。秋,怎一个“悲”字了得!
情诗
魏晋 曹植
微阴翳阳景,清风飘我衣。
游鱼潜渌水,翔鸟薄天飞。
眇眇客行士,徭役不得归。
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晞。
游者叹黍离,处者歌衰落。
年夜方对高朋,惨恻内伤悲。
与颜粲比较,曹植的名头当然更响。曹植,字子建,曹操与卞皇后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是三国期间曹魏著名文学家。曹植才思敏锐,具有极高的诗歌艺术表现力。
诗中描述出微微阴沉的秋日,秋风飒飒,自然界万物各得其所,鱼游鸟翔,好不自由。然而万物之灵的人,却有家难归。两相比拟,更能打动人心。诗中“游鱼潜渌水,翔鸟薄天飞”句,光荣光鲜,境界开阔,用词精到,意象灵动又了无痕迹,堪称佳句。“游者”、“处者”两处,利用《诗经》中的典故,将历史照进现实,表现了人们在徭役制度重压下痛楚、惨恻、伤悲的生活,深奥深厚的历史感和博大感油然而生,而作者的感情,此时也当然超越了个人的悲忧,而是悲天悯人,一种更为深奥深厚的悲哀。
白露
唐 鲍溶
清蝉暂休响,丰露还移色。
金飙爽晨华,玉壶增夜刻。
已低疏萤焰,稍减哀蝉力。
迎社匆匆燕心,助风劳雁翼。
一悲纨扇情,再想清浅忆。
高高拜月归,轧轧挑灯织。
盈盈玉盘泪,何处无。
鲍溶,字德源,是中唐期间的主要墨客,《全唐诗》存其诗一百九十六首。晚唐诗论家张为著《墨客主客图》,将鲍溶与白居易、孟云卿、李益、盂郊、武元衡并列,为“六主”,评价其诗“博解宏拔”。
这首诗描述了秋季白露时节的景象,蝉的鸣叫停滞了,天高气爽,黑夜见长,大雁南飞……在这个时令,人们更随意马虎睹物思情,勾起过往的回顾,难免悲哀,为远方的人担忧,不知不觉落下泪滴。这首诗,“悲”的情思,源于“忆”,思之念之,直至落泪。
南湖晚秋
唐 白居易
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
夙夜迟早秋风多,衰荷半倾倒。
手攀青枫树,足蹋黄芦草。
惨澹老容颜,冷落秋怀抱。
有兄在淮楚,有弟在蜀道。
万里何时来,烟波白浩浩。
白居易,字乐天,号喷鼻香山居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墨客,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措辞夷易普通,却有直指民气的魔力,有“诗魔”之称,假如放在本日,怕也是自媒体大牛呢。
《南湖晚秋》描述出一幅秋怆图:农历八月的白露时节,湖水仿佛也老去了,活气不再。逐日早晚,秋风凉意使人不耐,荷枝也衰败了,倒在池中。在这个秋日里,我手攀着青枫树,脚踩着黄芦草,容颜苍老。兄弟们散落各处,不得相聚,更增长了顾虑与思念。在一片萧瑟景象中,心中的萧瑟更加无处安顿,那就把统统都交给韶光吧,让所有苦难和艰辛消散在西风中,融化在云深处,只留下烟波浩浩。
没错,在描写秋季的古诗词里,每每承载着浓郁的情思,个中悲哀、忧虑尤为突出,而思念、回顾也每每被刷上了一层忧伤的色调。
这正是天人相应的一种表示。
秋季,包括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六个节气,常日昼夜温差较大,景象寒热多变,尤其到了深秋,草木凋零,雨水淋漓,人们易被肃杀悲惨之景传染,心中难免触景伤情,引发悲痛忧郁。因此,在中医情志理论中,秋季在志为悲。
中医学也有自己的生理学及其理论,称作中医情志理论,磋商的便是人的精神、生理、智力、意识等生命活动。
中医情志理论将人的精神生理活动,也便是情志,紧张归纳为七种,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便是生活中人们常说的“七情”。
七情作为正常的精神生理活动,对人的生理功能起着调节浸染,情志顺畅,则使人气机条达,脏腑之间和谐相安,人就不随意马虎生病。
反之,如果情志活动突如其来,过于强烈,或者过于持久,超过了人体所能调节的范围,就会导致人体气机紊乱,脏腑功能失落调,引发多种病症。这便是人们常说的“喜怒无常,过之为害”。
\公众
比如:
很多人可能都有体会,溘然或过度的狂喜之下,常会涌现心悸、心痛、失落眠、健忘等,这便是心气涣散所致。
生气,轻者食欲减退,重者面色苍白、四肢颤动,乃至昏厥、去世亡,这便是肝气郁滞或肝阳上亢所致。
悲哀忧虑,轻者怏怏不乐,难以入眠、意志消沉、精神委顿或激惹焦躁、咳喘、呃逆、便秘,重者引起疑难重症乃至诱发癌症。
思考过度,常常涌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失落眠、便秘或腹泻,这便是脾胃运化失落职。
长期恐怖不安、精神紧张、缺少安全感,或溘然遭受惊吓,常常会涌现大小便失落调、大小便失落禁、遗精、滑泄,严重者还会发生精神错乱、癫病或昏厥,乃至危及生命,这便是肾气受损,精气下陷。
因此中医情志理论中说的“过喜伤心,过怒伤肝,悲忧伤肺,过思伤脾,惊骇伤肾”。
\"大众
情志致病,是中医学中非常重视的一种致病成分,大家可以翻看咱们的中医学临床各科教材,你会创造《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等各科,在对各种疾病病因的阐述中,涌现最多的便是情志成分。当代社会,精神生理疾病、心身疾病的发病率也很高。
中医治疗精神生理疾病和心身疾病,不能忽略对“七情”的调节。同时,故意识的主动进行“七情”调节,不仅可以促进多种病症的好转病愈,也可以很好的预防多种疾病的发生,实现治未病的目的,达到养生的效果,这便是情志养生。
情志养生是中医养生的主要组成部分,两千年前的中医文籍《内经》中就有丰富的情志养生内容,论述了情志的生理,情志病的病理,论述了情志养生的主要意义。
\公众
例如
《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意思是说生活淡泊朴实,心境平和宁静,外不受物欲之诱惑,内没有烦忧之扰乱,内心悠游清闲,就随意马虎实现康健的状态。
《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还说:“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得意为功,形体不弊,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意思是说如果人能够做到在外不使身体被事务所困过度劳累,在内不使精神被各种思想所困而过度思考,以宁静快乐为根本,以悠然自得为目的,那么形体不易朽迈,精神不易耗散,就可以龟龄,年过百岁也不是什么难事。
《素问·经脉别论》中说:“勇者气行则已,怯者则着而为病也”,意思是说有勇者体质强壮,生理承受能力也强,实在质是人体的正气强,患病随意马虎病愈。反之,怯者,体质弱,生理承受能力差,实在质是人体的不敷,正气弱,不仅随意马虎患病,患病后也更难康复。
\"大众
既然情志养生这么主要,那么应该怎么去做呢?秋季尤其要把稳什么呢?
请君往下看,答案也在诗里。
杂诗
魏晋·左思
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
柔条夙夜迟早劲,绿叶昼夜黄。
明月出云崖,皦皦流素光。
披轩临前庭,嗷嗷晨雁翔。
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
壮齿不恒居,岁暮常慨慷。
左思,字泰冲,齐国临淄(今山东淄博)人,西晋著名文学家。
放在本日,左思妥妥是学二代宅男一枚。左思家族世代习儒。左思小时候学习平庸,他父亲左雍失落望地对朋友说:“我儿子不如我小时候。”左思受到刺激,从而勤奋学习,终有所成。左思容貌丑,不善言辞,不喜好与人来往,有空就宅在家里。
左思的诗文很有特点,时而朴实凝练,时而辞藻壮丽。其代表作之一《三都赋》,刚写成时并未得到时人重视,左思担心文章被埋没,就前往拜访在洛阳有很年夜名誉的皇甫谧,是的,便是咱们那位写了针灸学发展史上赫赫有名、被后世评价为针灸学术史上第二次大总结的《针灸甲乙经》的皇甫谧,皇甫谧大为讴歌,为《三都赋》写了序。此后豪门贵族之家争相传阅缮写,一时京城洛阳的纸张供不应求,以至于价格大涨。
《杂诗》同样描述了秋风、秋露、秋霜、秋月、秋雁,但却无萧瑟、颓然之气。诗中这样说:秋风是如此凛冽,使得洁白的露水都化作了清晨的霜。树木植物原来优柔的的枝条一每天变硬,绿叶也逐渐被秋风染黄了。一轮明月从云层边上露出,洒下皎洁的光辉,在夜空中流淌。打开轩窗,面前庭院的上空,飞行的大雁已然在清晨高歌。崇高的志向虽未能施展,只能独处,守在空堂,内心却也安然。虽然青春不常在,到了年迈之时,回望生平也常常令人感叹。
李善表明这首诗说:“冲于时贾充征为记室,不就,因动听年迈,故作此诗”,认为左思当时受到权臣贾充的打击,在秋季来临时节变换时夜不成眠,感叹自己倏忽之间已经朽迈,而壮志难酬。
然而这又如何?千年后的泰戈尔,远隔韶光与空间,说“生活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诗中“云崖”、“皦皦”、“块然”,使左思诗文的壮阔、豪迈、从容一览无余。云崖,即云的边际,也有嵬峨之意。皦皦,通亮洁白,光明磊落,超凡脱俗之意。块然,独处、真切、高大、从容、安然的样子,如《荀子·君道》言:“块然独坐而天下从之如一体。”
秋圃
宋 杨万里
何处秋深好,山林处士家。
青霜红碧树,白露紫黄花。
一熟雠频雨,朝晴祷暮霞。
连霄眠不著,犹自爱新茶。
杨万里,字廷秀,南宋著名墨客,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复兴四大墨客”,也是田园诗派的代表墨客。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又称“诚斋师长西席”。杨万里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秘书监等职,官珍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寿至八十,获封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杨万里生平作诗两万多首,个中传世作品多达四千二百首,诗文大多措辞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诙谐情趣,既以描写自然景物见长,也反响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杨万里五十岁往后诗风转变,由效法古人转为效法自然,创造了“诚斋体”,长于用诙谐诙谐、夷易清浅的措辞表达生活情趣,机警活脱,极有思致,爱国忧时诗篇也大多写得深奥深厚愤郁,蕴藉不露,具有很强的艺术传染力。
《秋圃》这首诗十分妖冶轻快。要问哪里的秋日最好,还要数那隐居在山林之中的人家。山间原来碧绿苍翠的树木,被秋霜染红了,萱草(也称黄花)也熏染上白露,颜色变得偏紫了。喷鼻香甜地睡了一觉,虽然景象一直地下雨引人烦恼,但希望清晨能够放晴,到了傍晚就能欣赏到俏丽的晚霞。即便接连几晚都没有好好睡觉,但还是不舍得不品这山中新制的秋茶。秋季纵有各种的恼人不好,墨客也能从中品出好来,是真爱无疑了。
五律·喜闻捷报
毛泽东
中秋步运河上,闻西北野战军收复蟠龙作。
秋风度河上,大野入苍穹。
佳令随人至,明月傍云生。
故里鸿音绝,妻儿信未通。
满宇频翘望,凯歌奏边城。
解放战役期间,一九四七年初,敌强我弱,中国公民解放军尚处于被动状态,解放军西北野战兵团在一九四七年三月十八昼夜撤出延安往后,开始了艰巨的陕北转战。但在半年多的韶光里,全国战事旋转,各大沙场的公民解放军转入计策反攻阶段,接连打出了好几场胜仗,西北野战军八月取得沙家店战役胜利,玄月收复青化砭、蟠龙。玄月,中共中心领导机关从陕北佳县张家崖窑离开,转至佳县神泉堡。中秋之夜,毛泽东溜达河边,回忆起这一年多来战局的重大变革,思绪万千,因而作了这首诗。
诗中写道:暮色中,入晚的秋风从河上吹过,苍茫的原野大地逐渐与长空融为一体。伴随着解放军的征程,中秋佳节悄然而至,在这个节日的夜晚,一轮通亮的圆月,与如霞似锦的晚云,交相照映。家乡音信皆无,妻子儿女书信不通,革命者出生入死,舍家报国。月下频频仰望天空,这正是捷报频传,边城凯歌高奏的好时节。
整首诗写景抒怀错落有致,感情平淡中见雄奇,温婉中见豪放,对战役胜利的感慨与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交织,推己及人,展现了革命战士的家国情怀,感情的涓涓细流汇入了博大的苍穹。
《杂诗》、《秋圃》、《五律·喜闻捷报》,大家大声朗读几遍,心中会著名顿开的觉得,试试看?
这是为什么呢?
由于它们符合情志养生的原则,用到了情志养生的方法。从咱们中医学角度看过去,不丢脸出,左思、杨万里、毛泽东个个都了不起,都是情绪调控高手,都强有力地驾驭着自己的生活。
总体上说,情志养生,离不开以下几个方面。
情志养生的主要原则方法:
1.乐不雅观愉悦
2.收受接管自我、与人为善
3.劳逸结合,御神有节
4.情绪节制与合理宣泄
5.移情易性
6.情志相胜
7.合时颐养
01
乐不雅观愉悦
正如前文所述,应该“以恬愉为务”,这是情志养生最主要的方面。
在生活中,环顾我们四周,遐龄者大多性情爽朗,感情乐不雅观。而患有急慢性疾病的人,每每伴有浮躁、焦虑、忧郁等性情。
我在跟随孙老师坐诊时,就常常听到孙老师对患者进行情志方面的康健教诲,孙老师最常抚慰患者的一句话是:“贵不如富,富不如寿”,每每能点醒很多断念塌地的患者。
前文几首诗歌里,我们也能读到左思、杨万里、毛泽东的乐不雅观精神,这种精神,可能在他们壮阔的人生中,是取获胜利做出造诣的很主要的内在品质。
02
收受接管自我、与人为善
《内经》中《素问·上古天真论》言:“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
这句话我非常喜好,曾经做成日签发布在咱们"大众年夜众号中。
这句话提出了收受接管自我、与人为善、追求良好人际关系、建造和谐周边环境的思想,有了这样的思想境界,乐不雅观愉悦就不难实现。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谐的周边环境,能极大知足人们精神层面的多种需求,心灵得到了抚慰,身体的病痛就不随意马虎产生,纵然患病,也更随意马虎病愈。
讲一个故事,这是非常范例的一个例子,多年以前,我治疗过一个严重失落眠的患者,二十岁出头的一个年轻小伙子,瘦削,辍学,无业。全体治疗过程中,没有用任何药物,根据他的生活情形,我就鼓励他坚持做好一件事,仅一个星期,这个小伙子的失落眠就得到了明显改进。这是一件小事:乘坐公交车时,每次都做到给有须要的人让座,当别人致谢时,报之以微笑。
03
劳逸结合,御神有节
《内经》养生理论中,主见凡事不走极度,蕴含着辩证法的聪慧和儒家中庸思想。比如,主见“少欲”,但反对空虚;主见人生要有目标,干工作要专注,“精神专直”,但反对操心太过。
《内经》养生理论反响出,情志养生的最佳状态应是劳逸结合,御神有节,以不过劳、不伤神为度。日常生活中充足的事情学习生活,应该包含张弛有度的安歇和就寝,适度的休闲娱乐,适当的安歇和娱乐有助于稳心定神、缓解感情压力。
若何才算是“适度的”休闲娱乐和就寝呢?其实时间是非和形式如何都不是最主要的标尺,人与人是不同的。当你结束就寝或娱乐时,身体是轻松舒适的,头脑是灵巧的,精神是愉悦的,没有空虚、疲倦、歉疚、沮丧、焦虑的觉得,那么这个就寝或娱乐,对你来说便是适度的。
04
情绪节制与合理宣泄
七情作为正常的精神生理活动,对人的生理功能起着调节浸染,是人与其他生物的主要差别。七情的活动程度要在一定范围内,不能超过了人体所能调节的范围,因此须要适当的进行情绪节制。
情绪节制即节制、调节各种情绪、感情,坚持生理平衡,防止感情过激,避免不良精神刺激。
人生于天地之间,时候受到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各种影响,一样平常情形下,七情活动为了对外环境进行反馈和呼应,都会有正常的颠簸。分外情形下,过度的刺激超出了人体自身承受能力,就须要进行合理宣泄。
合理宣泄情绪,也是一种七情调节的办法,通过一些不带来本色丢失的办法,比如倾诉、记日记、写文章、写诗歌、唱歌、弹琴、运动,乃至痛哭等,使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的不良情绪刺激和负面感情,达于外而不郁于内,为人体七情系统活动重启供应路子。
因此,我非常赞许小孩子从幼年时,就看重学习艺术,发展艺术素养。人的生平不可能全是坦途,愉快的时候,可以用艺术表达内心的喜悦欢欣,更主要的是碰着挫折,苦闷、痛楚的时候,艺术可以成为一种很好的宣泄路子,乃至能使人在苦难的重压下,反而得到精神的升华。很多伟大的艺术品便是这样出身的。
刚刚大家读到的《杂诗》、《秋圃》、《五律·喜闻捷报》便是精神升华的产物,左思、杨万里、毛泽东,他们的人生不可谓不充满痛楚和重压,但他们却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明月出云崖,皦皦流素光”、“青霜红碧树,白露紫黄花”、“秋风度河上,大野入苍穹”……,这些句子,大声读几遍当然能令民气中豁然开朗。
05
移情易性
如果说情感节制与合理宣泄,在情志养生和七情调节中属于“急则治其标”,是用来办理涌现的情绪问题,那么“移情易性”就更侧重于“缓则治其本”,是情志疾病的治未病法宝,能够帮助我们提前避免涌现情志问题。
移情易性又称移情法,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方法改变人的感情状态和意志,以摆脱不良的负面感情,建立正向积极的精神生理模式。
移情易性可以有多种办法。比如:
*将把稳力,从对疾病等其他能引起不良刺激的事物上,分散开来。
*改变周围不良环境,不与不良刺激成分打仗。
*结合自身特点,培养有益心身康健的兴趣,如旅行、健身、音乐欣赏、书法、绘画、养花等,这些兴趣可以增加生活情趣,促进身心康健。
*调度对事情的认知,用正念方法,专注于事情,还能更随意马虎实现“心流”,取得更大造诣。顺便说一句,心流(Mental flow),指专注进行某行为时所表现的生理状态。此时,常日不愿被打扰,会有高度的愉快及充足感,“废寝忘食”说的便是这种状态。
06
情志相胜
情志相胜,又被称为以情制情,在古代中医医案中,有大量的情志相胜治病养生的记载,读起来很故意思。情志相胜这种方法,是利用情志及五脏间存在的阴阳五行的生克事理,实现抑强扶弱的效果,从而使人情志平衡折衷。
一样平常地,运用原则是“大喜伤心,以恐胜之;过思伤脾,以怒胜之;过悲哀肺,以喜胜之;过恐伤肾,以思胜之;过怒伤肝,以悲胜之。”
情志相胜的方法,须要履行者有丰富的履历,有强大的掌控力和影响力,对病情和详细周边环境有足够的精确认知,在详细履行过程中,须要灵巧机变。
虽然从医学干预的角度讲,履行情志相胜的生理疗法,须要高超的技能,但生活中却不乏这种情志相胜的聪慧。比如作为小朋友喂养员的老母亲,对家里的两小只小朋友和一大只小朋友,就须要在他们志得意满的时候,适当敲打一下,提醒大家居安思危;在他们碰着挫折难过的时候,说说家里的高兴事儿,表达一下爱意,给他们生理支持。
07
合时颐养
人生于天地之间,天人相应是自然规律,因此养生也要顺应当时所属季候之气,大略说,天热减衣,天凉加衣便是一种顺天合时的做法。情志养生也应该屈服自然规律,顺天合时。如前文说述,秋季在志为悲,天地间肃杀悲惨之气随意马虎引发人的悲痛忧郁之情,因此就要格外把稳戒备这种不良生理,进行合理开导,以避免产生危害。
《内经》中《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言:“秋三月,此谓容平,景象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这段话的大意是说,荣平是秋季的特色。何谓荣平?指自然界因万物成熟而平定收敛。这时候,景象凉而风劲急,草木凋零而大地清肃。此时,人们应该早睡早起,保持情志的安定宁静,以减缓秋季肃杀悲惨之气对人体的影响,收敛掌握自己的神气,以顺应秋季“荣平”的特色,避免感情外露失落控,从而养护肺气 的清肃功能,这便是适应秋季季候的特点,从而采纳收敛的办法保养人体的神气,这是秋季养生的要点。
从这段话中,我们也能充分领会到中医学的“整体不雅观念”,情志养生是养生的主要组成部分,情志养生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个别系工程,并不单单包含调节感情。
末了,马老师也蹭个周董的热度。
从秋季季候特点和秋季情志需求这两方面看,周杰伦的最新单曲《说好不哭》,选择这个秋季推出,也是顺应了天时,刚刚好能在这个伤感的时令,知足了很多人须要表达倾诉特定感情的需求,最大程度引发粉丝的情绪共鸣。这个机遇的选择,也是令人服气。
无论是古诗,还是新曲,只要能应天时,达民气,都美。
本文很长,近八千字,能读到这里,都是真爱。
祝亲们:秋安!
END
随手转发,传播中医文化!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如您是版权方,请联系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