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诗如下:
塞上听吹笛
雪净胡天牧马还,明月羌笛戍楼间。
此诗前两句写实景:胡天,北地,大雪刚刚溶解,已经到了牧马的时节了(全诗开阔的境界便涌现了),傍晚战士赶着马匹归来,天空中开始洒下了明月的清辉。逐渐到了深夜,明月,高楼,明月照戍楼。作者开篇写出了一种祥和宁静的气氛,且开头两字“雪净”也有几分象征着“马放南山”的和解意味。
三、四句更妙。在这样苍茫而又澄澈的深夜中,不知道哪一座城楼中吹起了令人熟习的《梅花落》的曲调,借助风的力量,一夜之间,传满了关山。正如李白诗《春夜洛城闻笛》中有句闻: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此意与高适此句类似。其境界很是动人。
但是,三、四句的妙处不仅如此。“梅花落”三个字又构成了一种“虚景”:风吹过,梅花片片飘落,四处飞散的梅花又借助风力,一夜之间将色和喷鼻香洒满了关山。这是用同名的曲调名字构成的“假象”,但是和一、二句的实景搭配起来,虚实交错之下,构成了极其美妙、壮阔的意境,这境界,估计是任何一个国手画家都无法将之画出来的吧,但是诗词的想象力却能够达到!
这是笔墨搭配想象力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