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体诗首句可以借用邻韵。这种情形在中晚唐诗中甚为多见,到宋代乃至成为一种风气。钱大昕在《十驾斋养新录》中便说“五七言近体第一句,借用旁韵,谓之借韵。”由于近体诗首句本可不用韵,古人称五七律诗为四韵诗,排律则有十韵、二十韵,但纵然首句入韵,古人也不把它算在韵数之内,可见首句入韵是多馀的一处韵脚。墨客每每从这多馀的韵脚上寻求自由,以是近体诗有首句借用邻韵之例。
如唐代墨客李颀的《送李回》:
知君官属大司农,诏幸骊山职事雄。岁发金钱供御府,昼看仙液注离宫。
千岩曙雪旌门上,十月寒花辇路中。不睹声明与文物,自伤流滞去关东。
诗叶东韵,而首句的“农”字则属冬韵。
又如唐代墨客刘沧的《题古寺》:
古寺冷落偶宿期,更深霜压竹枝低。长天月影高窗过,疏树寒鸦半夜啼。
池水竭来龙已去,老松枯处鹤犹栖。伤心可惜从前事,寥落朱廊堕粉泥。
诗叶齐韵,而首句“期”字则属支韵。
又如宋代墨客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诗叶先韵,而首句“山”字则属于删韵。
下面这组七绝,只是吾平时随手练笔而成,但亦有各种巧思与情绪,或可一读或可借鉴写作。最喜好或最有感触的是哪首呢?欢迎一起练笔写写。
七绝 圭峰山暮
圭峰山暮玉湖秋,间碧疏黄白水流。
雁折衡阳已无字,那堪和月到冈州。
新会为千年古邑,旧称冈州。会城北边有圭峰山,山脚有玉湖。
雁折衡阳,衡阳 有 回雁峰 ,传说雁至此峰不过,折返回北。因以“衡阳雁断”或“衡阳雁折”比喻音信隔绝。 明 高明 《琵琶记·官邸忧思》:“ 湘 浦鱼沉, 衡阳 雁断,音书要寄无方便。”
七绝 羸身作磬
无叶泉边月寂寥,茶庵诗壁碧纱萧。
秋风莫笑维摩诘,但把羸身作磬敲。
无叶泉,茶庵寺内有一古泉,名为无叶泉。相传落叶从不会落进泉水里。
诗壁碧纱,被墨客题上诗的墙壁,或专供墨客题诗的墙壁。 宋 王安石 《庚申正月游齐安有诗云水南水北重重柳壬戌正月再游》诗:“招提诗壁漫黄埃,忽忽笼纱两过梅。”
唐王播少孤贫,尝客扬州惠照寺木兰院,随僧斋食。后厌怠,乃斋罢而后击钟。后二纪,播自重位出镇是邦,因访旧游,向之题名皆以碧纱罩其诗。播继以二绝句曰:「三十年前此院游,木兰花发院新修。如今再到经行处,树老无花僧白头。上堂未了各西东,惭愧阇黎饭后钟。三十年来尘迎面,如今始得碧纱笼。」
维摩诘,[梵语Vimalakīrti]意译为“净名”或“无垢称”。佛经中人名。《维摩诘经》中说他和 释迦牟尼 同时,是 毗耶离城 中的一位大乘居士。尝以称病为由,向 释迦 遣来问讯的 舍利弗 和 文殊师利 等鼓吹教义。为佛典中现身说法、辩才无碍的代表人物。后常用以泛指修大乘佛法的居士。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九:“君家有天人,雌雄 维摩诘 。” 宋 杨万里 《赠王婿时可》诗:“子来问讯 维摩诘 ,分似家风一瓣喷鼻香。”
七绝 梦罢故宅
碧云寥落夜星阑,梦罢故宅欹枕难。
残月或随霜到鬓,秋风兀自说悲欢。
三四句看似平常,但是以残月、霜鬓、秋风,这三种意象串联起来,在笔墨之后或有难以言表的大悲欢情绪。
七绝 芳魂客衣
又值秋深风雨时,梦中三径故人稀。
待嫌枫叶翻红泪,何似芳魂认客衣。
三径, 晋 赵岐 《三辅决录·逃名》:“ 蒋诩 归乡里,荆棘塞门,舍中有三径,不出,唯 求仲 、 羊仲 从之游。”后因以“三径”指归隐者的家园。 晋 陶潜 《归去来辞》:“三径就荒,松竹犹存。” 唐 蒋防 《题杜来宾新丰里幽居》诗:“退迹依三径,辞荣继二 疏 。” 宋 苏轼 《次韵周邠》:“南迁欲举力田科,三径初成乐事多。”
枫叶,红泪,芳魂,步步递进的写法。枫叶比拟如赤色的花,落花芳魂,是否认识客人的衣服呢?实在不是客人,只不过是故人久不回来,不认识了啊。
七绝 秋灯帘影
冰心霜月两清华,酒尽衷肠绪倍加。
谁自拈书供愁句,秋灯帘影落檐花。
冰心,纯净高洁的心。《宋书·良吏传·陆徽》:“年暨知命,廉尚愈高,冰心与贪流争激,霜情与晚节弥茂。” 唐 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诗之一:“寒雨连天夜入湖,平明送客 楚 山孤。 洛阳 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明 吕大器 《晚至阆州》诗:“一叶 嘉陵 下,冰心对绿漪。”
#诗词##头条创作寻衅赛##原创诗词##诗词##唐诗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