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园”是一处别墅院落,《花开玉园》是因“玉园”而创作的一部散文集。

我与养玉是40多年的文友,又同在文化部门事情多年,相互知根知底。
他是规复高考后第一届大学毕业生,有才华、悟性好,文学创作起步很高。
我比他年长几岁,却从未喊过他老师。
从内心讲,我也有一点自知之明,我知道他该当是我老师的。

养玉的文学创作,第一个高峰在1980年前后,当时他还在大学里读书。
到了1990年前后,调到文化部门从事专业创作,他迎来了创作的第二个高峰。
这个阶段的作品收在《江山恋情》和《梨花情思》两本书里。
前者是散文集,内收两部中篇游记,后者是一部中篇小说和散文集,内收散文20篇,短篇小说19篇,计27万字。

再后来他进入了商界,做生意规模也不大,一个中等的广告公司。
买卖做得顺利,不费太多辛劳就挣得第一桶金。
他最早买了汽车,南北漫游,广交朋友,可以说是春风得意,鲜花满路。
如此自由清闲的过了十多年,也赚了一些钱。
但他骨子里是一个文化人,不善守财,反而是有一个花俩的主儿。
这段韶光虽然没写作,但也不少读书,阅历也丰富了,打仗了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尝到了一些人生的酸甜苦辣。
他变深奥深厚了,彷佛看清楚,那个世俗的滚滚尘凡是一个深不见底的茫茫大海,他并不想真的陷进去。
这时他又退回来,想过一种宁静、优雅的生活。
于是就用挣到的钱造了一个园子,既作居住之所,也是安顿灵魂的港湾。

玉园和花开玉园

按说,创建园林也是专门的学问,是有一定之规的。
但养玉不管那个,他以文学的情怀,用情绪的表达来创造园子,他常常怀旧、寻根,时时回望来时路。
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总是难以割舍。
他把故乡搬到了自己创造的园子里来,他就能和故乡的山、石、人、物朝夕相处了。
但是物是人非,嫡黄花,那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
他只能象征性的把奶奶的搥布石、爷爷的酒坛子、上辈子留下的石磨石碾石碌碡石槽子、老家里的大树,祖林里的残碑,乃至用南山上的石头在园中垒了一座小小的南山,这些东西在养玉看来,都饱含生命的温度,充满了浓浓的乡愁。
还有另日常平常喜好的花草树木,松、竹、梅、兰、桂、丁喷鼻香、海棠、木瓜、槐、榆、石榴、楝子……还有狗、猫、兔等等,这是一个村落庄的系列,这个园子便有了故乡的影子,有了故乡的魂。
生活在个中,久离故乡的飘零感就少了很多。
坐在奶奶的搥布石上,坐在老家的石碾上仰望星空,仰望明月,感到便是故乡的星月。
还有,他把喜好的诗词文章,铭文篆印,书法石刻,都刻在院墙和屋墙上,各处文章,满壁诗书。
李白、杜甫、苏轼、鲁迅、郁达夫、萧红、朱复戡都在这个园子里复活了。
还有书房里的那些书,都在那个园子里。
自己徜徉个中,便是徜徉在历史里,时时与自己仰慕的墨客文豪相遇、相伴。
坐在鲁迅小院里读书,饮茶,喝黄酒,仰望墙壁,阿Q生命中的不幸和悲哀,就都活在自己面前……

总之,他创作了这样一个园子,也算创造了一个小小的天下,这个天下是属于他自己的。
这个天下与院表面的天下是完备两样的。
他如果关上大门,园内便自成一统。
里面有自然,有历史,有文学,有乡愁……有一种浓得化不开的氛围,自己浸泡个中,或写作,或读书,或听雨,或仰望星空,或目送归鸿。
这便是“玉园”主人追求的生活。

建园之初,并无完全的蓝图,他因此文学创作的办法来建造“玉园”的,不断修正、增减内容,经由二十几个春秋,“玉园”终于成了本日这个样子。
但养玉仍意犹未尽,又创作了《花开玉园》这本书。
这本书因“玉园”而写,是对“玉园”的文学阐明,是对“玉园”的诗意补充。
光看园子不看书,对园子理解不透。
光看书不看园子,对书理解不深刻。
书中所写的内容,有些看似与园子无关,实则是园子背后的故事。
千丝万缕总因情,没有一点是无关的。

《花开玉园》写的是真人真事,是回顾往事的抒怀诗。
写了故乡人的心灵史,写了部分文化人的心灵史。
借“玉园”为引子,作者写了自己的心灵史。
作者饱满的激情、富丽的笔墨,完备是有感而发,不吐烦懑。
作者完备凭着自己的艺术良心,其心灵在完备自由的状态下进行创作,《花开玉园》是一部自然天成之作。

《花开玉园》这部散文集共收录十部中篇散文,《花开玉园》《紫藤架·紫藤花》《凭栏听雨楼》《金壁辉煌》《九玺润玉》《初见迟桂花》《鲁迅小院独徘徊》《南山九章》《亲人七篇》。
个中,《紫藤架·紫藤花》和《南山九章》《亲人七篇》三篇是回顾故乡及亲人的往昔岁月,占120页篇幅,是这部书的主体,分量重,是沉淀多年的生活。
《花开玉园》《凭栏听雨楼》《初见迟桂花》写创建园子过程中的零散故事,作者文思敏捷,才华横溢,嬉笑怒骂皆文章,写得汪洋恣肆,妙趣无穷。
《金壁辉煌》《九玺润玉》《唐朝的天空》《鲁迅小院独徘徊》是历史文化散文,以文化人为主体写历史,以历史事宜为线索写文化人的心灵,写得情真意切、入木三分。

《花开玉园》这部散文集比30年前的《梨花情诗》和《江山恋情》老道多了。
看似随意,实则都是干货。
还有“玉园”,“玉园”也是文学,是邹城一道独占的风景,不领略一番是可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