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下我自打仗宋词以来最喜好的十首。一人一首。
一.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南唐】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顾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多少很多多少愁?宛如彷佛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首《虞美人》是李煜的绝命之作,宋太宗赵光义闻后将其赐去世。“后主在赐第,因七夕,命故妓作乐,声闻于外。太宗闻之,大怒,派人毒去世李煜。
《虞美人》是自己打仗的第一首词,被诗词的味道深深吸引,一种无法形容的美。
愚以为:
几何时,温顺乡里梦喷鼻香甜。转瞬间,亡家败国做宋囚。叹人生无常,世事难料。
二.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是李清照的早期作品。此词作于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年)前后。 这首词轻灵新巧,此词一出而轰动京师,皇城之人无不知李才女者。
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意。以清新淡雅之笔写秾丽艳冶之情,词中所写悉为闺房昵语,所谓有甚于画眉者是也.
三.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宋】晏几道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此词是作者与歌女小蘋别后怀思之作,重回故地,睹物思人,明月依旧在,而物是人非事事非。如微风过箫,红蕖照水,无以言表之美。有“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东风”之味道。
四.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上苍。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八月十五日作于密州。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而离开京师,熙宁九年中秋之夜,皓月当空,银辉满地,苏轼与苏辙已分别七年。一轮明月升起,心潮起伏,大醉而作此词。
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俱废。
文章人物,诚千载一时,后世安所得乎?登高望远,举首而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自己打仗的第二首词,便是喜好不得了,反复诵读过百,仍意犹未尽。
五.雨霖铃·寒蝉悲惨
【宋】柳永
寒蝉悲惨,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去,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柳永一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惹恼了一辈子宋仁宗,一句“且去填词”,从此,“奉旨填词柳三变”,流连坊曲,造诣了一代风骚词人。
全词直日间然,将情人惜别之情表达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情人离去之词压卷作,宋元期间广为流传的“宋金十大曲”之一。
愚以为:
“杨柳岸,晓风残月”与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皆为神来之笔,千古无出其右者。
六.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景象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喷鼻香径独徘徊。
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晏殊知应天府时所作此诗,残春将去,感伤年华飞逝,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至今为人称道。
这首词与晏殊一首无题诗“油壁喷鼻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皆给一种缠绵之美。
实处易工,虚处难工,对法之妙无两。
七.苏幕遮·怀旧
【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至庆历三年(1043),范仲淹在西北边塞任陕西四路宣抚使,对夏作战。满怀乡愁,夜不能寐而作。
全词低回宛转,兼有沉雄清刚之气,一股沉郁雄浑而低回宛转的愁思,漫过心头。
愚以为:
文正谥号若论第一,范文正公当之无愧,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柔美而兼带沧凉,去国之情,尽入眼帘。
八.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宋】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骚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平凡巷陌,人性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顾,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204年,已六十五岁的辛弃疾被任为知镇江府。辛弃疾支持抗金,收复中原,但对韩侂胄轻敌冒进的作法,非常担心,力劝朝廷做好充分准备,辛弃疾的见地并未引起重视。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年) ,辛弃疾六十六岁,知镇江府,登临北固亭,登高眺望,怀古忆昔,作下此传唱千古之作。
正如辛弃疾所担忧,开禧二年(1206年),韩侂胄未作充分准备,贸然北伐。宋军先小胜后惨败,1207年韩侂胄被杀。
四十三年前,即稼轩奉表南归之年,于此渡江。追怀出入烽火之业绩,故能如此悲壮。
1208年辛弃疾逝世,享年六十八岁。临终时还大呼“杀贼!
杀贼!
”
九.满江红·怒发冲冠
【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整顿旧山河,朝天阙。
点评:
宋孝宗:卿家纪律、用兵之法,张(俊)、韩(世忠)远不及。卿家冤枉,朕悉知之,天下共知其冤。
清高宗:如武穆之用兵驭将,年夜胆无敌,若韩信、彭越辈类皆能之。乃加以文武兼备,仁智并施,精忠无二,则虽古名将亦有所未逮焉。
孙中山:环翠楼中虬髯客,涌金门外岳飞魂。
愚以为:
吾等千载之下读《满江红》,仍凛凛有生气焉,古人云“一词压两宋”,诚不谬也。
十.踏莎行·郴州旅舍
【宋】秦不雅观
雾失落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此词作于绍圣四年(1097)春三月作者初抵郴州(今属湖南)之时,作于郴州旅店。
李清照认为秦不雅观“专主情致,而少故实,譬如贫家美女,虽极妍丽丰逸,而中乏富贵态。”总有一种凄美之感。
坡公尝书此于扇云:“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
”高山流水之悲,千载而下,令人腹痛。
以上十首词为个人最喜好的十人中各取一首,若按排名,东坡师长西席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肯定为第一,只是先入为主,我第一次是学习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至今仍十分喜好。
#2023年度创作寻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