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以诗为业的杜荀鹤,在晚唐的诗坛上,自称江湖苦吟士,天地最穷汉。

他是那个期间著名的现实主义墨客,诗风靠近贾岛一派,其夷易自然又极似白居易。

但终极,他还是做回了自己,因其清新秀逸的诗风而被后人誉之为“杜荀鹤体”。

反对浮华,措辞朴实,普通易懂,爽健有力,杜荀鹤的绝句和律诗自成一家,都极富传染力,就如其下面这两首给人警觉的七言绝句一样。

苦吟诗人杜荀鹤的两首七言绝句蕴含深刻的人生哲理值得你一读

01

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

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唐.杜荀鹤《泾溪》

简译:泾溪不仅水流湍急,而且水里还隐蔽着许多暗礁。

由于知道危险,以是人们途经的时候都非常小心谨慎。

以是,这里终年都不会听到有舟楫倾覆,或人员伤亡的。

然而,正好是在那些水流缓慢,没有暗礁的地方,却常有舟毁人亡的不幸传来。

感悟:这是一首充满深刻人生哲理的七言绝句,整首诗条理清晰,叙事析理,透彻明白,给人以警觉。

泾溪,又称泾川和赏溪,在现今的安徽泾县,发源于旌德县南,北流至泾县西入青弋江。

泾溪水急滩险,暗礁遍隐,杜荀鹤作为安徽池州人,对自己家乡的这条溪流状况自然非常熟习,触景生情,有感而发,就有了这首蕴意深刻的小诗。

这即是一条自然界的河流,也是一条人生的河流,一起奔驰,从未有过少焉的停歇,急流险滩会有,风平浪静也会有。

以是,舟行个中,不论是顺风顺水还是危急四伏,我们都要时候保持复苏的认知,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和懈怠。

由于,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最随意马虎出事件的,常常是我们认为最安全的地带。

溪险石危时能够固若金汤,平流无石处却每每舟覆人亡,提高当心就安然喜乐,放松懈怠就危急四伏。

看来,这舟的沉载,并不完备取决于路的平险与否,与人的状况也脱不了绝对的干系,实在,这即是行船的道理,也是人事成败的关键。

孟子说,生于忧患,去世于安乐。
未雨绸缪,无论什么时候,有点忧患意识总是没错的。

人生最怕的,不是奋斗时走的弯路吃得苦楚,而是功成名就后的荒废和懈怠。

杜荀鹤的这首绝句便是要告诫人们,学会居安思危,处盈虑亏,枕戈待旦,常将有时思无时。

02

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

北畔是山南畔海,只看图画不堪行。
——唐.杜荀鹤《闽中秋思》

简译:紫菊在小雨滋润津润下,颜色愈加鲜艳,金风吹拂,片片硕大的红蕉叶飒飒有声。

闽中阵势险要,北面是高耸入云的崇山峻岭,南面是波涛彭湃的大海。

南国的秋日五彩斑斓,风景美妙得可以为诗入画,可是,真的要走马行船,却实在不是一件随意马虎的事。

感悟:秋雨润紫菊,金风摇红蕉,层林染秋色,大海扬碧波,闽南的秋日美得让民气醉。

可是,这么美好的地方和风景却不属自己,由于这不是故乡,作者究竟不过是一个过客而已。

千辛万苦,跋山涉水而来,及至到了目的地,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一贯心心念念的,一贯心之所往和努力追求的,却并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

人生有时候便是这样,当你作为一个察看犹豫者的时候,彷佛什么都可以手到擒来,可真正到了身体力行的时候,却又是如此地力不从心。

一入烟萝十五年。
杜荀鹤这个出身寒微的墨客,仕途极为坎坷,数次应试,数次落第,又经黄巢叛逆,遂隐居家乡十五年之久。

中年后得朱温赏识,得以进士及第,但看似荣光的背后却是无尽的心伤,晚唐动荡的政局,注定了他的颠沛流离。

以是,当心灰意冷的墨客识破了仕途之困难的时候,归隐之心也就油然而生了。

原来,有些东西只需远远地看着就好,别人说好的,或者别人做得好的,我们并不一定能胜任,或者并不一定适宜。

这首描写闽南美好风光的七言绝句,暗含着作者内心深处无可奈何的欲说还休,以及深深的思乡情怀。

杜荀鹤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墨客,但其生逢浊世,注定了人生境遇的诸多坎坷。

出身寒微,屡次落第,中年后虽得朱温荐引进士及第,却未有官职,几起几落,终是壮志未酬。

失落之东隅,收之桑榆。
人生便是这样,总是难得两全,杜荀鹤虽然仕途不顺,但在诗坛上却享有盛名,颇得时人敬仰。

杜荀鹤的诗内涵广阔,蕴意深远,如《泾溪》,寓情于理,析理透彻,句句警觉。

同时,他的诗又兼有高远的境界,和比拟光鲜的格调,如《闽中秋思》,残酷通亮的秋色,却暗含作者的意难平。

总之,读杜荀鹤的诗,总能碰确心中最优柔的那一块,令人有所思所想,就如以上分享给您的这两首富有传染力的七言绝句一样。

注:本文系刘玲子candy原创,回绝搬运和抄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欠妥联系立即删除,感激您的关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