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选,这位元代的画家,对蔬菜水果有着特殊的偏爱。
他的笔下,这些日常的食材变得生动而富有诗意。

钱选是南宋末年至元初的著名画家,他生于1239年,卒于1301年,是湖州(今浙江吴兴)人。
钱选在南宋景定年间成为乡贡进士,但在元朝建立后,他选择隐居不仕,专注于绘画艺术。

他的艺术造诣非常全面,善于人物、花鸟、山水等绘画题材,并且在书法上也有很高的成绩。
钱选与赵孟頫、王子中、牟应龙等人并称为“吴兴八俊”,在文人画领域有着重要的影响。
他的绘画风格继续了苏轼等文人画理论,提倡“士气”,强调诗、书、画的结合,这一风格对后世文人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元代田园名画家钱选的文人蔬果画

《秋瓜图》纸本设色,目前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画中描述了一枚硕大的秋瓜,瓜皮乌黑发亮,瓜楞清晰可见,与宽大的瓜叶和缠绕的藤蔓相映成趣。

钱选利用了深浅不一的绿色来刻画西瓜、叶片和草须,瓜叶翻转呈现出各种姿态,叶脉也经由细心描述,整幅画颜色清雅,带有南宋遗风。

钱选在《秋瓜图》中奥妙地领悟了写实与写意的技法,通过精细的细节处理展现了南宋职业画的高超技巧,但同时他刻意采取了轻淡的设色,以差异于一样平常画师的作品。

画中的秋瓜用墨绿渍染,呈现出碧绿油亮的色彩,瓜楞施以白粉,与墨绿色的瓜皮形成光鲜比拟。
藤花则先用细笔勾勒,再施以白粉,白色的花朵与墨绿色的瓜果和叶形成了黑白比拟,使得画面更加能干。

此外,钱选在画幅上方题写了一首诗:“金流石烁汗如雨,削入冰盘气似秋。
写向小窗醒醉目,东陵闲说故秦侯。
”这首诗引用了“东陵侯种瓜”的典故,秦朝的东陵侯召平,在秦亡后降为平民,因家贫种瓜于长安城东,他种的瓜味道特殊甜,遂被称为东陵瓜。
钱选通过这个典故,隐喻了自己在宋亡后的身份转变,从儒士变为职业画家,展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神往和对历史文化的对话。

瓜茄图卷

《瓜茄图卷》描述了茄子,展现了他对自然植物的深刻不雅观察和细腻描述。

三蔬图

钱选喜好画茄子,他的《三蔬图》里,茄子挂在枝头,紫白相间,看着就新鲜。

《三蔬图》纸本设色,目前收藏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
画中描述了土坡上的一株茄子,果实垂坠,阁下有瓜藤盘桓,再加之一颗白菜,构成了画面的主体。

钱选的画风在这幅作品中表现为物象几何化,用笔细致而设色雅淡,展现出了一种清淡典雅的艺术风格。

茄子、瓜和白菜的形象生动而逼真,线条风雅柔美,设色清淡,形象生动,宛然如生。
虽然沿袭了宋代院体画精谨工致的画风,但敷色已由冶艳趋向清淡,格调清新高雅。
这幅画的布局开阔伸展,多以较长的手花形式展开而不作院画小品尺幅团扇,并且不是画在宋代常见的组本上,而用纸本,表示了作者高超娴熟的技巧。

钱选常在作品上题诗,诗、画相得益彰,具有浓郁的文人意趣,是画家当时心境的写照。
这种诗画结合的艺术形式虽然在当时还未形成主流,却通过对赵孟府等人的影响逐渐传播开来而发展成为风尚,后世画家竞相效仿,成为文人画的一个主要特点。

乾隆帝在画塘上题有“秋圃真喷鼻香”,这不仅是对画面的赞颂,也表示了对钱选艺术风格的认可。
高士奇在幅上题识为钱选《三蔬图》,并借题诗抒发谢事归乡之淡泊心志,这些诗文的加入,使得《三蔬图》不仅是一幅画作,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一种文化的传承。

钱选的画,不仅仅是画,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表示。
他的画中,有着归隐的逸气,让人看了心生神往。
就像高士奇在《三蔬图》上的题诗,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神往和淡泊名利的心境。

五蔬图

《五蔬图》目前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钱选的画风细腻、典雅,他的作品常常表示出一种清淡高雅的格调。
他以风雅的笔触描述了五种不同的蔬菜,每一种蔬菜都维妙维肖,色彩清新自然,展现了蔬菜的鲜活质感和生命力。

画中的蔬菜包括白菜、苋菜等,都是中国本土的蔬菜品种。
这些蔬菜在画中被授予了丰富的色彩和层次感,使得画面生动而富有诗意。
画中的白菜(菘)和苋菜,不仅是菜中极品,也俘获了不少文人墨客的味蕾。

莲宝三鼠

《莲宝三鼠》描述了三只活泼可爱的小老鼠,它们环绕着莲蓬和其它果实,展现出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

钱选细腻地捕捉了这些小动物的神态和动作,使它们维妙维肖。
画中的老鼠以浓淡墨色晕染而成,并仔细地点画出它们的毫毛,不仅形态写实逼真,神色也惟妙惟肖。

荔枝图

《荔枝图卷》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钱选以细腻的笔触和淡雅的色彩,生动地描述了荔枝的形态和质感,使得荔枝的鲜活形象跃然纸上。

桃枝松鼠-桃部分

花鸟草虫图

花鸟草虫图-枸杞

钱选的画风,从早期的工细绚丽,到晚年的率意简淡,表示了他对艺术的不断探索和变革。
他的花鸟画,早期受到南宋院体画风的影响,后来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他的画,既有文人的文雅,又有生活的烟火气,让人看了以为亲切。

如果您对这篇文章感到满意,不妨轻点指尖,送上一个赞,让它犹如残酷的星辰般闪耀。
同时,也请不吝收藏,文章较长,逐步读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