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有人根据外国传来的一首新曲子填了个词,就叫〔甘州曲],后来人仿照这个词牌写,但是又做了一些变革,于是就有了各种变体,如〔甘州徧 biàn〕、〔甘州子〕、〔甘州令〕、〔八声甘州〕等等,有的句数不同、有的字数不同,有的平仄不同。

提及射箭,那就肯定有射的准的,有射偏了的,开始是力有不逮射歪了,后来苏轼他们便是恳切不往靶心射了。

比如靶子叫【木兰花】每阙五十二字,那射偏的就叫【减字木兰花】每阙四十四字,或【偷声木兰花】每阙五十字,而【木兰花慢】则每阙一百一字,不一而足。
可见越今后发展,靶子越不主要了。

“偷声”便是一个音符配多个字。
在相称长的韶光里古代歌曲都是一字一音,便是一个音符对应一个字,一字多音的拖腔是明朝往后的事了。

词牌故事一 菩萨蛮/雨霖铃/清平乐/沁园春/浣溪沙

五代盛行的小令【浪淘沙】,每阙五十八字,到宋人【浪淘沙慢】就长达一百三十三字。
【江城子】每阙三十五字,【江城梅花引】八十七字,【江城子慢】就要一百九字。

此图与词牌无关

☁︎现在通畅的乐谱是这样式儿的:

谱头上的信息一览无余,但是我们古代音乐人更加的有文化,更加的形象立体。

比如Adggo我们古人就写成“鹊踏枝”,比如“雄壮的”古人就写成“满江红”,多有诗意的谱子!
可惜我们现在看不到曲子,只能看到曲题、速率表情以及歌词,其他信息是怎么在历史提高的马车上掉队了呢。

菩萨蛮〕

清.万树.词律

女蛮国入贡,危髻金冠璎珞被体,打扮得像天竺国的菩萨,因而教坊制新曲,名之为菩萨蛮,杨升庵说应作“菩萨鬘”。
这个牌子别称特殊多,别号“子夜歌”、“重叠金”、“花间意”、“梅花句”、“花溪碧”、“晚云烘日”等,还叫“巫山一段云”。

此调为双调小令,以五七言组成,四十四字。
用韵两句一换,凡四易韵,平仄递转,以繁音匆匆节表现深奥深厚而起伏的情绪。

唐五代期间,“菩萨蛮”就极为盛行。
孙光宪〔北梦琐言》云:“唐宣宗爱唱〔菩萨蛮〕词,令狐绹命温庭筠新撰进之。

《宋史·乐志》:“女弟子舞队名”。
另有菩萨蛮引、菩萨蛮慢。
“菩萨蛮”既是词牌名,也是曲牌名。
此调以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为正体。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梯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

朱彝尊的《词综》把李白的《菩萨蛮》放在首页

宋僧文莹《湘山野录》:此词不知何人写在鼎州沧水驿楼,后至长沙,得古集于曾布内翰家,乃知李白所作。

关于李白是不是菩萨蛮和忆秦娥的创始,学界历来都有争议,王国维是姑且当作是李白的作品来评价的。
万树也说:“青莲此调与忆秦娥为千古词祖,实亦千古绝唱,平仄悉以从之。

唐人苏鹗《杜阳杂编》认为“菩萨蛮”是宣宗朝(846-859年)传入中国的,李白(701-762年)不可能预为填词。

崔令钦的《教坊记》记载明皇时新曲盛行,有“菩萨蛮”在案,令钦,开元(713-741年)时人。

域外乐曲,隋唐间次第传入者甚富,以白之天才横逸,有时髦到,依新声作是非句,亦非绝对不可能。

杨宪益主见菩萨蛮乃“骠苴蛮”或“符诏蛮”之异译,曲调乃缅甸乐,开、天间传入,白原为氐人,或幼时熟习此曲调,后于二十五岁旁边,徘徊襄汉间,可能于湖南鼎州沧水驿楼,题此曲辞。

〔雨霖铃〕

唐 李昭道 《明皇幸蜀图》 55.9cm×81cm绢本设色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霖:阴雨连绵,数日不绝,为霖。

铃:古蜀栈道最险处人每每要手拉铁链行走,链上有铃,铃响以便前后人相互照料。

原唐教坊曲名,别号『雨霖铃慢』。
据王灼《碧鸡漫志》卷五引《明皇杂录》及《太真外传》云:“帝幸蜀,初入斜谷,霖雨弥旬,栈道中闻铃声。
帝方吊唁贵妃,采其声为〔雨淋铃曲〕以寄恨。
时戏班弟子惟张野狐一人,善筚篥,因吹之,遂传于世。

双调一百零三字,前后阕各五[仄]韵,本调常用入声韵,且多用拗句。
上阕九句五十一字;下阕八句五十二字。

桃之夭夭行星社,赞23

〔清平乐〕

清平调是七言绝句,清平乐则是四十六字双调小令。

著名的《清平乐》有辛弃疾的“......大儿垂钓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李白有《清平调》三首,是由于古乐取声律高下合为三:清调、平调、侧调,而明皇不喜好侧调,以是李白只写了清和平调。

〔沁园春〕

“沁园”为东汉明帝为女儿沁水公主建筑的皇家园林,据《后汉书 窦宪传》记载,沁水公主的舅舅窦宪倚仗其妹贵为皇后之势,竟强夺公主园林,后人感叹其事,多在诗中咏之,渐成〔沁园春〕这一词牌。

有〔花发沁园春〕词牌,与此绝异。

〔浣溪沙〕

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
本为唐代教坊曲名,取自西施在若耶溪浣纱故事。

此调分平仄两体,字数以四十二字居多,另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两种。
最早采取此调的是唐人韩偓,常日以其词《浣溪沙·宿醉离愁慢髻鬟》为正体,另有四种变体。

参考文献:

万树《词律》

朱彝尊《词综》

陆侃如 冯沅君《中国诗史》

王国维《人间词话》

胡适《口语文学史》

钱穆《中国文学史》

刘大白《中国文学史》

王灼《碧鸡漫志》

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

刘再生《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

蒋勋《宋词》

部分图片来自书格:https://new.shug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