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故里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赏析〗此诗原名《呈父亲》,有后世学者亦称其为《言志诗》或《改诗赠父亲》《改西乡兴盛诗赠父亲》。
1910年,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要毛泽东去做生意,毛泽东却立志走出韶山冲到新式学校湘乡县立东山高档小学连续求学。
经由毛泽东自己的力争和亲友、老师们的同等奉劝,父亲答应了他的哀求。
在离家外出求学前夕,毛泽东提笔写了这首诗,夹在父亲每天必看的账簿里。
这首诗是少年毛泽东走出乡关、奔向表面天下的宣言书,表明了他肚量胸襟天下、志在四方的远大抱负。

本诗改编自日本明治维新期间的著名僧人月性的诗——《锵东游题壁二首》之其二。
以下为原诗:

毛主席诗词赏析04七绝言志诗孩儿立志出乡关附朗诵

其一

二十七年云水身,又寻师友向三津。

儿乌反哺应无日,忍别北堂垂白亲。

其二

男儿立志出乡关,学若无成不复还。

埋骨何须坟墓地,人间到处有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