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底细君

到处都有江湖,但不是每个江湖都有规矩。

比如中介这个行当。

中介古惑仔沧海横流

1

陈三,坐标沿海3.5线城市L,年赚10-15W。

在房价1万/平,企业社平人为5.7万/年的小城,这个收入很体面,乃至高于多数捧铁饭碗的。
该城市数据显示,2018年机关单位年均收入82023元。

按照正常的人生剧本演,陈三的生活,不说风生水起,至少也是十分滋润津润。

他处过一个工具,女方学舞蹈的,大学毕业回到L城开事情室。
两人相识于朋友攒的饭局。
如胶似漆谈了一年恋爱,陈三登门见女方家长,拎着大包小包的礼品,言语间毕恭毕敬。

但这门亲事黄了。

女友替爸妈发来一张年夜大好人卡,说辞委婉:你挺好,但我俩职业都不稳定,未来不牢固。

空想和现实激烈冲撞,陈三的自卑感油然而生。

以底细君的眼力看,陈三也算仪表堂堂,只不过,除却白马会和娱乐圈,一个“帅”字难当饭吃。

陈三是一名房产经纪人,也便是我们常说的中介。
说到这个职业,街边卖凉皮的大妈和格子间的Lady们,见地高度同等:

大忽悠、青春饭、赚快钱。

厚厚的新华字典里,所有的赞颂词都跟他们没紧要。
这是一个讨人嫌的职业。

乃至,圈内也存在清晰的鄙视链:卖别墅的看不起卖住宅的、卖新居的看不起卖二手的、大中介瞧不起小中介。

同是天涯卖房人,却生生划出高低贵贱之分。
用店东那套成本家理论来说,经纪人就像一条毛巾,拿得手后先拧干,拧完往后换一条连续拧。

如此一来,多数经纪人的职业归属感,只有5个字:里外不是人。

2

Long long ago……

中国就有中介行业,但像这届经纪人这样讨人嫌的不多。

比如汉朝时,人们管市场上的中间商叫“驵会”,这些中间商只要交点税,就可以得到政府特许的垄断权,在交易中“评物价”、“通商贾”,代政府统制市场、管理商业。

好比今的中介风光多了。

宋朝法律有一条:“田宅交易,须凭牙保,违者准盗论。

意思是,买房不经由这些中介,按盗窃论处。
那时候,人们管立契的中介叫牙子或者牙侩。

到了民国,社会经济形态更加开放,村落妇、教授都能当中介,一来不稀奇,二来不卑微。

徐志摩的第二任妻子陆小曼,婚后爱上抽大烟。
徐志摩打三份工,同时在三所大学任教,仍旧供不起这杆大烟枪。
以是,一有机会就跑腿当中介。

有一回,他姑父的弟弟想卖上海一栋屋子,徐志摩听说后自荐当中间人。
那时候的房产中介,一样平常可以抽买卖双方各1.25个点的中介费。
为了抢到这套房源,徐志摩乐意打5折。

如果成功卖出,徐志摩可以拿到400块大洋,收入不菲。
那时候上海社平人为也就40块,上海市长月薪300块。

如果陈三生在民国,面对女友爸妈刁难,完备可以说:你看徐墨客,挥一挥衣袖,不也干中介。

后来,行业的步子迈得太快,灵魂却跟不上。

3

存量时期下,中介行业得以野蛮成长。
目前,中国二手房市场累计交易额打破30万亿。

随之崛起的是,假房源、吃差价、卷款跑路、恶性竞争、遮盖毛病信息等,行业阴郁面层出不穷。

“这套屋子卖出去了,那套也卖出去了,我这还有一套差不多的,你要不要看看?”

长期以来,行业便是这么个情形,假房源横行,“钓鱼式”卖房。
说来挺讽刺的,一个以卖房为生的行业,竟连“房源”真假都不能确保。

试想一下,如果医院在官网宣扬:我们的五官科,美颜棒棒哒。
而当你去就诊时,年夜夫见告你,我们美容科也不错,可以换脸,你要不要试试?

这时候,任谁都气得想歕饭。

以前没有中介的时候,人与人之间的信赖全靠发毒誓。

周厉王扩建王宫,买了老百姓的地,没有立即付钱。
老百姓担心周厉王逃单,时时时上门讨拆迁费,周厉王叫人传话:“如果我赖账,就让上天罚我被流放!

这在当时,可是很毒的誓言了。
3000年后的本日,条约有时也不管用,更别说毒誓。

去年年底,哈尔滨两家中介暴雷,涉案金额过亿元,数百个购房者的首付款去向不明,一夜之间钱房两空。
由于缺少监管,一些胆肥的中介便耍手段挪用首付款。

个中一家中介的老板,东窗事发后沉着地见告买房人:

我便是诱骗,你们去告我吧。

面对这种无赖,能动手绝不吵吵的老铁们也很慌。
老板还说了,你们就算一棒子把我打去世,钱也还不了。

还有一些中介,买房前,当你是爹;买房后,他是你爹:贷款要钱、流水要钱、事情证明要钱。
办件过程中,坑蒙拐骗,各显神通。

更恶劣的是,为了匆匆成成交,有的中介签下独代后,将屋子粉饰一新,再提价出售。
而选用的多为劣质材料。

各类乱象,甚至今日江湖沧海横流。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中国的中介行业如此不堪?

4

《北京遇上西雅图2》里面,吴秀波扮演的美国房产经纪人,手拿博士学位、节制多门措辞、聊得了古诗、修得了房屋,浑身高下散发着成功人士的光芒。

这个写照不算夸年夜。

在美国,干房产经纪是个体面活,从业者年事在50岁以上的大把,90%的经纪人有大学及以上学历,哀求精通房地产法律法规、房地发生意营业条约规范、地产金融等。
上岗前,每个人都得参加严格的考试,通过后拿到执业证才能接客。

在日本,经纪人越老越吃喷鼻香,四十岁才算步入奇迹黄金期。
某中介有次去日本三井不动产稽核,进到门店时,一位银发老头笑脸相迎。

中介方的高管心想,这么大年纪了肯定是个角儿。
一问,人家是个从业40多年的经纪人。

反不雅观海内,150万地产中介从业者中,30岁以下的占比超过75%。
安居客数据显示,2017年百万经纪人中,4成年纪在18-24岁。

过去十年,这一行的均匀从业年事是7个多月,职员流失落率如此之高,专业度和敬业度可想而知。

日本中介向你推介一套房的时候,马桶的新旧程度、房间门把手坏了等细节都能准确描述。

记得两年前有个新闻:上海中介小伙为卖房,和客户结了4次婚,包括70岁老太太。

入行门槛低、行业不自律,是“乱象”的两大致因。
贝壳CEO彭永东说了:

行业没有代价不雅观,才导致黑中介泛滥。

同时,咱实行的双边代理机制,使得中介可以“一手托两房”,一方面要替卖家争取高价,一方面要替买家争取低价,好比被告和原告聘请了同一个状师。

这样的平衡术,奥运冠军刘璇也驾驭不了。

套路深的“买卖通吃”,道行浅的捐躯个中一方——每每是买方。
像美国实施单边代理,佣金在3%旁边,收费高,但好处显而易见:经纪人和买方战线统一,房屋总价砍下几个点,轻轻松松赚回中介费。

5

杜琪峰的电影《黑社会》中,正片一上来,几只手飞速地拨动一桌子麻将牌,搅得稀里哗啦。

紧接着,叔父辈大佬们唇枪舌战,保举帮派下一任话事人。

画外之意:洗牌的时候到了。

如今的中介行业也须要这样的重塑,用中介老炮左晖的话来说:

如果这个行业不做根本性改变,从成交为王转到客户为王,行业很难建立一个正向循环,永久都将是丛林法则。
同行之间,消费者和经纪人之间,只能永久搏杀,永久对抗。

去年,老左上线「贝壳找房」,被算作是行业迎来洗牌的标志。
然后,58系的老姚急了,联合一帮中介头头“围剿贝壳”。

过了一年,贝壳没碎,顺带开了个“新居住大会”。
然后,老姚又急了。
大会开场当天,安居客起诉贝壳盗图,索赔9000万。

斗得最凶的时候,两大中介头目吵出了情侣冷战的觉得。

提到“贝壳”,姚劲波不呼其名,而是用“有些企业”替代。
左晖在朋友圈调侃姚劲波的“真房源誓师大会”:又有人赌咒起誓了。

中介斗法,一定程度上能推动行业净化,作为“信息不对称”市场下茁壮发展的韭菜,倒是乐见其成。

十几年前,中介之间也常常干仗,不过那会大家动手不动脑。

原「我爱我家」副总裁胡景晖回顾:“10几年前的广州,中介斗殴场景和‘古惑仔’一样。

最好的江湖,该当是会流动的江湖。

《黑社会》那部电影中,任达华“教诲”古天乐时,说了两句话——时期不同了,谈的都是买卖。
另一句是:

古惑仔不用脑,永久都只是古惑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