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运昌时花运昌

太平盛世喜牡丹

在人们对花卉王国的想象中

牡丹素以“花中之王”著称

跟着古诗词赏尽天彭牡丹之美

立于春花万秀丛中

亦能艳压群芳,出类拔萃

个中渗透着的人文力量、艺术代价与生活聪慧

正是牡丹的神奇之处

天彭牡丹,自然也不例外

最美人间四月天

牡丹花开动彭州

在眼下这个赏牡丹的最佳时节

品鉴彭州推出主题策划

《天彭牡丹史话》

让我们换一个角度看牡丹

走进本日的关键词:花鉴(上)

辉煌残酷的牡丹文化

中国牡丹悠久的栽培历史孕育了辉煌残酷的牡丹文化。
牡丹作为审美工具,大约可追溯到夏王朝第五代帝王相的时期,不过这一说法还未得到认证。
真正公认的是商周时期的经典著作《诗经》,其《郑风·溱洧》应是中国牡丹的第一首不朽诗篇。

《诗经》之后,中国牡丹的审美形式越来越丰富,其运用的领域越来越宽广,广泛地渗透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或诗歌或绘画或书法或戏剧或小说或园艺或建筑或刺绣或剪纸或插花或服装或邮票或泉币或日常用品图案……其发展之势,有如唐代舒元舆所言:“弥漫如四渎之流,不知其止息之地”“昌然而大来”(唐·舒元舆《牡丹赋》)。

自古以来,就有歌咏天彭牡丹的鸿篇巨制,唐之杜甫、李商隐、薛涛,五代前后蜀之孙宪光、花蕊夫人、欧阳炯、黄筌父子三人(子黄居宝、黄居寀)、滕昌祐,宋之宋祁、朱公绰、李才元、赵昌、范镇、范纯仁、司马光、韩绛、韩维、宋徽宗、陆游、范成大、杨万里,元之汪元量,明之杨升庵,清之李调元、王闿运、黄云鹄、贺维翰,近当代之张大千、陈子庄、冯灌文等等,不可胜数。

天彭牡丹展现出来的内在美、自然美,引得无数文人墨客为之倾倒和陶醉,尽其才华为之讴歌,留下了许多不朽诗篇。
本日,让我们穿越历史的时旷地道,品鉴这些作品,与艺术家们进行对话和心灵互换。

牡丹诗文选

花底

唐·杜甫

紫萼扶千蕊,黄须照万花。

勿疑行暮雨,何事入朝霞。

恐是潘安县,堪留卫玠车,

深知好颜色,莫作委泥沙。

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巩义市人。
他是唐代的伟大墨客,宋往后被尊为“诗圣”,对历代诗歌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
他在“安史之乱”期间,流寓成都,写下了许多与彭州有关的诗歌。

牡丹

唐·薛涛

去春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

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传情每向馨喷鼻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

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

薛涛(约768—832),是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唐代女墨客,字洪度。
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随父为官入蜀,父亡后堕入乐籍,脱乐籍后终生未嫁。
成都望江楼公园有薛涛墓。
与卓文君、花蕊夫人、黄娥并称蜀中四大才女。
流传至今诗作有90余首。

僧院牡丹

唐·李商隐

薄叶风才倚,枝轻雾不胜。

开先如避客,色浅为依僧。

粉壁正荡水,缃帏初卷灯。

倾城唯待笑,要裂多少很多多少缯。

李商隐(812—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开成二年(837)进士,晚唐著名墨客。
李商隐与丹景山三昧水悟达国师交往甚密,并拜国师为师。
他在四川梓州任幕僚时,曾赋诗惊叹丹景山金华寺金沙门(无相)为佛家四证之一。

宫词百首(选二)

前蜀·花蕊夫人

五八

牡丹移向苑中栽,尽是藩方进入来。

未到末春缘地暖,数般颜色一时开。

七十五

高亭百尺立东风,引得君王到此中。

床上翠屏开六扇,折枝花绽牡丹红。

花蕊夫人(约883—926),姓徐,美而奇艳,为前蜀王王建的妃子,称小徐妃,号花蕊夫人。
生后主王衍,衍继位后,封顺圣太后。
后唐庄宗同光三年(925),后唐灭蜀,她与王衍降后唐,第二年被杀。
《全唐书》录存其《宫词》158首。

为朱彭州赋牡丹

北宋·宋祁

珍花分清赏,飞邮附翠笼。

蹄金点鬓密,璋玉镂附红。

喷鼻香惜持来远,春因摘后空。

玩诗仍把酒,恨不与君同。

宋祁(998—1061),字子京,开封雍丘(今河南省杞县)人,后徙安州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县)。
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与其兄宋痒同登进士第。
官终翰林学士承旨。
有《景文集》。

和范镇蜀中花图诗

北宋·司马光

高士闲居旧,名花独步今。

移从洛浦远,濯自锦江深。

传得巫山貌,非因延寿全。

不须天女散,已解动禅心。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迁夫,晚号迂叟,陕州夏县(今陕西省夏县)涑水村落夫,世称涑海军长西席。
主编《资治通鉴》,有《温国文正司马公函集》。

成都天彭牡丹一本同干二花口占

北宋·宋徽宗

牡丹一本同干二花,其红深浅不同,名品实两种也。
一曰叠罗红,一曰胜云红,艳丽尊荣,皆冠一时之妙,造化密移如此,褒赏之余,因成口占。

异品殊葩共翠柯,嫩红拂拂醉金荷。

春罗几叠敷丹陛,云缕重萦浴绛河。

玉鉴和鸣鸾凤舞,宝枝连理锦成窠。

东君造化胜前岁,吟绕暗香故琢磨。

宋徽宗赵佶(1082—1135),宋神宗第十一子。
北宋天子,墨客、字画家。
公元1100—1125年在位。
有《宣和御制宫词》。

玉麟堂会诸司不雅观牡丹酴醸三绝(选一)

南宋·范成大

洛园姚魏碧云愁,景致江东亦上游。

忆起遨头八年梦,彭州花槛满西楼。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省苏州市)人。
宋代著名墨客。
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登进士第,官至宰相,曾任四川制置史,知成都府。
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等。

忆天彭牡丹之盛有感

南宋·陆游

常记天彭送牡丹,祥云径尺照金盘。

岂知身老农桑野,一朵妖红梦里看。

梦蜀

南宋·陆游

梦饮成都故事家,新妆执乐雁行斜。

赪肩郫县千筒酒,照眼彭州百驮花。

醉帽倾欹歌未阙,罚觥潋滟笑方哗。

霜钟唤觉晨窗白,自归无端一念差。

陆游(1125—1210),字务不雅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
宋代著名爱国墨客。
宋高宗绍兴二十三年(1153)应礼部考试,名列前茅,因触怒秦桧被罢黜。
宋孝宗登基,赐进士出身,官珍宝章阁待制。
有《渭南文集》《剑南诗稿》《天彭牡丹谱》等。

燕脂楼子

南宋·杨万里

楼子燕脂色,灯前艳更鲜。

看花直到晓,今夕不成眠。

杨万里(1127—1206),字延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吉安市)人,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并称为“南宋四大家”。
宋代著名学者,生平写牡丹诗词40多首。

彭州歌

元·汪元量

彭州昔号小成都,城市繁华锦不如。

尚有遗儒头洁白,见人犹自问诗书。

彭州又曰牡丹乡,花月人称小洛阳。

自笑我来逢八月,手攀枯干举清觞。

汪元量(1241—1317),字大有,号水云、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
著名宫廷琴师。

两游丹景山

明·杨慎

丹景楼台隐翠微,钟声杳杳出林扉。

四季谷响通僧梵,万里天风吹客衣。

对面云山开罨画,向人花鸟报芳菲。

苍苔绿字留千古,未赏重来太白稀。

苔璧萝龛大士家,连层兰若愿王车。

招提仿佛梁同泰,景物依稀晋永嘉。

鸭绿桥头歌绿水,牡丹坪上眺丹霞。

环峰霁雪参差见,石径穿云窈窕斜。

棋局移时敲涧竹,壶觞昨夜醉檐花。

投林偶别聊随喜,金薤银钩墨似鸦。

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今成都邑新都区)人。
明代著名文学家。
明武宗正德六年(1511)举进士第一(状元),授翰林修纂。
著有《升庵集》等。

纪天彭诗十六首并序(选录)

清·李调元

其二

牡丹旧数古彭稠,京洛遗风尚尚留。

孟氏繁华能几日,今人犹自说花州。

其三

地皮肥沃号小郫,至今户口更丰熙。

牛心山下花如斗,不及民田一亩糜。

其七

丹景苍茫接翠微,太妃辇迹半依稀。

胭脂不用夸娇蝶,梦里遽遽何日归?

李调元(1734—1802),字羹堂、赞庵、鹤洲,号雨村落、童山蠢翁,罗江(今四川省德阳市)人。
清代著名文学家、戏曲理论家。
著有《童山全集》《雨村落诗话》《雨村落剧话》等。

别花神

清·黄云鹄

岷峩胜迹浪游频,丹景今来已过春。

留语花神莫惆怅,明年还作看花人。

黄云鹄(1819—1898),字祥人,号芸谷,蕲州(今湖南蕲春)人,清咸丰三年(1853)进士,同治年间任兵部郎中、剑南青鸟使、知成都府,任满回京。
光绪三年(1877),任四川按察使。
清末著名墨客、书法家、教诲家。

众人甚爱牡丹

一株花与一座城

在历史的流转中

完成了相互玉成

天彭牡丹,以野逸纵横得“三分天下”

时下,天彭牡丹正迎春绽放

只等您前来不雅观赏

往期推举:

花开四千年,天彭牡丹发展史上首个高峰和黄金时期,竟都藏着这么多的第一!

花开四千年,天彭牡丹如何火遍全国?

什么?南宋爱国墨客陆游居然还是一位园艺家!
证物来了~

丹景红、彭州紫、刘师哥……这些珍品牡丹,都来自彭州

期数:3038期

文:《天彭牡丹史话》阳阳

图:张勇 刘海清 周述财 李兰英 雷田文

编辑:龙洋 责编:梁丹 审核:叶韬

“品鉴彭州”微信征稿啦!

亲爱的小伙伴们,“品鉴彭州”微信面向全网征集精良稿件啦!

投稿邮箱:2840955915@qq.com

主理:彭州市委宣扬部

主编:王玉岩

副主编:叶韬 冯艳丽

任务编辑:梁丹 龙洋 刘倩

编辑: 刘代萱 邓茹月 魏悦

出品:彭州市融媒体中央

彭州市融媒体中央举报电话:028一68611355

你的每一个赞和在看,彭彭都超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