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之以是在世界有地位、有影响,不是靠穷兵黩武,不是靠对外扩展,而是靠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
我们的先人早就认识到“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的道理。
阐释中华民族禀赋、中华民族特点、中华民族精神,以德服人、以文化人是个中很主要的一个方面。

3. 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都离不开文艺
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各处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该当巍然耸立。

4. 没有精良作品,其他事情搞得再热闹、再花哨,那也只是表面文章,是不能真正深入公民精神天下的,是不能触及人的灵魂、引起公民思想共鸣的。

5. 公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公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

必读习近平论文艺十大年夜金句

6. 文艺事情者要志存高远,就要有“望尽天涯路”的追求,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即便是“衣带渐宽”也“终不悔”,即便是“人干瘪”也心甘情愿,末了达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顾,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领悟。

7. 低俗不是普通,希望不代表希望,纯挚感官娱乐不即是精神快乐。
文艺要赢得公民认可,花拳绣腿弗成,投契取巧弗成,沽名钓誉弗成,自我炒作弗成,“大花轿,人抬人”也弗成。

8. 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
精良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获胜利,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

9. 文艺批评要的便是批评,不能都是表扬乃至庸俗吹捧、阿谀奉承,不能套用西方理论来剪裁中国人的审美,更不能用大略的商业标准取代艺术标准,把文艺作品完备等同于普通商品,信奉“红包厚度即是评论高度”。

10. 如果“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把作品在国外获奖作为最高追求,跟在别人后面马首是瞻、东施效颦,热衷于“去思想化”、“去代价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那一套,绝对是没有出息的!

(整理:公民日报客户端 张世悬 李建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