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异日泪,孤舟一系故宅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困难苦恨繁霜鬂,潦倒新停浊羽觞。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成长明妃尚有村落。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薄暮。
画图省识东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注释秋兴八首(其一)
这组诗共八首,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杜甫流寓夔州,这里所选的是第一首。秋兴,便是借秋日的景致古物抒怀的意思。玉露:秋日的霜露,因其白,故以玉喻之。凋伤:草木在秋风中凋落。萧森:萧瑟阴森。兼天:连天。塞上:指巫山。两开:杜甫去年秋日在云安,今年秋日在夔州,从离开成都算起,已历两秋,故云"两开"。"开"字双关,一谓菊花开,又言泪眼开。异日:昔日,指多年来的困难岁月。系:指系舟上岸。寒衣:指冬天穿的衣服催刀尺:指赶裁冬衣。"处处催",见得家家如此。白帝城,即今奉节城,在瞿塘峡上口北岸的山上,与夔门隔岸相对。急暮砧:薄暮时急匆匆的捣衣声。 砧:捣衣石。登高
1. 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日的重阳节。诗题一作《九日登高》。古代农历玄月九日有登高习俗。
2. 渚:水中小块陆地
3. 鸟飞回:鸟在急风中飞舞盘旋。
4. 落木:指秋日飘落的树叶。
5. 萧萧:仿照草木摇落的声音。
6. 万里:指阔别故乡。
7. 百年:这里借指晚年。
8. 困难:兼指国运和自生命运
9. 苦恨:极其遗憾。苦,极。
10. 繁霜鬓:像厚重白霜似的鬓发。
11. 潦倒:哀颓,失落意。
12. 新停:刚刚停滞。
咏怀古迹(其三)
明妃:即王嫱、王昭君,汉元帝宫人,晋时因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后人又称明妃。昭君村落在归州(今湖北秭归县)东北四十里,与夔州附近。尚有村落:还留下成长她的村落落,即古迹之意。一去紫台连朔漠:昭君离开汉宫,远嫁匈奴后,从此不再回来,永久和朔漠连在一起了。紫台:犹紫禁,帝王所居。江淹《恨赋》:“明妃去时,仰天太息。紫台稍远,关山无极。”朔漠:北方沙漠,指匈奴所居之地。画图省识东风面:意谓元帝对着画图岂能看清她的俏丽容颜。环佩空归月夜魂:意谓昭君既去世在匈奴不得归,只有她的魂能月夜归来,故曰“空归”。应上“向薄暮”。环佩:妇女装饰品,指昭君。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琵琶本西域胡人乐器,相传汉武帝以公主(实为江都王女)嫁西域乌孙,公主悲哀,胡人乃于立时弹琵琶以娱之。因昭君事与乌孙公主远嫁有类似处,故推测如此。又《琴操》也记昭君在外,曾作怨思之歌,后人名为《昭君怨》。作胡语:琵琶中的胡音。曲中论:曲中的怨诉。作者简介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墨客,与李白合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