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喷鼻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顾,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赏析:这首词从元宵节绚丽多彩的热闹场面入手,反衬出一个孤高淡泊、轶群拔俗、不同于金翠脂粉的女性形象,寄托着政治失落意后,不愿与世俗与世浮沉的孤高品质。
辛弃疾欲补天穹,却恨无路请缨。
他满腹的激情、哀伤、怨恨,交织成了这幅元夕求索图。

词中之龙辛弃疾经典词10首首首值得背下来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疆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赏析:在词中作者用创造雄奇的意境,生动描述出一位推诚相见、忠一不二、勇往直前的将军形象。
在构造上前九句为一意,末一句另为一意,一句否定九句,前面的写得酣恣淋漓,正为加重末五字失落望之情
“壮词”瞬间变成“哀词”,陡然着落,戛然而止,无限悲愤不言中。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骚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平凡巷陌,人性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顾,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赏析:作者登临怀古,借古意以抒今情。
上片称颂英雄,然而英雄已逝,唯留“斜阳草树,平凡巷陌”,更增悲壮。
这首词中用典虽多,然而这些典故却用得天衣无缝,恰到好处。
词风豪壮凄凉,义重情深,意深而味隐,正是志士登临应有之情。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赏析:此词通篇言愁,上片描述出少年涉世未深却故作深奥深厚的情态,下片写出满腹愁苦却无处倾诉的烦闷,通过回顾少年时不知愁苦,衬托“而今”深深领略了愁苦的滋味,却又说不出道不出,写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感情的变革。
表达了内心无限的痛楚之情。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华。
可惜流年,忧闷风雨,树犹如此!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赏析:这首词通过写景和遐想抒写了作者规复中原国土,统一祖国的抱负和欲望无法实现的失落意的感慨,深刻揭示了英雄志士有志难酬、报国无门、烦闷悲愤的苦闷心情,极大地表现了诚挚无私的爱国情怀。
一波三折、一唱三叹,抒年夜方呜咽之情,别具深婉之致。

《西江月·遣兴》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
比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
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赏析:这是辛弃疾废退闲居时一首有名的小词,词中借醉酒而大发牢骚。
一个“且”字,就从字里行间流露出这“欢笑”比“痛哭”还要悲哀,下片的一片醉态正是借酒消愁。
不拘形迹,实在也是在反抗现实。
欢之可贪,正由于它暂得之不易。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

惜春长恨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春且住。
见说道、天涯芳草迷归路。

怨春不语。

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

蛾眉曾有人妒。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君莫舞。
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

闲愁最苦。

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赏析:这是一首忧时感世之作。
词中表层写的是美女伤春、蛾眉遭妒,实际上是作者借此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愤慨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怀之情。
全词托物起兴,借古伤今,融出生之悲和家国之痛于一炉,柔中寓刚,沉郁抑扬,寄托遥深。

《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

有客慨然谈功名,因回顾少年时势,戏作。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

燕兵夜娖银胡觮,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东风不染白髭须。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雇主种树书。

赏析:这首词中,作者恨报国无门、壮志难酬。
想辛弃疾当年五十骑劫营,何等威风;引兵南投,何等忠义;上书献策,何等年夜方?终极却终老乡间不得用,如何不能心伤刺骨?上片冲动大方悲壮,下片却沉郁苍凉。
人成长恨,尽在这凄凉如冰,心伤刺骨的词中。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喷鼻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赏析:单从表面上看,这首词的题材内容不过是一些看来极其平凡的景物,不雕饰,不用典,平平淡淡。
却在看似平淡之中,有了稼轩词于雄浑豪迈之外的另一种境界。
一个个画面,流露出墨客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幸福和对屯子生活的悠然憧憬。

《清平乐·村落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赏析:这首词描述了屯子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借此表现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
把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态,以及他们的美好的田舍生活被描写得惟妙惟肖,活灵巧现,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词中全用白描,有条有理、形象生动,呈现出一种清新、宁馨的风格。

图文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