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爷爷在宁德的故事”进校园学习实践活动 (市委文明办供图)
核心阅读
●宁德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教诲根本任务,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根本目标,让“习爷爷在宁德的故事”进校园学习实践活动在各地各校各处着花,勾引我市广大未成年人树立精确不雅观念、铸造高尚品质
●宁德始终牢记习近平总布告关于“把闽东之光传播开去”的殷切嘱托,坚持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培植事情中传承弘扬“闽东之光”,不断丰富拓展“闽东之光”内涵和外延
●宁德聚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培植突出问题和热点难点,积极探索“未成年人+”领悟模式,架起“连心桥”、汇聚“大协力”,共画协同育人“同心圆”,凝聚成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培植的阵阵暖流
在校园里,感想熏染传统非遗技艺,参加多彩文体活动,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革命历史纪念馆,“触摸”英雄人物,感悟赤色精神,传承赤色基因;在“四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主题馆、鲤鱼文化非遗馆,化身小小志愿者,为游客讲解闽东历史文化故事;在“新时期好少年”的评比中,不断呈现前辈范例……这一幅幅生动画面正是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培植取得丰硕成果的点滴缩影。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兴则国兴。近年来,我市坚持以造就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代价不雅观为根本,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期新人为目标,铸魂育人、立德树人,着力优化未成年人康健发展环境,种下崇德向善的“金种子”,积极营造全社会关爱保护未成年人的良好氛围。
为学先立志 种下空想的种子
习近平总布告在宁德事情期间指出:“在精神文明培植中,结合闽东的革命历史和传统,进行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教诲,其条件可以说是得天独厚的。”宁德市牢记嘱托,主动扛起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孕育地和实践地的政治任务,用活用好闽东苏区赤色资源,以铸魂育人引领未成年人康健发展。
“顶着烈日,他在酷暑中走遍了闽东大地,这种心系公民的任务与担当,值得每一位同学学习……”在宁德六中举行的“习爷爷在宁德的故事”诵读比赛中,参赛选手精神饱满、声情并茂地在台上讲述着习爷爷“九仙村落扶贫”“三进下党”“三上毛家坪”“四下基层”的动听故事,并结合自身发展经历,从不同角度诠释了“担当”“务实”“作为”的深刻心得体会。
近年来,宁德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教诲根本任务,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根本目标,让“习爷爷在宁德的故事”进校园学习实践活动在各地各校各处着花,勾引我市广大未成年人树立精确不雅观念、铸造高尚品质。
全市各中小学校结合不同学段学生特点,通过老党员老同道讲故事、演讲比赛、读书分享沙龙、撰写心得体会、研学劳动实践等“听、说、读、写、行”办法,全面开展“习爷爷在宁德的故事”进校园学习实践活动。
立足闽东党史事宜多、赤色资源多、革命先辈多的特点,推动党史学习教诲从娃娃抓起,开展“闽东事天下理新思想我来讲”教诲实践活动,组织“宁小团”等特色宣讲队进校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勾引未成年人深刻理解党的创新理论,筑牢崇奉之基。
依托各县(市、区)“大思政课”实践传授教化基地和各种研学实践基地、劳动教诲基地,打造了“党群连心·茶喷鼻香情长”“四下基层·造福一方”“精准扶贫·筑梦小康”“牢记嘱托·弱鸟高飞”“仙山修身·九仙齐家”“逐绿奋进·花木成金”等多条“追寻习爷爷的足迹”研学实践活动佳构路线,呈现出寿宁下党、福鼎赤溪等省级研学基地。截至目前,全市各校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实践活动达14100余场次。
善用“大思政” 踏着时期的步伐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培植是造就孩子发展的土壤,滋养着每一朵鲜花的绽放。为了增强思政课的实效性,我市不断拓宽传授教化“半径”,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培植融入实践活动中,变呆板的贯注灌注式教诲为寓教于乐的实践活动。(下转第4版) (上接第1版)
环绕大力造就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代价不雅观,各地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代价不雅观进校园实践活动,依托赤色教诲资源,强化实践传授教化和实景体验,打造“行走的思政课”“体验的思政课”,深化开展经典诵读、清明祭英烈、向国旗敬礼等品牌德育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代价不雅观、爱国主义、文明礼仪等融入未成年人德育实践,勾引未成年人从小做起、从点滴做起、通报正能量。结合春节、端午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进行传统文化与风尚习气等美德家风教诲,勾引未成年人传承中华精良传统文化,提升传统文化素养,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近年来,宁德始终牢记习近平总布告关于“把闽东之光传播开去”的殷切嘱托,坚持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培植事情中传承弘扬“闽东之光”,不断丰富拓展“闽东之光”内涵和外延。编撰《闽东革命小故事》《闽东年夜大好人小故事》《闽东名人小故事》《闽东名胜小故事》等4本“闽东系列小故事”教诲读本,累计发放4.13万余册,用身边人、身边事勾引闽东未成年人讲好闽东故事,传承赤色基因。举办“唱支红歌给党听”“党的故事我来讲”“童心向党强国复兴有我”“喜迎二十大向国旗敬礼”等系列主题教诲实践活动,勾引未成年人理解革命历史,在耳濡目染中加深理解、见行见效,筑牢赤色崇奉,“扣年夜大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坚持发挥示范引领浸染,广泛造就选树宣扬新时期未成年人前辈范例,勾引未成年人见贤思齐,崇德向善。在“2023年宁德市‘新时期好少年’”评比活动中,经由各校推举选送,各部门负责评比以及网络公示等环节,全市50多万名中小学生中产生了14名宁德市“新时期好少年”,并推举入选福建省“新时期好少年”1名。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我市“学生墨客”游若昕入选全国“新时期好少年”,实现“零”打破。深入持久的德育实践,促进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本色的不断提升,前辈范例不断呈现。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须要精心勾引和栽培。我市各地充分发挥学校的主阵地、主渠道浸染,不断优化育情面况,积极造就选树和学习宣扬“新时期好少年”,营造了“树范范力量、学榜样业绩”的浓厚氛围。
文明润童心 共赴美好的未来
阮毕宸是蕉城区漳湾中央小学的一逻辑学生,每次学校村落庄少年宫举办的“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社团活动,是他最期待的事。
当毕宸在福船制造技艺社团里随着非遗传承人老师学习技艺时,经典诵读社团的教室里传来抑扬抑扬的朗读声,孩子们正随着老师感想熏染古诗词的魅力。“我们坚持做到让每逻辑学生节制一项特长,造就有情怀的人才。”漳湾中央小学校长曹小玲说。
而在宁德市师范学院附属小学,“红围巾奖章”褒奖机制是同学们创先争优、勤奋学习的有效勉励方法。“学校根据‘红围巾奖章’褒奖机制,创设了学习章、阅读章、诚信章等特色奖章,勉励同学们争做新时期好少年。”该校少先队副大队辅导员孙静彬说,学校还结合传统文化、传统体育进校园等各种实践教诲活动,引领学生做一个有康健体魄的人,做一个快乐自傲的人,做一个有良好习气的人。
为丰富未成年人的精神生活,各地各校积极拓展活动阵地,知足孩子们多元化、多层次、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勾引他们康健快乐发展。
全市大力推进培植村落庄学校少年宫,探索屯子育人新模式、促进屯子未成年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助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期新人。将诗歌文化、海洋文化、畲族文化、赤色文化等融入村落庄少年宫培植,如霞浦县举办方言唱诗会、丑石诗社新年诗会、“文学下基层,诗歌回家乡”公益讲座等活动,在各中小学校掀起了校园读诗、写诗热潮。同时,我市持续开展“一宫一品”特色造就,重点环绕传承赤色基因、非遗民俗、劳动技能培训等内容,挑选了蕉城区城南中央小学雏鹰武术社团、周宁县浦源中央小学举重队、福安市坂中中央小学畲族文化传承系列活动、柘荣县第三小学剪纸、宁德师范学院二附小连环画等5个活动项目进行重点造就。目前,全市已创建全国文明校园2所、省级文明校园46所。
“孩子们,我们在碰着困难时,该当如何处理,要向谁乞助呢……”在“525”生理康健主题教室上,我市资深生理康健专家刘强抛出问题,引发到场学生的思考,并展开热烈谈论。
为进一步推进宁德市未成年民气理康健教诲事情,全面提升未成年民气理康健本色,我市依托市未成年人校外未成年民气理康健辅导站,开通24小时生理康健咨询热线,进一步做好未成年民气理康健教诲的日常辅导事情。同时,广泛开展主题活动,构筑生理康健樊篱,持续推进未成年民气理康健公益巡讲进校园、进社区、进家庭活动。
通过整合融通,目前我市已形成由爱国主义教诲基地、劳动实践基地、普法教诲基地、科普教诲基地、校外未成年民气理康健辅导站、村落庄学校少年宫等组成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培植阵地,构建全方位关爱网络。
擘画同心圆 托起来日诰日的太阳
每个周末,古田县绿洲亲子绘本馆总会有家长带着孩子一起体验亲子阅读。2012年以来,该县把家庭教诲纳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培植总体支配,以“关注家庭教诲便是关注民生”的理念为引领,探索履行“区域落地式家庭教诲工程”。
绿洲亲子绘本馆是我市近年来不断拓展社会渠道,实现学校、家庭、社区三者有机互补、和谐互动的有益探索,引领广大家庭看重家庭家教家风培植,善用“社会大教室”,融入“校内主教室”,促进未成年人康健发展。
学校、家庭、社会是育人“共同体”,宁德聚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培植突出问题和热点难点,积极探索“未成年人+”领悟模式,架起“连心桥”、汇聚“大协力”,共画协同育人“同心圆”,凝聚成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培植的阵阵暖流。
“未成年人+创建”,营造浓厚氛围。市委、市政府每年听取未成年人事情专题申报请示,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培植与文明城市创建同支配、同落实、同考察。依托新时期文明实践中央(所、站),开设“周周学月月讲”共享教室,约请党的二十大代表、道德模范等进行专题宣讲。大街小巷,校园内外,“社会主义核心代价不雅观”“讲文明·树新风”“关爱未成年人”等公益广告随处可见。
“未成年人+群团”,提升做事能力。发挥团委、妇联等群团组织功能和社会团体力量,强化家庭教诲和社会教诲的整体协力,《“校社企”三方联动打造宁德家庭教诲新模式》入选教诲部“能者为师”实践创新项目。连续11年履行“关爱微心愿”部门联动操持,关心关爱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等分外未成年人,推动培植分外困难儿童领悟教诲支持体系。
“未成年人+法治”,织密“保护网”。各职能部门深入开展“清风”“净网”“豁亮清明”“新风”等专项整治行动,深入开展“护苗”专项行动,强化校园周边社会环境整治,为未成年人发展供应良好的周边环境、网络空间和社会文化环境。成立未成年人保护同盟,建立校园法治副校长事情制度,全市聘任审查、公安法治副校长697名,全市中小学及幼儿园实现校园法治副校长配备全覆盖,对校园霸凌、不法侵害、校园贷等开展针对性法治宣扬,造就“金贝壳”“为宁守未”“春泥护花”等未成年人保护事情品牌。个中,“安小检·福娃卫士”,整合审查机关青年党员力量,开展“‘临界预防’——福安‘临界少年’帮扶操持”,冲破行政部门间横向联动壁垒,汇聚起未成年人综合法律保护事情的强大协力,在全国四级志愿做事项目大赛中连获佳绩。
立德树人,润物无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培植任重而道远,在全市高下的共同努力下,宁德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培植事情正朝着阵地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元、充满发达活气的未来大步迈进。(闽东日报 张颖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