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大同录音“《元日》[ 宋 ] 高翥/长忆儿时二老傍,元正岁岁有风光。搀先礼数修人事,着好衣裳侍酒觞。回顾不堪追日月,感情空叹换星霜。尚期我老如亲老,却看儿童作节忙。”
聆听着冯大同先生长西席吟诵宋代墨客高翥笔下的《元日》,另一番春节的思绪浮上心头。
和谈:“他讲‘常忆儿时二老傍’,这个便是在过年的时候就开始回顾自己小时候高枕而卧的童年过年的生活;‘元正岁岁有风光’,‘元正’便是元日,咱们的童年过年的光阴也是非常美好的,充满了美好的影象,这个跟宋人高翥他的这种回顾也是一样的。”
新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博士后和谈逐句解析,浙江余姚墨客高翥,在年迈时节的这个春节元日,睹物思人,感慨万端。“江湖游士”高翥终生游荡江湖,晚年穷苦潦倒,无一椽半亩,搭了间草屋度日,72岁时病故西湖旁,与湖山长伴。杭州当代墨客张海龙,揣度着这位八百年前老乡的别样心境。
张海龙:“咱们古人讲‘父母在不远游’,但他一辈子作为一个江湖游士,可能经由了一定的年纪之后,溘然在某一次过年的时候他会想起,实在小的时候在父母身边的时候,真的是人最幸福的那一刻。我记得曾经跟一个朋友在聊,真的是当我们父母都走了之后,才会以为自己是无所依赖,你已经无处可去嘛,以是他在这他去回忆自己的童年光阴。”
“搀先礼数修人事,着好衣裳侍酒觞”。早已无力远行的高翥遥想,儿时跟随父母穿新衣、饮屠苏、拜新年曾是那般美好的回顾,于是他痛惜感慨。
和谈:“‘回顾不堪追日月,感情空叹换星霜’,这个就有一些人生的感慨在里面了”;
毕亚丁:“但是等到我终年夜了,回顾起往事来,心情变得真是不太轻松了”;
和谈:“现在作者已经是年事比较大了,以是他就说日月如梭,这便是辛弃疾在词里边说的‘如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由于食尽人间的愁滋味了,这些人生的酸甜苦辣都已经尝尽了,以是反倒没什么话可说了。‘感情空叹换星霜’,‘星霜’它指的是便是两鬓霜,这个时候反而感慨非常深,反而没有什么话可说,一声长叹”;
毕亚丁:“‘尚期我老如亲老’,我还指望着等到我老了亲人们就像我对待老人那样,但是‘却看儿童作节忙’,小孩子们光顾着过节玩去了,没人理我了。”
读罢《元日》,和谈教授感慨,诗中既有家和万事兴的感叹,也有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伤感。
和谈:“这首诗它是讲在春节的时候一片劳碌的一些景象,作者就回顾自己童年时过春节的欢畅的光阴,经历了很多事情之后,还是有很多的感慨,然后现在再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忙里忙外,他讲的是这样一家人在一块,其乐融融的这么一种场景,便是有很多生活的乐趣在里边。”
同居杭州同为墨客的张海龙,彷佛更能体味高翥诗文中溢出的淡淡忧伤。
张海龙:“看到本日的孩子在那忙着过节,他还是有一点点伤感,以是我以为他在这块便是叫‘追亲’,我们传统文化里面常常在讲的这个便是‘子欲孝而亲不在’,会有这么一种觉得,‘元日’也是在大年初一的这一天,他不再向前看了而是往回看。”
随着古诗过春节,品读高翥的《元日》,让我们共忆童年的无拘无束,父母欢聚的明日亲之乐,阖家欢快的团圆光阴,珍惜当下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