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宾王的这首小诗在当时就火出了圈!
如今当选入小学教材,小学生要学的第一首古诗便是它!
这首诗便是被亿万小朋友吟诵咏唱的《咏鹅》。它的作者便是当时只有七岁的骆宾王,也因着这首诗,小小骆宾王被赞誉为神童。
小时候的骆宾王,住在义乌县城北的一个小村落庄里。村落外有一口池塘叫骆家塘。每到春天,柳枝摇荡婀娜,池水碧绿,微波摇漾,水上鹅儿成群,结伴嬉戏嬉戏,景致格外迷人。
有一天,家中来了一位客人。客人见他脸庞清秀,聪明伶俐,就问了他几个问题,他皆对答如流,使客人惊异不已。
随后,客人随着骆宾王走到骆家塘时,一群白鹅正在池塘里浮游,客人便指着鹅儿要他以鹅作诗,骆宾王略略思虑,便有了流传至今的这首“咏鹅”。
咏鹅
骆宾王【唐】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诗题《咏鹅,》咏是赞颂,赞颂的意思,诗题的意思为赞颂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曲项:在古诗里为弯着脖子的意思。
小骆宾王和客人向池塘走来,不禁惊动了池塘中的白鹅。白鹅听到有动静,在池塘里发出“鹅、鹅、鹅”的叫声,那声音飞向蔚蓝的天空,那动听的歌声在池塘上空环抱,最吸引人的,是白鹅那长长的脖颈,细长而俏丽。
再看那鹅儿,“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拨”在该诗中的意思是划动的意思,这句写鹅儿那洁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的水面上,赤色的脚掌就像小船的船桨划着水面,拨动着清清的水波。
句中的“浮”“拨”两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鹅儿游水嬉戏的姿态。“白毛”“红掌”“绿水”等几个色彩鲜艳的词组给人以光鲜的视觉形象。白鹅嬉戏嬉戏的景象跃然面前。
怎能想象,这样的诗,居然出自一个七岁孩童之手,这样一幅鹅儿戏水图带给人们多少美好的回顾啊!
小小骆宾王七岁就展露才华, 但他并没有骄傲自大,他从小勤奋努力,精进学业,通过多年苦读,骆宾王已从江南神童,发展为学识渊博,能赋诗作文的才子,可谓才华出众,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名作 《帝京篇》也出自他的笔下,为初唐罕见的长篇,当时以为绝唱。
骆宾王还写有不少边塞诗。 例如,“晚凤迷朔气,新瓜照边秋。灶火通军壁,烽烟上戍楼。”透过诗歌的细节描写,我们从字里行间感想熏染到灶火连成一片,碉堡相接,烽烟直逼戍楼的战役景象,诗歌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只管骆宾王的生平历经坎坷,但他的爱国热血从未冷却,他防守边关,有真切的边地军旅生活的感想熏染,写出了不少出类拔萃、气势昂扬、非同凡响的边塞诗。
朋友们喜好本日与您分享的这首唐代墨客骆宾王的这首《咏鹅》吗?欢迎您在评论区聊一聊您的感想熏染。
这里是《唐韵诵读》,喜好节目,欢迎您关注,您的点赞、评论和转发也是对节目的最大的支持。感谢您的收看,下期我们再见。
本文为《唐韵诵读》视频文案要点,欢迎在评论区不雅观看视频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