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露露暑假与妈妈客岁夜西北旅游,火车经由大戈壁,她看到圆滚滚的太阳逐步西沉。炊烟袅袅上升,黄河缓缓流淌,想起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夜晚,起伏的山峦上空,玉轮像把镰刀,月光下的沙漠,彷佛下了雪,露露真想用李贺的“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来赞颂。2.有个地方,青青的山,有白鹭飞行,有粉红桃花,还有一种鱼,让你口水直流三千尺,春天是吃这种鱼最好的时令。可以用一句诗“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回答是什么地方的风景,要吃的是什么鱼。3.我们划着小舟在西湖嬉戏,刚划到荷塘边,就有一群水鸟被惊起四处飞散。此情此景,让人想起宋代词人(李清照)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4.爱国将领闻天祥在孤苦洋被捕,不肯屈膝降服佩服,他叱咤风云地说:“人生自古谁无去世?留取赤心照汗青。”5.我们读书,不但要读课内书,更要多读课外书,由于“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样,我们才可以学到更多新知识。此外,我们不能只读有字之书,还要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由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6.爱国墨客陆游陆游临终前,叮嘱儿子必须做的一件事是: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临终最大的悲哀是:但悲不见九州同。7.人们每每因悲哀而哭泣,可杜甫却高兴而哭,由于“_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8.在清朝,墨客龚自珍的诗歌里渴盼对人才的选用是:“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9.露露学习超棒!
老师让她为大家先容学习履历,她强调了复习的主要性,用《论语》中的一句话来说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10.李明想看新闻节目,可妈妈说,都六年级,要升学了,少管闲事。他可以用一句古代名言“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来劝妈妈改变主张。11.反动派不让鲁迅揭橥革命文章,但革命的春天是关不住的,真可谓:“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支不安于室来。”12.我们的老师辅导大家写作时,常常引用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两句诗,“横算作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强调习作是心灵的放飞,是情绪的开释,写法要不拘一格,措辞要有自己的个性。13.唐代的李贺是个怀才不遇的墨客,由于他父亲名叫“晋肃”,“晋”与“进”谐音,为了避讳,他不能考进士,以是他感慨道:“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14.中秋佳节,皓月当空,清风拂面,不由撩动我思乡的情怀:离去故土几载,家乡的亲人可好!
酸楚的我不禁潸然泪下,“昂首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亲人啊,可知道外洋游子的心!
15.湖边的柳树亭亭玉立,柳枝柔柔软软、随风飞舞。此景象真可谓是“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16.到了瀑布脚下,捧着清澈的泉水,舒畅极了。昂首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撞击在岩石的棱角上溅起朵朵俏丽的玉花。我不禁想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句诗。17.深秋,校园的梧桐叶枯黄了,时而像打着秋千,飘飘悠悠;时而像降落伞,风雨飘摇;时而像一群燕子,自由飞行……地面上像是铺上一条无比宽大的金毯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落叶虽不是春天的“落红”,却具有“落红”的献身精神。18.梅,自古以来就倍受人们的夸奖。要说古人赞颂梅的诗句,更是数不胜数。“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便是一个例子。梅独自傲立于风雪中的顽强精神,确实令人感慨万千。19.“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不错,桃花的花瓣上还带着昨夜的露珠,还一直地敦促其它小花儿快快开放。笼罩在烟雨之中的柳树绿得翠生生,碧澄澄的,此情此景真令民气旷神怡!
20.昨天下午,张老师支配了一道思考题。晚上,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踏破铁鞋无觅处”时,爸爸走了过来,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落。”21.老师,你可记得我──一个令您付出无数心血与汗水的“小油滑”。您那眼角的皱纹,有一条是为我而生;您那头上的银发,有一丝为我而白。“春蚕到去世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诗句不是赞颂您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奉献精神,还能赞颂谁呢?22.春雨,如烟似粉,悄无声息,滋润津润大地。古今中外多少人赞颂你。正如大墨客杜甫所说:“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3.“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泥土的信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喷鼻香,都在微微湿润的空气里酝酿(yùn niàng)。24.玉轮逐渐西沉,星星又悄悄地眨起了眼睛。望着满天星星,我不由得想起了爸爸白天对我说的话,是啊,“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爸爸,请你放心,我不会让你您失落望的。25.中秋佳节,手捧喷鼻香喷鼻香甜甜的月饼,凝神眺望着皎洁的玉轮,情不自禁地想起了远在山东的哥哥,心里默默祈祷着:“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26.为了劝告学生爱惜粮食,适宜贴在学校餐厅的诗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劳。为了勉励孩子多读书,适宜贴在家中书房的诗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27.战火连连,兵荒马乱,“望湖楼”酒家却依然是一片灯红酒绿,歌舞升平,歌女搔首弄姿,这真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王侯将相竟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这被侵略之地何时才能收复。,28.春雨常常是历代墨客们吟颂的工具。“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像牛毛,像花针,伴着温和的东风,打在身年夜将湿未湿。此刻,我想到了唐代墨客韩愈的诗“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还想到了另一位唐代墨客杜甫的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位墨客的诗都写出了春雨悄无声息,细周详密的特点。 29.“不知细叶谁裁出,仲春东风似剪刀。”在墨客贺知章的眼里,东风是巧夺天工的裁缝,而在我最喜好的是和风小雨,“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啊!
30.“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描写了荷叶初长的情景。而盛开的荷花却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到“荷尽已无擎雨盖”预示着夏天已进入尾声了。31.秋日的古诗:(1)秋“霜”:“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2)秋“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仲春花。”(3)秋“月”“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4)秋“露”“ 可怜玄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32.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了祖国,抛头颅洒热血,文天祥说道:“人生自古谁无去世,留取赤心照汗青。”陆游临终前还叮嘱儿子:“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王昌龄发出了“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叫嚣。 33.“酒”与中华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酒能消愁,曹操说:“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酒能使民气旷神怡,李白说:“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酒能匆匆进友情,王维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端人。” 3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出了泰山的高大雄伟,“横算作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写出了庐山的多姿多彩,“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写出了敬亭山的百看不厌。 35.古诗中的儿童是那样天真可爱:“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写出了儿童捕蝉前的专注;“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写出了垂钓时怕鱼儿吓走时的担心;“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写出了儿童放鹞子时的天真;“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写出了儿童剥莲蓬时的稚态;“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写出了儿童模拟大人种瓜时的讨人喜好的样子。我还想到了描写儿童的诗:“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36.根据“松竹梅岁寒三友,桃李杏东风一家”写出至少3句干系的诗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37.“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见告我们要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见告我们去世读书是没有用的,要做到知行统一。“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见告我们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落。”见告我们不能被面前的困难吓倒,只要敢于探索,展现在你面前的景致将别有洞天。 38.《墨梅》《竹石》《石灰吟》三首古诗的共同特点是:看起来写的是物,实际上是在写人,个中“梅”具有高洁清雅的特点,“竹” 具有刚强武断的特点。请写出《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点火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明净在人间。--于谦(明)。 39.当我们摧残浪费蹂躏粮食时,妈妈常用“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劳”这句诗来教导我们,请写出另一首《悯农》(其一):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去世。(李绅)。 40.李清照是我国宋代著名女词人,她写了一首赞颂项羽,抒发爱国情怀的诗《夏日绝句》,诗句是:“生当作人杰,去世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41.当我们回顾母爱,要报答母亲的深情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墨客孟郊的《游子吟》中的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42.离家在外的游子对着一轮明月思乡思亲,这样的诗句有:《静夜思》中的“昂首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泊船瓜州》中的“东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43.我们学过的描写边塞军旅生活的古诗有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卢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东风不度玉门关。 44.有时候,我们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正在做的事反而不及旁人清楚,这便是“当局者迷,察看犹豫者清。”宋代墨客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孔,只缘身在此山中。”解释了这个问题。 45.湖边那株丰姿绰约的柳树亭亭玉立,纤细的嫩叶泛着点点绿光,远了望去,就彷佛一树绿色的宝石。柳枝也不逊色,低眉顺眼,缠缠绵绵。此景象真可谓是“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46.即将告别母校,告别亲爱的老师和同学,我们自然会想到送别诗“海内存心腹,天涯若比邻。”和“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端人。”李白送别孟浩然时写下了“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涯流。”表达了离去之情。他还在送别好友汪伦时,写下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高适在送别董大时也写了“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表达了对好友的美好祝福。 47.历代墨客赞颂祖国壮丽山河的诗作很多,如李白在《望天门山》中写到:“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登楼远眺,视野更为开阔,你会想到王之涣在的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坐在顺水疾驶的船中,两岸景致一晃而过,不由令人想起李白在《早发白帝城》中的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48.远眺洞庭,沉着的湖面在皎洁的月光的照映下,通亮而迷蒙,俏丽的君山在个中,你不由吟诵道:“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 49.中秋的夜晚,露露在院子里对着一轮圆月,想着远在异域的朋友,默默吟诵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0.墨客王之涣出道凉州,面对黄河、边城的辽阔景象,耳听《折杨柳》曲,有感而发,写出了著名诗句:“ 羌笛何须怨杨柳,东风不度玉门关。 51.看到那些忘了国难,苟且偷安,寻欢作乐的南宋统治阶级,墨客林升不禁吟起了“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52.到瀑布脚下,昂首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撞击在岩石的棱角上溅起朵朵俏丽的玉花。望着这俏丽的瀑布,我不禁想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53.梅,自古以来就倍受人们的夸奖。“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便是一个例子。梅独自傲立于风雪中的顽强精神,确实令人感慨万千。54.爷爷70大寿,亲朋好友都前来祝贺。大家祝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可爷爷却叹道:“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薄暮”。我赶紧把爷爷的话打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义士晚年,壮心不已。爷爷,你的身子骨比年轻人还壮实。”爷爷笑了,摸摸我的头:“就你会耍贫嘴!
” 55.赠别诗在我国古诗占主要地位,如李白的《赠汪伦 》写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写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端人。高适的《别董大》写到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王昌龄的《 芙蓉楼送辛渐》写到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写到海内存心腹,天涯若比邻。 56.人们常用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形容老师对学生默默无闻的造就,潜移默化的熏陶。唐朝大墨客王昌龄用“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来表白自己刚毅的操守,光明磊落的品质。曹植质问哥哥苦苦相逼的诗句:“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57.毕业在即,同学们请你在留言本上写毕业赠言。小嫡常平常不珍惜韶光,你可以送他“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或者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寸光阴。” 与他共勉。小江是你视为心腹的朋友,你可以送他“海内存心腹,天涯若比邻。”表达你与他依依惜别之情。对为你操劳的班主任老师,你会这样赞颂他“春蚕到去世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58.春天的大地到处活气勃勃,花园里开满了鲜花,红的、黄的、白的,紫的,五彩缤纷,争奇斗艳,真是“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59.《暮江吟》这首诗,“ 一道残阳铺水中”一句交待“半江瑟瑟半江红”的缘故原由。 60.“故人西辞黄鹤楼 , 烟花三月下扬州 。”诗中故事发生的韶光是阳春三月,地点是黄鹤楼,被送的人要去的地方是扬州 。原诗中借景抒怀的句子是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涯流。 61.古诗《泊船瓜洲》中的疑问句是东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作者是宋代 王安石,我们还读过他的 《元日》《梅花》。 62.我们的老师辅导大家写作时 , 常常引用宋代墨客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两句诗“横算作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强调习作是心灵的放飞,写法要不拘一格,措辞要有自己的个性。 63.“嫦娥一号”的升空让我们浮想联翩:“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这些诗句都是关于你们的,本日,你们是否可以坐上我们的飞船相聚呢? 64.秋日到了,很多树叶逐渐枯黄了,飘飘悠悠地落下来,有人感到可惜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有人却吟出了“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仲春花。”表达对秋叶的喜好之情。 65.开拓大西北 ,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在不久的将来,祖国的大西北将会重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迷人景象。 66.唐代墨客李白和杜甫,被中国文坛合称为 大李杜 。个中,李白被称为 诗仙 ,杜甫被称为诗圣,杜甫平生第一快诗是《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抒发了 对收复山河的喜悦。我们还学过杜甫写景的诗《望岳》和《江畔独步寻花》。 67.根据描述写诗句(1)“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写出儿童捕蝉前的专注,(3)“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写出儿童放鹞子时的天真,(4)“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写出儿童剥莲蓬时的稚态,(5)“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写出儿童模拟大人种瓜时的讨人喜好的样子。68.写出下列诗句利用了什么修辞手腕。(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上苍。 ( 对偶 )(2)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反问 )(3)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 夸年夜 ) (4)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夸年夜 ) (5)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拟人 ) (6)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比喻、对仗 ) (7)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设问 ) (8)忽如一夜东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比喻) 69.你知道下列诗句括号中的字词详细指的是哪个人吗?(1)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 (2)(故人)西辞黄鹤楼孟浩然(3)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4)却看(妻子)愁何在 妻子和儿子 70.用“ ”线将诗题、诗句、作者连起来:《春晓》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上苍。《还乡偶书》 杜牧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小池》 柳宗元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不安于室来。《草》 孟浩然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小雨不须归。《山行》 贺知章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绝句》 杨万里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江雪》 白居易 幼年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游园不值》苏轼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渔歌子》 叶绍翁 野火烧不尽,东风吹又生。《惠崇春江晚景》张志和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仲春花。
注:如果您以为本文对您有用,欢迎分享推举给身边的家长和学生,让更多人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