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一个诗意的时令。
看到满眼春光,你是否也会诗兴大发,为俏丽的家乡赋诗作词?

“完美”安徽,诗词故乡。
安徽的16座城市,每一座都曾留下过千古名篇。
古代的墨客词人用唯美的笔墨,为安徽的每座城市留下了无尽的想象。
从“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皖南宣城,到“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皖东马鞍山,再到“我家曾住赤阑桥,邻里相过不寂寥”皖中合肥,和“小黄城外芍药花,十里五里生朝霞”的皖北亳州……

在4月23日天下读书日即将到来之际,新安安徽网携手完美(中国)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联合开展“一诗一城探求古诗词里的完美安徽”评比活动,为安徽16个地市选出一首最具代表性的古诗词,为这个城市“代言”。

完美(中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公司总部坐落于广东省中山市。
作为一家在中国经营25年的多元化集团公司,公司领导具有强烈的民族精神和中华传统文化情怀,继续了伟人孙中山师长西席的“博爱精神”和爱国侨领陈嘉庚师长西席“兴学报国”的民族气节,多年来积极投身希望小学培植和华文教诲推广。

合肥宣城安庆池州…寻找古诗词里的完美安徽迎接推荐

这次与新安安徽网共同举办“一诗一城”活动,便是在读书日里对中华传统诗词文化的一次致敬和对大美安徽的赞歌。

跟随古诗词,走遍完美安徽十六城

当你回顾家乡故土,你是否能记起墨客们吟诵的千古诗句?

当你走过徽皖大地,你是否丈量过墨客们在这里留下的足迹?

伴着韵律幽美的古诗词,走遍安徽十六城,让我们一起来解读古诗词中的安徽。

下面,

在这个诗意的时令,一起来分享诗词之美,感想熏染诗词之趣。

【合肥】

的卢当日跳檀溪,又见吴侯败合肥。

退后着鞭驰骏骑,逍遥津上玉龙飞。

——罗贯中《逍遥津上玉龙飞》

我家曾住赤阑桥,邻里相过不寂寥。

君若到时秋已半,西风门巷柳萧萧。

——姜夔《送彭仲讷往合肥》

合肥自古以来便是文化之都,两千多年的历史为这座古城积淀了深厚的文化秘闻,与合肥有关的古诗词歌赋灿足有数千首之多。
李白的《杭州送裴大泽赴庐州长史》,到王安石的《汤坑泉》、苏轼的《孙莘老移庐州》,再到罗贯中的《逍遥津上玉龙飞》、王阳明的《立春日合肥道中短述》,还有南宋才子姜夔赤阑桥畔留下“肥水东流无尽期。
当初不合种相思。
梦中未比图画见,私下忽惊山鸟啼”……历史上诸多文学大家曾为合肥写诗作词。

【宣城】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独坐敬亭山》

尖如锥兮利如刀。

江南石上有老兔,

吃竹饮泉生紫毫。

宣城之人采为笔,

千万毛中拣一毫。

毫虽轻,

功甚重。

管勒工名充岁贡,

君兮臣兮勿轻用。

——白居易《紫毫笔》节选

宣城,有着徽州特色的山水古城,系中国纸墨笔砚之乡。
范晔、谢眺、沈括、文天祥等曾先后出守于此,白居易、杜牧等相继来此寓居。
李白曾多次到访宣城,宣城用自己深厚的文化秘闻吸引着人们的脚步。

【安庆】

太微星斗拱琼台,圣祖琳宫镇九垓。

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

玉光白橘相争秀,金翠佳莲蕊斗开。

时访左慈高隐处,紫清仙鹤认巢来。

——白居易《题天柱峰》

▲天柱山 (资料图)

青山下碧流,江树引舒州。

千里轻帆外,层层见水楼。

——胡瓒宗《望安庆》

孤亭临四野,老眼上层楼。

水树千帆乱,云烟万岭低。

乡关今重到,景物昔都迷。

乌鸟知余恨,偏来傍耳啼。

——刘大櫆《登大不雅观亭》

千里修书只为墙,

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

——张英《不雅观家书一封只缘墙事聊有所寄》

安庆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地方历史悠久,具有深厚的人文秘闻,安庆是戏曲之乡,文化之邦。
安庆桐城的《六尺巷》道出了礼让包含的文化内涵,安庆还有影响中国历史文坛200多年的桐城派文化。

【池州】

清明时节雨纷纭,路上行人欲销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落。

——杜牧《清明》

五老湖光远,九西岳色昏。

南冠提高士,北部故将军。

芳草江头路,斜阳郭外村落。

匆匆十年梦,故国黯销魂。

——文天祥《池州》

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李白《秋浦歌十七首》之一

池州文化厚重,历史悠久,间人文荟萃,佳话连篇。
李白曾经多次上九华、游秋浦,留下《秋浦歌》十七首等赞颂池州山水的不朽诗篇;晚唐墨客杜牧在任池州刺史时写下的《清明》诗,被后人称作千古绝唱;陶渊明、白居易、苏轼、王安石、包拯、文天祥、岳飞、朱熹、陆游、李清照等浩瀚文人雅士也曾徜徉在池州山水之间。

【芜湖】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望天门山》

干将昔此铸芙蓉,风雨千秋石上松。

借问阊门腾虎气,何如江上锁蛟龙。

——汤显祖《赤铸山》

芜湖是一个半山半水的城市,有山的俊秀,有水的柔美,芜湖这个充满诗意的地方。
古时,很多墨客在芜湖容身,留下浩瀚佳句名篇。

【蚌埠】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如何!

——项羽《垓下歌》

西楚霸王项羽败亡之前吟唱《垓下歌》,透着愤懑与无奈。
短短四句,内容丰富,感情繁芜。
千百年来它打动过无数读者的心。

【阜阳】

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

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

画船撑入花深处,喷鼻香泛金卮。

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

——欧阳修《采桑子》

欧阳修晚年退休后住在颍州,多次游览颍州西湖,留下许多佳话和轶闻。
苏轼也曾为颍州西湖留下有名诗句:\公众西湖虽小亦西子,萦流作态清而丰。
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公众。

▲来自阜阳的剪纸作品《颍州西湖赋》(资料图)

【亳州】

小黄城外芍药花,十里五里生朝霞。

花前花后皆人家,家家种花如桑麻。

——刘开《城东不雅观芍药歌》

芍花,是亳州的市花。
清代墨客刘开的这首《城东不雅观芍药歌》便是亳州芍花连片盛开如诗如画的写照。

【宿州】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东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在宿州符离度过了童年光阴。
这首《赋得古原草送别》,便是当年拔萃登科离开宿州符离草堂故居时所作。
宿州自古以来便人文荟萃。
\公众中国字画艺术之乡\"大众、\公众中国马戏之乡\公众、\"大众中国民间艺术(钟馗画)之乡\公众、\"大众泗州戏之乡\公众。

【铜陵】

我爱铜官乐,千年未拟还。

要须回舞袖,拂尽五松山。

——李白《铜官山醉后绝句》

碧矿不出土,青山凿不休。

青山凿不休,坐令鬼神愁。

——梅尧臣《铜官山》

古代墨客李白对铜官山深深留恋,而梅尧臣则对铜官山采矿工人生活命运的同情关注。

【黄山】

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

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

伊昔升绝顶,下窥天目松。

神仙炼玉处,羽化留馀踪。

亦闻温伯雪,独往今相逢。

采秀辞五岳,攀岩历万重。

归休白鹅岭,渴饮丹砂井。

凤吹我时来,云车尔当整。

去去陵阳东,行行芳桂丛。

回溪十六度,碧嶂尽晴空。

异日还相访,乘桥蹑彩虹。

——李白《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

▲黄山迎客松 (资料图)

【淮南】

苻坚举国出西秦,东晋危如累卵晨。

谁料此山诸草木,尽能排难化为人。

——胡曾《咏史诗·八公山》

【淮北】

河县柳林边,河桥晚泊船。

文叨才子会,官喜故人连。

笑语同今夕,轻肥异往年。

晓风理归棹,吴楚各依然。

—— 孟浩然 《临涣裴明府席遇张十一房六》

【马鞍山】

采石江边李白坟,绕田无限草连云。

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震天动地文。

但是墨客多薄命,就中沉沦腐化不过君。

渚苹溪藻犹堪荐,大雅遗风已不闻。

——白居易《李白墓》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文案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滁州】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节选

【六安】

重到云居独悄然,

隔窗窥影尚疑禅。

不逢野老来听法,

犹见邻僧为引泉。

龛上已生新石耳,

壁间空带旧茶烟。

南宗弟子时时到,

泣把山花奠几筵。

——皮日休 《过云居院玄福上人旧居》

来源:安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