菡萏扶摇,心仪正值良辰。青浦平凡,一方临夏还春。垂荫水岸,倩女她、轻步如云。朝来思暮,但求亲与蓬君。 鲜瓣花纹,娇痴宛若红唇。喷鼻香妒红蜓,绿池弥漫余薰。花之隐逸,濂溪曰、君子之人。再闻其貌,一逢高雅斯文。
【词家解读】
一、词牌及作者信息“新荷叶”是词牌名。作者金陵木樨来自江苏省南京市。
二、上阕解析
“菡萏扶摇,心仪正值良辰。”“菡萏”即荷花,这里描写荷花摇荡生姿,仿佛在风中舞动。“心仪正值良辰”表明作者对荷花的喜好,以为此时正是欣赏荷花的好光阴。
“青浦平凡,一方临夏还春。”描述了长满荷花的池塘周围一片青绿。“平凡”解释这是常见的景致,但却给人一种宁静之美。“一方临夏还春”,虽然是夏天,但荷花盛开的景象让人觉得仿佛回到了春天般活气勃勃。
“垂荫水岸,倩女她、轻步如云。”岸边绿树成荫,接着把荷花比作俏丽的女子,“轻步如云”形象地写出荷花在微风中轻盈的姿态,犹如俏丽的女子步履轻盈,如云朵般洒脱。
“朝来思暮,但求亲与蓬君。”从早到晚都在思念荷花,“但求亲与蓬君”表达了作者渴望亲近荷花的心情,把荷花比作“蓬君”,授予荷花一种崇高的气质。
三、下阕解析
“鲜瓣花纹,娇痴宛若红唇。”
描写荷花鲜艳的花瓣和俏丽的纹理,“娇痴宛若红唇”利用比喻的手腕,把荷花的花瓣比作红唇,突出了荷花的娇艳动人。
“喷鼻香妒红蜓,绿池弥漫余薰。”
荷花的喷鼻香气让赤色的蜻蜓都心生妒忌,全体绿色的池塘都弥漫着荷花的余喷鼻香。此句从侧面陪衬出荷花喷鼻香气的浓郁。
“花之隐逸,濂溪曰、君子之人。”
提到荷花是花中的隐士,这里引用了周敦颐(号濂溪师长西席)对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评价,认为荷花是君子之人。
“再闻其貌,一逢高雅斯文。”
再次看到荷花的边幅,感想熏染到它的高雅和斯文。强调了荷花给人带来的崇高、优雅的气质。
四、整体赏析
这首词通过对池中荷花的生动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喜好和赞颂之情。从荷花的姿态、颜色、喷鼻香气等方面入手,利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腕,把荷花比作俏丽的女子、君子之人,授予荷花丰富的人格魅力。同时,也表示了作者对高雅、纯洁品质的追求。
【词家评点】
一、意境营造
1. 自然之美:词的开篇以“菡萏扶摇”描述出荷花在风中摇荡生姿的动态之美,立即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活气的自然场景。“青浦平凡,一方临夏还春”,通过对池塘周围青绿景致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纵然在夏天,也给人带来如春天般的活气与活力。垂荫水岸的背景进一步丰富了画面,使全体意境更加幽美。
2. 人归天描写:“倩女她、轻步如云”将荷花比作倩女,授予荷花以人的姿态和神韵,仿佛一位俏丽的女子轻盈地行走在云端,增长了画面的灵动性和美感。这种人归天的描写使荷花更加生动形象,也让读者更随意马虎产生情绪共鸣。
3. 情绪寄托:“朝来思暮,但求亲与蓬君”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深深眷恋和渴望亲近之情。荷花在这里不仅仅是一种自然景不雅观,更是作者情绪的寄托工具,表示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神往和追求。
二、艺术特色
1. 修辞手腕的利用:
比喻:如“鲜瓣花纹,娇痴宛若红唇”,把荷花的花瓣比作红唇,生动地展现了荷花花瓣的娇艳欲滴,增强了作品的艺术传染力。拟人:“喷鼻香妒红蜓”,将蜻蜓拟人化,授予其妒忌的情绪,从侧面陪衬出荷花喷鼻香气的浓郁迷人,使荷花的形象更加鲜活。
2. 引用增长文化内涵:“花之隐逸,濂溪曰、君子之人”引用了周敦颐对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评价,将荷花与君子品质相联系,不仅增长了作品的文化内涵,也深化了主题,使荷花的形象更加高尚、纯洁。
3. 措辞幽美:整首词的措辞幽美流畅,用词精准。如“轻步如云”“高雅斯文”等词语,既形象地描述了荷花的姿态和气质,又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词的韵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增强了作品的艺术魅力。
三、主题表达
1. 对荷花的赞颂:通过对荷花的形态、喷鼻香气、品质等方面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赞颂之情。荷花在词中被描述得俏丽动人、高雅纯洁,是自然之美的代表,也是君子品质的象征。
2. 对高尚品质的追求:作者将荷花比作君子之人,表达了对高尚品质的追求。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质,代表了一种纯洁、正派、高尚的精神境界,作者通过对荷花的赞颂,也表达了自己对这种精神境界的神往和追求。
3. 对美好生活的神往:词中的荷花所营造出的幽好意境,也反响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神往。荷花的俏丽和纯洁,象征着美好的事物和生活,作者对荷花的喜好和赞颂,也表示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综上所述,《新荷叶·池中荷花》是一首意境幽美、艺术特色光鲜、主题深刻的词作。通过对荷花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高尚品质和美好生活的神往和追求。
【从艺术手腕的角度对这首词进行赏析】
以下是从艺术手腕角度对这首《新荷叶·池中荷花》的赏析:
一、修辞手腕
1. 比喻:
“菡萏扶摇,心仪正值良辰。”将荷花(菡萏)比作平步青云之物,虽未明确详细所比,但给人一种灵动上升之感,授予荷花动态美。“倩女她、轻步如云。”把荷花比作倩女,突出荷花的俏丽动人;又将其步履比作云朵,形象地表现出荷花轻盈洒脱的姿态。“鲜瓣花纹,娇痴宛若红唇。”把荷花的花瓣比作红唇,生动地描述出荷花花瓣的娇艳,使读者能更直不雅观地感想熏染到荷花的美。
2. 拟人:
“心仪正值良辰。”授予荷花以人的“心仪”之情,让荷花仿佛有了情绪和意识,更加生动可爱。“喷鼻香妒红蜓。”把蜻蜓拟人化,说蜻蜓妒忌荷花的喷鼻香气,从侧面陪衬出荷花喷鼻香气的浓郁迷人。
二、表现手腕
1. 借景抒怀:
整首词通过描写池中荷花以及周围的景致,如“青浦平凡,一方临夏还春。垂荫水岸”“绿池弥漫余薰”等,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喜好和赞颂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神往。
2. 引用:
“花之隐逸,濂溪曰、君子之人。”引用周敦颐对荷花的评价,增强了词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传染力。既表明了荷花在传统文化中的高尚地位,又进一步深化了作者对荷花品质的赞颂。
三、意象利用
1. 荷花意象:
词中以荷花为紧张意象,通过对荷花的各个方面进行描写,如姿态、颜色、喷鼻香气等,展现了荷花的俏丽、高洁和优雅。荷花在中国文化中一贯被视为纯洁、高尚的象征,作者通过对荷花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高尚品质的追求和神往。
2. 其他意象赞助:
“青浦”“垂荫水岸”等意象营造出了荷花成长的自然环境,使画面更加丰富生动。同时,这些意象也为荷花的俏丽增长了背景和衬托。综上所述,这首词利用多种艺术手腕,生动地描述了池中荷花的俏丽,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喜好和赞颂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作者较高的文学素养和艺术表现力。
【这首词的整体基调是什么?】
这首词的整体基调是清新雅丽、幽美婉约的,同时蕴含着对荷花的喜好与赞颂之情。词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如“菡萏扶摇”“鲜瓣花纹,娇痴宛若红唇”等,展现了荷花的俏丽姿态与迷人风采。又用“喷鼻香妒红蜒,绿池弥漫余薰”陪衬出荷花喷鼻香气的浓郁。还引用周敦颐对荷花“花之隐逸,濂溪曰、君子之人”的评价,进一步强调了荷花的高洁品质。然而,在这种清新幽美的基调中,也模糊透露出一种高雅脱俗的气质。如“朝来思暮,但求亲与蓬君”“再闻其貌,一逢高雅斯文”等词句,表达了作者对荷花所代表的高雅品质的追求和神往。总体而言,全词既有对荷花外在美的描述,也有对其内在品质的讴歌,营造出一种清新、文雅而又富有文化内涵的氛围。
【创作这首词利用了哪些表现手腕?】
这首词利用了以下表现手腕:
1. 比喻:如“鲜瓣花纹,娇痴宛若红唇”,将荷花的花瓣比作红唇,生动形象地描述出荷花花瓣的娇艳。2. 拟人:“喷鼻香妒红蜒”,把蜻蜓拟人化,说蜻蜓妒忌荷花的喷鼻香气,侧面陪衬出荷花喷鼻香气的浓郁。“心仪正值良辰”,授予荷花以人的“心仪”之情,使其更具灵动性。3. 借景抒怀:通过描写池中荷花的姿态、颜色、喷鼻香气等,以及周围的景致,如“青浦平凡,一方临夏还春。垂荫水岸”“绿池弥漫余薰”等,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喜好和赞颂,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神往之情。4. 引用:“花之隐逸,濂溪曰、君子之人”,引用了周敦颐(濂溪师长西席)对荷花的评价,增强了词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传染力,进一步深化了对荷花品质的赞颂。
《八闲子诗词》学员们的作品杂志:卜算子(2) 又见荷花丰采
《八闲子诗词》学员们从零根本开始学习的教材:勾引学习古典诗与词的入门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