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山中蔓草荣

沿溪漫谷可怜生

平凡岂藉栽培力

得意天机自长成

南怀瑾这两首古诗几乎是我生平的写照

“雨后山中蔓草荣”,他说山里头,即是我们庙港这个地,原来是荒郊,谢老总来开始开垦。
他说大雨往后荒山里头的那个草,得了天上的雨,自己生出来了。
“沿溪漫谷可怜生”,这些草没有人培养,这些树木是自己发展的。
“平凡岂藉栽培力”,平凡便是平常,藉便是依赖,没有靠哪一个提拔,没有靠哪一个帮忙。
“得意天机自长成”,我从年轻到现在,常常感叹,自己的生平也是这样。
比如这三位老板,做生意的许多人,或者干奇迹的等等,都有这个感慨。

我回到大陆往后,看到这一代,二三十岁,三四十岁的青年,包括你们四五十岁的几个,都是自己发展出来的啊!
都是一样的可怜,“沿溪漫谷可怜生”。
“三反”“五反”往后,一毛钱没有,自己怎么干上来的?“平凡岂藉栽培力,得意天机自长成”。
好可怜啊!
以是像有人说要叫谁来帮忙我啊,都不要,我们都“得意天机自长成”啊!
假如人家不要我们长造诣算了,做枯草烂草算了嘛,这是菩萨发心。

第二首:

自少齐埋于小草

而今渐却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

直待凌云始道高

这两句诗对付当代的社会、文化、教诲、人生,是很悲观的。
人贵自主,要很努力自己站起来。
“自少齐埋于小草”,他说一个大树根苗,跟小草一起成长。
“而今渐却出蓬蒿”,从鄙视不出来,现在逐步终年夜了。
“时人不识凌云干”,时人,当时的人,看它是个小草嘛,理都不理。
“直待凌云始道高”,一贯等到这棵树长得冲向云霄了,大家就说好伟大的树啊!
以是任何伟大都是从平凡中来的。

现在我不是讲哪一个人,我来禅堂以前还在跟沙弥研究建筑。
这里建筑还没有完成,是刚开始的初步;还有很多要做的,真做一个大学堂,科学、哲学研究室,宿舍,什么都还不足。
她说怎么办?我也不知道怎么办。
我们两个一老一少在讲,走一步算一步吧!
“时人不识凌云干”,天下上的人看现成的,不看你前面怎么努力。
修行也是一样,出世法,入世法,做人干事都是一样。

以是这两首诗我们从小背来,我一辈子都当作自己的鞭策,干工作不求人知,只问自己该做不该做。
以是儒家的道理便是“理所当为”,该当做的就做了,不管统统。
也便是昨天引用禅宗祖师讲的“龙衔海珠,游鱼不顾”。
这些是是非非,同那些障碍听都不听,那是空话,没有用的,作出来才是真的。
这是刚才听到念佛一起有的感想。
你看人的思想那么转,转了一大圈又转回来。

这两首诗也是偈子,你们每个人可以拿来安慰自己,勉励自己。
譬如讲庙港这块地皮,我平常讲,我平生最后悔的是庙港的事,不应该动动机建这个地方,动了往后,自己搞得很痛楚,我最对不起的便是这一件事。
中间大家这样那样,我一听都是笑话空话,不理。

这地方如果等到完备弄好,还要等一两年往后。
这一次溘然一念,翻开日历一看,今年又去了半年了,农历六月初六,阳历七月一日,司帐年度刚开始,以是几天以前见告他们发出关照,就硬来测验一下,不硬上就上不了。
但是这里什么管理都没有,后来忽然想到有一位女士,打个电话她就赶来了,统统就这样匆匆逼出来的。
当中宋君还找来管理的人帮忙,这都是讲世法的事。
大家五六天下来一看还可以,初步的试验不错,真要达到教诲的目的,对社会作贡献,还远呢!
出息万里才刚刚踏出第一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