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年之后,略通文墨,乃效仿古人,偶有一两句心得,喜呈与诸公阅之,或褒或贬,虽多数不登大雅之堂,然仍乐去世不疲,是为爱之切之者也。
近日,有公曰:“汝所写竟有如何意义?”或谓,诗词饥不可食,渴不能饮,其有用乎?言外之意,其讥讽余所功无用,毫无代价。我莞尔,并未与此公辩论,一则耗费韶光,二来说多了,其亦未必认同。然由此而不雅观,有些人对付古诗词存在偏见,认为不过是舞文弄墨,附庸风雅。实在不然,今就诗词的意义所在略作铺陈,不当之处,请方家不吝见教。
诚然,诗词的确不能当饭吃,那个被称为“诗圣”的杜甫生平颠沛流离,那个被誉为“小李杜”的杜牧为了俸禄屡求外放,那个宋代文豪苏东坡常常被贬,生活常常困顿。但是,物质上的贫乏不代表精神上的苍白。支撑一个人前行的除了金钱,还有富庶的灵魂,和笔下壮丽的诗歌。
首先,诗词,让人以一种豁达的心态看待挫折。
回顾来时路,滚滚尘凡,我迈出的每一步都铿锵有力。有时,在人生的某个驿站,欢迎我的是狂风暴雨,和雨过天晴后的满目疮痍。心中的泥泞,印在斑驳的青石台上,留下深深浅浅的痕迹。这些痕迹,尘封在影象的深处,在某个氤氲的午夜,合着湿润的月光,在心底弥漫,扩散,让我在往事的回顾中,难以呼吸。翻开经典,在诗词的墨海中回望,原来,我的这些经历,在古人的信笺里已有写给我的札记,让我霎光阴与之共鸣,成为我心中伤口的治愈系。比如,宋词中,我喜好苏轼的豁达,在困境中仍旧能过自乐自娱,他能够把别人眼中苟且的生活,过得充满活气,充满诗意。苏轼曾在《自题金山画像》一诗中,道尽其生平颠沛流离,曰:“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被贬,并没有让他精力萎顿;相反,他以豁达的心态面对惨淡的人生。比如,因“乌台诗案”,他被贬黄州。政治上失落意,繁殖了他躲避现实和怀才不遇的思想感情,以旷达之心关注人生。他写下《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诗录如下: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这首词情景交融,虚实结合。描写了快哉亭由静到动的变革过程,以及一位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白头翁。江面水天相连,山色有无,到波涛彭湃、风云变幻、触目惊心的变革场面,实在人生又何尝不是在风头浪尖,逆舟而行?他以“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这一豪言壮气告慰自己,亦启迪后人:人生有许多可能,挫折乃至比坦途更多,然不管如何处境,心中要有浩然之风,这样才能活的超凡脱俗,才不至于在逆流中沉沦。这种豪情难道不是今日你我面对挫折时的行动指南吗?
其次,诗词,让人以一种淡然的心态看待名利。
有人的地方便有江湖。鼓噪的江湖,风云莫测。行走于此间,功名利禄几人能看淡。为了利益的争夺,刀光剑影,杀气森森。人在江湖,不由自主。但是,身处大千天下,惯看人生百态;但心中则可以修篱种菊,把酒当歌,心安之处便是一个宁静的春天。比如喜好东晋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云: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早晚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是一种处于鼓噪而忘我的恬淡与自然,是内心超脱世俗的安宁,是纵情于山水的快乐与惬意。纵然在熙熙攘攘的人群,我亦可以心素如菊,悄悄的守候那份执着,等待心中的一片花海。纵然在纷纭扰扰的繁琐中,我亦能化简为繁,默默的看天边云舒云卷,等待风雨过后那一抹天边的残酷多彩。
复次,诗词,让人以一种唯美的心态看待天下。
于无声处,生活中的每一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是那么的自然,又是那么平凡。大概,芸芸众生,穷其生平都在重复大略乃至有些呆板的生活。大概,许多人的天下亦不过面前的方寸之间。大概,每一天,我们都在重复上班、放工的生活。生活本来没有波澜,便是人生的晴天。然,在繁琐机器的日子中,有些人浑浑噩噩,有些人却可以满目葱茏,步步生莲。有句话,叫身体未曾到过的地方,诗词可以。大概一辈子走不出山的那一端,但心可以在纵横的高空纷飞盘旋,这何尝不是一种美之所在。在浩如烟海的诗词中,墨客笔下一个有一个气候万千的景不雅观,让我们容身留连。我们可以看到“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变幻,可以领略“迟日江山丽,东风花草喷鼻香”的美景,可以沉醉“常记溪亭日暮”的斜阳之下,可以感叹“明月出关山,苍茫云海间”的波澜,可以熏陶“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的快乐,可以带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落”的豁然开朗,可以感想熏染“红藕喷鼻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的离愁别绪,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誓言,亦可以感同身受“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干瘪”的爱情。所有这些,都是诗词的唯美,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食粮。
一言以蔽之,诗词,让人以一种超然的境界,可以在诸如今夜的月光中,煮一壶清茶,在四周弥散的茶喷鼻香中,探求自己的灵魂,问一问内心深处那个自己,是否在回顾过往中,面对名利、诱惑、挫折、失落败、得意、争鸣等等诸如繁杂的事情,我能不忘初心,我能够静如止水,动若漪涟。我想,任何一个经由宣墨侵染的人,灵魂的深处,都有一个不一样的自己,指引我们形成不一样的代价不雅观念,让我们以崇高的灵魂去看,人生中的气候万千。今夜,展一卷诗词,让我在诗词跌宕起伏中,拓宽灵魂的经度和纬度,让我进一步走向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