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古称“将离”,是花中四君子之一,以其娇艳多姿、香气袭人而著称。无数文人墨客为之挥毫泼墨,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本文将从古典诗词中精选描写芍药外形的诗句,展现芍药之美的感受古人笔下的花中仙子。
一、芍药之美
1. 花朵娇艳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写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其中“离离原上草”一句,便描绘了芍药花朵娇艳的景象。宋代诗人苏轼在《和子由渑池怀旧》中也写道:“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这里的“春风桃李花开日”,形象地展现了芍药在春天绽放的美丽。
2. 花香浓郁
宋代诗人陆游在《卜算子·芍药》中写道:“细腰身,柔肠寸断,泪痕湿罗裙。”此句描绘了芍药花香浓郁,令人陶醉。明代诗人杨慎在《临江仙·芍药》中也写道:“玉树琼枝映日红,香飘十里透帘栊。”这里的“香飘十里透帘栊”,生动地表现了芍药香气的浓郁。
3. 花期较长
唐代诗人杜甫在《春望》中写道:“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其中“感时花溅泪”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芍药花期较长的感慨。宋代诗人辛弃疾在《青玉案·元夕》中也写道:“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这里的“东风夜放花千树”,描绘了芍药在春夜绽放的美丽景象。
二、芍药与诗词
1. 花与诗人的情感
古典诗词中的芍药,往往与诗人的情感紧密相连。如唐代诗人李清照在《如梦令》中写道:“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首词以芍药为线索,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2. 花与诗人的寓意
在古典诗词中,芍药也常常被赋予一定的寓意。如唐代诗人杜甫在《春望》中写道:“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里的芍药,象征着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战争的憎恶。
芍药,作为花中仙子,自古以来便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在古典诗词中,无数诗人以芍药为题材,描绘了其娇艳多姿、香气袭人的美丽形象。这些诗句不仅展现了芍药之美,更蕴含了诗人的情感和寓意。在今天,我们品味这些佳作,仍能感受到古人笔下的花中仙子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