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1899—1946年〕,字友三,湖北浠水人,精彩墨客、民主战士、爱国英雄。
闻一多出身书喷鼻香之家,自小聪慧,勤奋刻苦,积极向上。14岁考入清华留美预备班,五四运动时,为清华代表,出席全国学联,历任校刊编委,开始新诗创作,出版新诗集《红烛》。
闻一多像
1922年,他赴美留学,先后入芝加哥美术学院、科罗拉多大学、纽约艺术学院,学习泰西油画。
留学美国时留影
1925年,他学成归国,与徐志摩组织月牙诗社,提出新诗“三美论”,创作爱国新诗《七子之歌》与《一句话》等,出版第二本新诗集《去世水》,为月牙派巨头。
这期间,他相继任教北京艺术专科学校、吴淞政治大学、东南大学、南京中山大学、武汉大学、青岛大学,并担当训导长或系主任等职。
1932年,任教清华大学,后来随校迁昆明,并入西南联大。其时,他积极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1946年7月15日,在吊唁李公仆的大会上,揭橥《末了一次讲演》,会后横遭特务伏击,连中十余弹,罹难身亡,时年48岁。
《末了一次讲演》画
毛主席赞闻一多
闻一多说:“墨客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公民。”他热切愿望着祖国强大、民族复兴。他奋进壮丽的生平,犹如刺目耀眼的红烛,燃尽自己的生命,照亮民族的出路,是为新中国成立作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闻一多全集
二、《一句话》是墨客爱国诗情的结晶
1925年6月,墨客留学归来,看到的是国家掉队、民族衰微,他咬牙切齿,创作《创造》,凄然叫嚣:“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
”另一方面,他又从“五卅”反帝爱国运动中,看到了民族的觉醒、国家的出息,遂又创作《一句话》,用直白的措辞,喊出“能点得着火”的“一句话”,企盼其实现“咱们的中国”,道出了万万千万人的共同心声。
《一句话》是新诗,全诗为:
有一句话说出便是祸,
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
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
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
说不定是溘然着了魔,
溘然上苍里—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
这话教我本日怎么说?
你不信铁树着花也可,
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
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
不要颤动,伸舌头,顿脚,
等到上苍里—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 //
三、《一句话》内容赏析
《一句话》是墨客爱国诗情的结晶。全诗以“咱们的中国”为主旨,用写实与隐喻的手腕,反复咏叹,极力渲染,表达对阴郁现实的强烈不满、以及热切追求空想中国的激情。全诗两节,可分两段。
上段、戳穿与批驳阴郁的现实,预言“咱们的中国”一定会兑现。前两句是对句,以“祸”写实,直说反动统治者对民意的畏惧与弹压;以“火”为喻,隐喻民主革命,表明民意是一点就燃的“火”,蕴藏着巨大的反抗力量。这一对句,便是以直说与隐喻,戳穿阴郁现实对民意的压制,歌颂民意的巨大力量。
接着,又以“火山”隐喻民意,表明民意虽然一贯都沉默着,可是一旦爆发,就犹如火山喷发,会天翻地覆的,只是“五千年来”,统治者害怕民众,“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压制民众,不愿说破而已。这一比喻,表明墨客坚信公民具有解放自己、改造社会的巨大力量,并充满期待之情。
再接着,交代“一句话”的内容及其突发性和震荡力,并预言必将兑现。墨客又将民意的阵容与力量,喻为“上苍里—个霹雳”,以盛赞的口气写道:“爆一声:‘咱们的中国!
’这因此“爆”字紧承“霹雳”, 突出“一句话”的内容,及其震荡力量;又以“说不定”、预言民意爆发有突发性,不是不“爆”,而是时候未到,“说不定”哪天溘然爆发,以其伟力改天换地、实现“咱们的中国”,并呼应“点得着火”。这是墨客对实现“一句话”的预言。
在这里,墨客用“咱们”,而不用“我们”,是有深意的。实在,这两词是同义词,只是在利用时,有细微的差别。如果说“我们”若何了,一样平常不包括听话人在内,仅指说话人这一方;如果说“咱们”若何了,是包括听话人在内的。因此,墨客不用“我们”,而用“咱们”,意图很明显:“中国”,是墨客我的,也属于看这首诗的读者,是所有中国人的、属于全体中华民族。这是申述“咱们的中国”的国家性子,更表明改造旧中国的力量源泉所在。
爆一声:咱们的中国
下段、追求与赞颂空想的中国,坚信“咱们的中国”一定会兑现。首先,比拟“你与我”信念上的差距。墨客〔我〕警告不相信民众力量的人〔你〕,不要对中国的出息悲观失落望,并以“铁树着花”为喻,解释实现空想,确实来之不易,但不是没有可能,鼓励人们要树立信心,千年铁树终有着花之时,“咱们的中国”也是终有兑现之日的。
如果,你还是不相信的话,那么,你等着,有你错愕的时候了。
接着,墨客用生动形象的描写,以悲观人害怕、错愕、诧异的神态,反衬实现“咱们的中国”的一定性、突发性与震荡力,也反衬墨客对民众力量与实现空想的武断信念。
再接着,写墨客的企盼与追求。回应“火山忍不住了缄默”,以“等到”一词,表明企盼溘然兑现:“上苍里—个霹雳”,民众以“火山”爆发的威力,推翻阴郁现实,实现了“咱们的中国”!
晴天霹雳,石破天惊,强烈地表达了墨客对空想中国的期望与追求。这是墨客对自己预言:“一句话、咱们的中国”,一定兑现的武断信心!
总之,这首诗戳穿与批驳了阴郁的现实,赞颂了空想的中国与民众的力量,表达了墨客对民主革命的武断信心,以及渴望建立 “咱们的中国”的爱国主义思想。
四、《一句话》写作艺术赏析
墨客鼓吹“三美论”,也带头写格律新诗,这首诗便是明证。全诗两节的前6句,字数大致一样,音节基本相同,形式整饬;末两句本来可以连在一起,做到全诗同等,但却故意柝成两句,一来突出主旨“一句话”,二来别具匠心,造成新的句式,与上面句式形成参差之比,显得整饬而不呆板,构成阶梯式的建筑美。
再者,这首诗用语直白普通,朴实无华,无藻饰之富丽,但却彰显提要挈领,具有震天动地之豪壮,气势恢弘,意境雄浑。而且,险些通篇用韵,一韵到底,音调和谐,节律紧凑,琅琅上口,又有韵味。这是一种别样的意境美与音乐美。因此,这首诗是具备格律“三美”的新诗。
同时,这首诗还大量利用写实与隐喻相结合的手腕,使得诗句直白而又蕴藉、朴实而又形象。如以“咱们的中国”,直说未来的中国是属于全体公民;又以“火山”隐喻蕴藏反抗力量的民意、以“霹雳”隐喻民众力量的阵容与力量、还以“铁树着花”隐喻民众是究竟会翻身当家的,等等。
这首诗,又利用反复手腕,如两节诗的末端,有三句重复,仅把“说不定”换成“等到”,把前三句说成假设预言、而把后三句说为既成事实,这样,不仅强调了“霹雳”和“咱们的中国”,突出了主旨,有一咏三叹之妙,而且,收到高潮迭起之效,强化了全诗的雄浑气势、高昂格调。
因此,这首诗从章法到内容,处处都彰显出,墨客虔诚地履行着自己爱祖国爱公民的天职,又严格地实践着自己倡导新诗要“三美”的主见,不愧为伟大的爱国者、精彩的墨客。陈存选2024、06、30
闻一多塑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