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显祖《牡丹亭·游园》

(1)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

这里的“回”“乱”“煞”“年光”,人们多不注。
据《汉语大词典》,“回”,可释为“醒”;

“乱”,可释为“弥漫”;“煞”,可释为助词,用于动词后,表示程度深;“年光”,可释为“春光”。
这里正是此义。

古诗文疑难词 汤显祖牡丹亭游园 1

(2)炷尽沉烟,抛残绣线,恁今春关情似去年。

这里的“恁”“关情”,人们多不注。
据《汉语大词典》,“恁”,可释为“为什么”;“关

情”,可释为“动心,牵动情怀”。
这里正是此义。

(3)剪不断,理还乱,闷无端。

这里的“无端”,人们多不注。
据《汉语大词典》,“无端”可释为“无奈”,这里正是此义。

(4)云鬓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喷鼻香。

这里的“还”“欲”,人们多不注。
在古汉语中,“还”读xuan(二声)时,可释为“立

即”,这里正是此音此义;据徐仁甫的《广释词》,“欲”可释为“初”,这里正是此义。

(5)画廊金粉半零散,池馆苍苔一片情。

这里的“半”“零散”,人们多不注。
这里的“半”与下一句的“一片”相对,据《汉语

大词典》可释为“部分”;这里的“零散”与下一句的“青”相对,据《汉语大词典》可释为“稀稀落落”。
这里正是此义。

(6)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这里的“奈何天”,《汉语大词典》释为“令人无可奈何的光阴”,认为这里的“奈何”

作“无可奈何”;新编《辞海》释为“无可排解的意思”,认为这里的“奈何”作“无可”讲。
查许多古汉语字词书都无上述含义。
这两句的语序应为“奈何天良辰美景,谁家院赏心乐事”,意思是“为何天有良辰美景,没有谁家有赏心乐事”。
这种阐明,也与剧情相吻合。

(7)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的先!

这里的“春归”,人们多不注,释为“春回”,显然欠妥。
据《汉语大词典》,“春归”可

释为“春去”,这里正是此义。

(8)倒不如兴尽回家闲过遣。

这里的“过遣”,人们多不注。
查一样平常古汉语字词书也未见收录阐明此词。
据顾学颉、

王学奇的《元曲释词》,“过遣”可释为“过日子”,而且例句之一即此。
这里正是此义,“闲过遣”可释为“随便过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