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一到,寒风凛冽,冰冷砭骨,在有着高科技的当代社会里,都如此畏惧寒冷,更何况古人,想必对寒冷的理解更加深刻入心。唐代杜甫写到:佳辰强饭食犹寒,隐几冷落带鹖冠。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云白山青万馀里,愁看直北是长安。宋代范成大写到:辛劳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伤。更凭青女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小寒的幽美诗词也不在少数,唐代元稹《小寒》:小寒连大吕,欢鹊垒新巢。拾食寻河曲,衔紫绕树梢。霜鹰近北首,雊雉隐丛茅。莫怪严凝切,春冬正月交。古代将小寒分为三候:“一候雁北乡(向),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鸲”,小寒虽冷,但离春天正月已经不远了。如果有亲朋此刻碰着了不快意的事情,不如送上这首诗,把困境挺过去终是一片春暖花开。
宋代黄庭坚《驻舆遣人寻访后山陈德方家》写到:江雨蒙蒙作小寒,雪飘五老发毛斑。城中咫尺云横栈,独立前山望后山。意思是雨雪和寒冷挡不住对朋侪的思念,朋友啊,纵然我们不是常常相见,可我对你的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期盼和祝愿,相信你也一样。宋代杜耒的《寒夜》: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平凡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意思是寒冷的景象,好友相聚更显得温馨,哪怕只是与你饮茶谈天,我也会以为这一天与以往不同。小寒过后,春节将至,离家的游子将要返回家乡,邀三五好友相聚言欢,岂烦懑哉!
小寒正处三九前后,俗话说:“冷在三九”,其寒冷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各地盛行的气候谚语,可做佐证。如华北一带有“小寒大寒,滴水成冰”的说法,江南一带有“小寒大寒,冷成冰团”的说法。冬至到小寒、大寒的这段韶光,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令,在此期间应把稳养生“冬藏”。
“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经由近一年的花费,脏腑的阴阳气血会有所偏衰,合理进补既可及时补充气血津液,抵御寒冷侵袭,又能使来年少生疾病,从而达到事半功倍之养生目的。民间有“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
数九隆冬若欲御寒,首当养肾。在这干冷的日子里,宜多进行户外的运动,如晨早的慢跑、跳绳、踢毽等,还要在精神上宜静神少虑、畅达乐不雅观,不为琐事操心,心态平和,增长乐趣。在此节气里,患心脏病和高血压病的人每每会病情加重,患“中风”者增多。人体内的血液,得温则易于流动,得寒随意马虎结束,所谓“血遇寒则凝”,说的便是这个道理。以是保暖事情一定要做好。温度的降落会直接刺激人体,使得胃肠功能变得紊乱,在这个时节,要时候把稳自己的胃肠,做好保护事情,打一场胜利的“保胃战”。(文图:米广弘 文化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