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针言大会》第二季已经圆满收官了,家长们有没有从节目中Get到什么?没有也不要紧,现在不妨一起来和你家娃儿动起来,按照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哀求“积累自己喜好的针言”!
小试技艺——根本题开胃小菜尝尝鲜,请找出藏在古诗中的四字针言

1.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日》朱熹(万紫千红)2.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明净在人间。
《石灰吟》于谦(粉身碎骨)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浣溪沙》晏殊(无可奈何)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落。
《游山西村落》陆游(柳暗花明)5.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己亥杂诗》龚自珍(不拘一格)6.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浣溪沙》晏殊(无可奈何)7.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长干行》李白(青梅竹马) 8.不识庐山真面孔,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苏轼(不识庐山)9.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不雅观书有感》朱熹(源头活水)10.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寄北》 李商隐(共剪西窗)11.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春夜喜雨》杜甫(潜移默化)1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王之涣(登高望远)一起向前——升级题停不下来,连续闯,根据描述的意思猜词

1.熟能生巧:闇练了,就能找到窍门。
2.妙手回春:指年夜夫医术高明3.登时书柜: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4.居安思危:虽然处在安然的环境里,也想到有涌现5.危险的可能。
指随时有搪塞意外事宜的思想准备。
6.千乘之国: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
春秋时指中等诸侯国。
7.黔驴技穷: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也已经用完了8.巧舌如簧:形容甜言蜜语,能说会道9.刀切斧砍:形容说话干事爽快、干脆10见仁见智: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态度或角度有不同的意见。
11.琴瑟和谐:比喻夫妻关系和谐12.国色天喷鼻香:原形容颜色和喷鼻香气不同于一样平常花卉的牡丹花;后也形容女子的俏丽。
13.耳濡目染:耳朵常常听到,眼睛常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14.巧语令色:形容甜言蜜语,虚伪谄媚15.不胫而走:比喻事物无需实行,就已迅速地传播开去16.天道酬勤:上天会按照每个付出的勤奋,给予相应的酬劳17.鱼目混珠:拿鱼眼睛伪装珍珠。
比喻用假的伪装真的18.消声匿迹:指行军时暗藏行踪,不让仇敌觉察。
现比喻事情终止或声势减弱。
19.入木三分:形容书法极有笔力。
现多比喻剖析问题很深刻。
20.卧薪尝胆:睡觉睡在柴草上,用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
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终极加速——冲关题前方高能客官请小心,可选择图片攻关或典故攻关图片攻关关

答案参考1水滴石穿 2师出有名 3壁垒森严 4鼠目寸光 5尊贤使能 6头重脚轻 7文以载道 8各抒己见 9宝刀未老10穿壁引光 11师严道尊 12鼠目獐头 13能说会道 14轻语轻言 15纸墨笔砚1行成于思 2如堕五里雾中 3碧落黄泉 4二一添作五 5洗耳恭听 6片瓦无存 7天经地义 8除暴安良 9思如涌泉 10万里挑一 11碧空如洗 12添砖加瓦 13听其自然 14存心不良1人浮于事 2沉浮俯仰 3草率行事(草衣木食) 4前仰后合 5草木皆兵 6皆大欢畅 7承欢膝下 8下里巴人 9人非草木 10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11喜怒不形于色 12喜不自胜 13克敌制胜 14如临大敌 15高高在上 16后来者居上

推荐寒假和孩子在家玩玩成语大年夜会

典故攻关 战国期间,齐国的田契在燕国乐毅将军攻齐时,利用计谋成功逃到即墨城,被即墨城保举为守城主座。
燕国还在连续侵略齐国的地皮,田契利用反间计,离间燕惠王与乐毅的感情,用燕兵割齐兵的鼻子激起齐兵的士气收复齐国的失落地。
(出奇制胜) 战国期间,梁惠王企图通过战役来扩展领土,称霸诸侯。
孟子不赞许他的这种思想,问他扩展的企图是为了什么,梁惠王说想知足自己最大的希望。
孟子说通过打仗而结下仇恨,诸侯们不可能服从于你,你这样做只能像爬到树上去找鱼一样。
(刻舟求剑) 公元前208年,项羽率40万大军开往咸阳,被刘邦的守军挡住。
项伯请刘邦到鸿门赴宴。
刘邦到鸿门后,项羽设计让项庄舞剑助兴,意在乘机杀了刘邦。
项伯也舞剑助兴,百般保护刘邦,刘邦部下樊哙冲进营帐来保护刘邦,刘邦借机逃离。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烛炬。
邻家有烛炬,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了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读书。
县里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家中富有,有很多书。
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但不要报酬。
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想读遍主人家的书。
”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帮助匡衡读书。
于是匡衡成了大学问家。

(凿壁借光)

编辑:孔翠婷

资深媒体人,海归,清华,南大毕业生创办!
如果您的孩子作业拖沓,老丢冤枉分,找不到好的学习素材,学习没兴趣,不足自傲,没有节制好的方法和窍门!

请关注我们微信"大众年夜众号:一起教室(yiqiketang)

家长互换QQ群:517947028

教室君微信/QQ:5452902

以为文章不错,烦请收藏&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