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君
《池上送春》
【唐】高骈
持竿闲坐思沉吟,钓得江鳞出碧浔。
回顾看花花欲尽,可怜寥落送春心。
暮春三月,雨横风狂,杨柳堆烟,飞花凋零,不由得心生惜春之情,这一首《池上送春》诗,是晚唐名将墨客高骈的一首送春佳作,道出墨客貌似闲适实则寂寥之情。
春天将去,然而花草并未完备凋零,反而不少花卉在暮春和初夏才开始绽放,就拿兰花品种来说,送春花期在四五月份,因此得名。送春并非传统兰花种类,而是上世纪才创造的,近些年受到兰友们的青睐和喜好,下面就大略谈谈送春兰的辨识和鉴赏。
送春,别号春绿兰、绿兰、送春归、巴茅兰,属于兰科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假鳞茎不明显,根系发达,根皮呈海绵状,苗条、优柔;叶片丛生,近二列,叶基部呈一字排列,常见7—13片,多可达18片,一样平常有较明显的叶节,薄革质,叶姿多弯垂,叶缘有细齿,叶面有沟,叶端较平坦,叶脉不明显;花莛稍波折,高30-50厘米,有花5(3)-9朵,花径约为5-9厘米,花色黄绿,有暗香,苞片几与子房连梗等长,萼片多呈披针形,常多少扭曲;花瓣较萼片短而宽,向前伸展,唇瓣不明显三裂,中裂片上有绿色乳突状绒毛,上有紫赤色斑点;花暗香;花期在原产地常日2月—4月。
送春是我国特有兰花品种,紧张分布在西南省份四川、云南、贵州和广西等省份,成长于海拔高度为800—3000米的岩山半山至山顶常绿灌木林下,多伸展或盘曲于厚厚的枯枝枯叶积层之中,性喜阴凉温湿的环境。
送春在原产地被称为绿兰、春绿兰、巴茅兰等,在植物学上由吴应祥教授与陈心启教授命名,两位教授认为是蕙兰的变种,因此拉丁文命名归类蕙兰变种。
送春兰被命名揭橥后,引起许多兰友的关注,于是更多的送春品种被发掘出类,随着研究的深入,涌现不同不雅观点。不少学者认为,送春的归属彷佛该当是独立的原生种群,而不是大略的蕙兰变种。
依笔者不雅观察,送春具有原生种群的所有特色,比如送春类兰花具有相同形态学、生理学特色,自然分布地域广阔,种内个体可以稳定自然繁殖,因此彷佛更该当是作为原变种的独立种群。
就拿送春和蕙兰来看,相同点为假鳞茎不明显,都是一箭多花,花期附近,然而差异也非常明显,紧张有以下几点:
1、从株型来看,送春一字形排列;而蕙兰则带形。
2、从叶姿来看,送春常弯垂;蕙兰则多直立。
3、从根系来看,蕙兰根系较粗壮,送春根系多而细。
4、从叶片枚数来看,送春叶片较多,常在8枚以上,多达十几枚;蕙兰一样平常在5-8枚,很少有超过8枚的。
5、从叶脉来看,蕙兰有明显的叶脉,基部常折半而呈v形,叶脉透亮;而送春则没有明显的叶脉。
6、从花苞来看,送春常常要比蕙兰花苞少。
7、从花期来说,送春花期和蕙兰花期附近,都在春天着花,然而各地环境不同,因此花期多有差异,就同一地域来说,送春明显要比蕙兰要晚一个月旁边。
以上便是送春和蕙兰的大概差异,详细基因归属就须要专家学者去研究了,然而从形态不雅观察和地域分布来看,彷佛送春该当是原变种而非蕙兰变种。
送春株叶弯垂,叶姿幽美,花葶直立,亭亭玉立,花形多变,姿态万千,花喷鼻香清雅,沁人心脾,同传统兰花品种有着类似的鉴赏标准,而且送春还被创造有许多叶艺变革的品种,非常具有不雅观赏代价,因此,近些年越来越受到兰友的宠爱。
关于送春的栽植养护,可以参照传统兰花的管理方法进行栽培。大略来说,在植料上,采取疏松透气的兰石和腐熟的针叶稠浊作为基质,避免积水;浇水上不干不浇,浇则浇透,以偏干为主;光照以散射光半阴环境为佳,冬天可以多见阳光;送春比较耐寒,然而盆栽养护冬天最好进入室内管理。
以上便是笔者关于送春的鉴赏与辨识的一点履历和意见,如有不到或者失落误之处,敬请诸位兰友批评示正。须要提醒的是,所有野生兰花品种都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因此不要随意采挖野生送春,避免触犯干系法律法规。
2019-5-1易花得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