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诗的开头,画面描述了一个秋夜江畔送客的场景。
墨客通过对江头景致的细致描述,营造出一种秋日的寒冷与萧瑟之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宴席上,主人与客人正要饮酒作别,却创造少了乐器的伴奏,使得本应愉快的饮宴带有一丝悲惨。

琵琶行当古诗配上画面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因无法酒醉而欢畅,主人与客人只能在悲哀中告别,周围的江水映着朦胧的月色。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忽然间,琵琶声突如其来地响起,打动了主人和客人的心,他们都放弃了拜别的动机,沉浸在这迷人的琵琶音中。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主人和客人对琵琶声非常好奇,想要知晓谁在演奏,但琵琶声停息了,演奏者彷佛要回答却有些迟疑。

移船附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于是他们驱船向琵琶声来源之处靠近,并约请琵琶手加入,点酒加灯,意欲重新开始宴席。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经由屡次的约请,琵琶女终于露面,但她仍旧拿着琵琶,半遮面庞,显得有些羞涩。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琵琶女应邀开始了大略的调音,在尚未演奏出完全的旋律之时,就已经流露出深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琵琶女演奏的每一个音符都流露出她的愁思,仿佛在倾诉她平生的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琵琶女低着头,自若地连续演奏,仿佛是在无声地诉说着心中无尽的故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琵琶女先是柔柔而缓慢地弹奏《霓裳羽衣曲》,随后转为《六幺》曲。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密语。

琵琶演奏中声音高低音变换,大弦之声伟大磅礴,犹如滂湃年夜雨,小弦之声细腻柔柔,宛如耳边窃窃密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琵琶音的错综繁芜,就如大大小小的玉珠纷纭落在玉盘之上,生动地展示了演奏的精妙与琵琶音的清脆。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呖呖的莺声从花底下悠然滑去,幽咽的泉水在冰下流动地很困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音乐逐渐静止,犹如结冰的泉水。
音符冷凝而停滞,表达了一种深深的寂静与冻结的情绪。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在琵琶声消逝的瞬间,无声之中蕴含着比音乐更深的幽愁和隐秘的恨意,此时无声却比有声更动人。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忽然之间,好似银瓶撞破水浆四溅,又彷佛铁甲骑兵厮杀刀枪齐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

四弦一声如裂帛

演奏结束时,她对准琴弦中央划拨,四根弦的响声尖利而突兀,好似绸缎的撕裂声。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在曲终之后,四周一片寂静,只有江中的秋月清冷洁白,营造出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她沉吟着收起拨子插在琴弦中,整顿衣裳依然显出持重的颜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琵琶女自述自己的出身,原是京城女子,住在长安城东南的虾蟆陵。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她从十三岁琵琶就已学成,并且成为了教坊(古代管理音乐舞蹈的官府)中技艺最好的演奏者之一。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她曾在演出后让乐器大师深感佩服,她的妆容也让同行歌妓们感到妒忌。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在五陵(古代长安附近的一处地名)年轻贵族中,她的音乐非常受欢迎,一曲之后不知收成了多少赏赐的红绡(一种丝织品)。

钿头银篦击节碎,红色罗裙翻酒污。

她演奏时激情四射,以至于演奏用的银篦(一种穿弦用具)都常常击打得支离破碎,而她的红色罗裙也由于酒宴上的挥洒而沾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东风等闲度。

她在风华正茂期间,年年欢笑,高枕而卧,秋去春来美好的光阴白白消磨。

弟走从军姨妈去世,暮去朝来颜色故。

但好景不长,随着弟弟参军和姊妹的去世,家道破败,她也逐渐年迈色衰,容颜不再。

门前冷落鞍马稀

老大嫁作贩子妇

曾经熙熙攘攘的景象不再,如今门前生僻,马匹稀少。
终极,她只得嫁给商人为妻(古代重农抑商,贩子地位较低)。

贩子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她的丈夫为了追求商业利益,常常出远门,乃至为了做生意到浮梁(地名)去买茶,对她的忽略显而易见。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丈夫离开后,她常常独自守着空船,只有明月和寒冷的江水作伴。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在深夜里,她常常梦回年少光阴,梦中泪水污损了妆容。

我闻琵琶已嗟叹,又闻此语重唧唧。

墨客白居易听到悲泣的琵琶声已经嗟叹,又听到她的这番诉说更到更加悲戚。

同是天涯沉沦腐化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墨客自感与琵琶女同是遭遇世事变迁的沉沦腐化失落意之人,今日相逢又何必曾经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墨客陈说自己去年离开京城,被贬到浔阳城(今九江市)生活并常常卧病。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在偏远的浔阳,音乐稀少,一年到头都听不到高雅的管弦乐器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墨客居住的地方靠近湓江,阵势低湿,周围长满了黄芦和苦竹。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每天早晚,能听到的声音除了杜鹃的悲鸣和猿猴的哀声外,别无他物。

春江花朝秋月夜,每每取酒还独倾。

春天江面花开,秋日月色皎洁,而墨客却常常只能独自饮酒,借酒消愁。

岂无山歌与村落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只管周围有山歌和村落笛之声,但在墨客听来,这些粗糙的乐声难以入耳。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这一夜,听到琵琶女的演奏,墨客仿佛听到了天上的仙乐,一时之间心灵得到了澄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墨客恳请琵琶女再弹奏一曲,并以此为灵感,为她创作了这首《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匆匆弦弦转急。

琵琶女听到墨客的要求后,久久站立沉思,末了坐下来迅速调度琵琶弦,准备演奏。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琵琶女再次演奏时,音乐变得更加凄美,不同于之前的旋律,使得听众们再次聆听时无不感慨落泪。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在浩瀚被音乐冲动的听众中,江州司马(即白居易自己)的哭泣最为悲痛,泪水湿透了他的青衫。

《琵琶行》通过对琵琶女的描述和琵琶音乐的刻画,反响了作者对人生沧桑感慨以及对音乐艺术的深刻理解。
此诗情景交融,人物生动,情绪真切,是白居易以及唐代文学的代表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