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落叶美诗六首:落叶疏林似雨声,卧听风吹落叶声

仲冬仍旧是落木萧萧的时令,比如江南的柳树,此时回绿转黄,一抹鹅黄在树梢,宛如早春,但是和早春不同的是,这些鹅黄在树梢不久,就会有风或者无风自落,一地上鹅黄的柳叶眉,又有黄色的叶子雨,在身边在身后,并不输给三月阳春的柳絮飞花。

水杉则是锈赤色,细羽毛一样的落叶从高大的树枝上簌簌落下,拂了一身还满,这是有颜色的雪,而且在脚下有松软的质地,你踏上去,宛如走在褐色的绒毯上。
它们落下也有声音,更像雪,那种细碎温顺。
走在落叶杉下,有一种分外的美。

梧桐现在早已经不是常见的树种,但替代它的是法桐悬铃木,仲冬的法桐叶子干枯并不美,但是却独占一种干燥的声音,当风摇响树冠,发出那种干燥的声音,在江南城市的上空,第二天,一地的犹如巴掌大小的落叶,仿佛油锅里炸过那样带着蜷曲的姿态,不但脚他上去有焦脆的声响,你乃至常常看到风推着落叶滑动在人行道上,带着摩擦的声响。
这是范例的冬声。

冬天落叶古诗六首落叶踏有声落叶雨声干

很少有人写这些声音,然而正是这些树木落叶的声音构成了冬天分外的底色。

“道路冬无雪,山原腊始寒。

平林风力疾,落叶雨声干。

冰玉诗肠瘦,江湖酒思宽。

庭帏即予乐,不必事杯盘。
”北宋 · 彭汝砺《冬寒围炉以题为韵得寒字 》

在山林中最适宜听冬,由于树木多,松涛天籁自然是山林绝响,冬天更多了落叶的声音。

这里的冬天没有下雪,这里的山林到农历十仲春才开始寒冷。

这里的山风,由于秋冬树木多,因山有势,风叶互推回旋,每每山风比山外更激烈更大。

虽然没有雨雪,但那落叶犹如雨声,却又不是雨声那种润泽,带着落叶特有的干响。

这样清寒的空气,让人的诗心沉淀,要写也是冰玉一样的美句吧,而山空野旷,仿佛江湖便是一山之外,难免生出浩然之气,要用酒来应和此时旷达的心情。

山空屋小,天寒炉红,这样的景象,不须要太多的佳肴,大家围在炉火边,薄酒笑颜,自然就有好诗,由于窗外风声落叶,万山如座,数点人,几声咏,便是江山共诗豪了。

这是冬天的冷落美和人情美。

“朔风吹乔林,落叶声冷落。

冥鸿飞不度,骢马行独骄。

绿衣带恩光,赤日丽层霄。

鸣佩别双阙,驱车上河桥。

隆冬气已厉,送君寒逾饶。

恋别蓟城酒,聊以永目前。
”明 · 李时勉《送吕佥事升堂 》

在冬风阵阵的时节送朋侪高升做官,景致虽然冷落,内心却有一种壮气。

北风吹动的高大的树木,在落叶声里,我给你送行。

仲冬时节,天上连大雁都没有一只,你的骏马独自矫健地行走。

但是你的衣裳,有着特殊的光鲜,在太阳下分外地夺目。
在河边解下玉佩,我目送你高头大马踏上了河桥。

这是仲冬寒冷的景象,由于不舍得你,我以为本日彷佛特殊冷哦。

不过这天是值得纪念的,记得我们分别的场景,落叶声里,一匹马,一座桥,两个心腹话别。
我记住了你锦衣快马的豪情,你也一定会记得长桥冬色,落叶飘飘,在微醺和优柔里分别,太阳浮在我们的身上。

这首诗实在犹如日记一样耐读,多年往后,他们相会,一定会共同回顾起那年那月那深冬,以此为节点,叙旧或者感慨平生。

“楼头钟鼓报新晴,又是城南一度行。

刚得闲时身已老,未曾经处路犹生。

平沙远水如江色,落叶疏林似雨声。

欲问郊园幽寂地,野桥山寺不有名。
”明 · 李东阳《郊行二首柬张遂逸亲家》 其一

冬天亲家公约请李东阳做客饮酒,也难得高官李东阳居然抽得出韶光,恰好这样的出行也算是远足,对付公务繁忙的他,不亚于一次放松。

这是冬天雨后初晴,往城南半子家去饮酒。

这大概是新的庄园,李东阳没有来过,以为路不熟习,但是正是这种不熟习和清闲,反而成为了一种乐趣,由于冬景清新。

那冬天的郊区平沙远水,远远看上去就像长江那样清阔,而一起穿过树林,正是树叶的落叶期,那落叶簌簌的声响,像密集的雨声。

正是这样难得的景致打动了李东阳,李东阳问随行的人,这是哪里?可惜这些近侍大约常年在李东阳身边,也没有过出门的履历,一脸茫然,倒显得这里的景致更加野趣和生动。

落叶虽然常见,但是一个劳碌的人能够正好遭逢最俏丽的落叶雨,并不是常见的事。

除非你是城市的环卫工人,或者日日穿越山林的农夫,那种壮丽的落叶雨才会毫无保留地展现在你面前,人生的得失落也恰好在此处,如你寒苦,大概会得到自然更多的安抚。

“拨闷无人致酒瓶,哦诗灯下一郎清。

夜深笑拍胡床语,忽乱阶前落叶声。
” 明 · 陈献章《与景星夜坐》

这一对无聊有趣的朋友,冬夜里寂寞,只好两个人饮酒,一个人站在灯下吟诗,其余一个人做点评,谈到兴趣勃勃的地方,拍着椅子喝采。

忽然听见窗外有簌簌的声音,这两个人倒是警觉,是不是半夜有朋友来,还是来了贼呢?趁着酒兴,打开门,原来是树上的叶子,扑簌簌落下来。
此时又没有风。

两个可爱的墨客,想必是自己的笑声和拍椅子的声音太大,震撼了房间,催动了房间外的树木吧。
古人吟诗,每每击节而叹,难不成这些叶子也爱上了诗的节奏,纷纭着落?

这倒是天人感应的事情。

这个夜晚倒也不算寂寞,李白对酒成三人,他们倒好,热闹到落叶也来助兴。

不过这样的落叶,一个人时,每每会以为惊悚。
倒是聊斋志异的鬼话源头。

“短梦初回曙色明,宵长枕簟觉寒生。

纸窗料峭人慵起,卧听风吹落叶声。
”清 ·载铨《冬晓》

载铨是乾隆四世孙,皇族之后,这首诗倒是写得气候清闲典雅。

梦短,醒了之后可以瞥见窗户上已经是清晨,这是睡多了还是睡未足,居然以为被窝是冷的。

从被窝里看到窗户,分明可以看到窗户纸在北风中起伏,好个寒冷的冬天的清晨。

此时人也不想动,就在半梦半醒的慵

这很有红楼梦富丽闲居的气韵。
很显然,郡王载铨更有资格称为富丽,他是现实中的王爷。

载铨寿数并不算高,60岁。
从这首诗可以看到他的汉文教化。
传闻他很厚待汉族大臣文士,但也因此遭到康熙的斥责,由于王公贵族是不许可和大臣来往的。
他因此被罚王俸二年,而且去掉了他身上的官职,以表示天子对他的惩罚。

满洲贵族的精神活动实在是有限,富贵之极,大概也会以为毫无乐趣吧。

这首诗逐步地读,实在很随意马虎读出闲适中的凄凉。
那时,很多人的人生包括朋友都不能自己选择,富贵如王爷,才情如纳兰,莫不都在这样压抑的体系下。

在冬天的被窝里听着早上的北风和落叶,谁人都有过一瞬的超脱和茫然感。

“荏苒至仲冬,梦绕北山北。

落叶踏有声,衰草践无迹。

凭虚恣胜赏,萧然尘虑涤。

近眺西子湖,波光漾空碧。

远瞰钱塘江,潮痕净如帛。

空山作睡态,老木含霜色。

下山近薄暮,鹤唳诸天寂。
” 清 · 薛时雨《十一月既望独游韬光得诗二十二韵》选录

仲冬梅花尚小,但是我见告你,此时最美便是踏着一地干枯落叶去看山。

冬天里看山,别有一种萧然清美。

比如薛时雨便是仲冬十五日去踏山,或者是应着此时冬至节气的到来,去户外领略冬至的太阳。

此时的落叶踩在脚下,步步有声,而黄草尚未返青,脚步落上去,松软干燥,没有脚印。

站在山头,萧然清旷的景致,让人尘烦顿减,心地爽朗。
近看西湖,波光连着碧空,远眺钱塘江水,白水一带,浩渺安静。

在落叶声里上山,在落叶声里下山,脚步辇儿走的地方,一片空响,只以为如仙鹤飞过,没有留下任何足迹。
但是心里已经一新。
往事犹如昨日,新的循环开始。

这是仲冬之美,落叶之美,也是冬至传达的除旧布新的意义。

你所在的地方,可有满地的落叶,你可在落叶上行走,你可听见落叶和风的密语?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