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甫
岐王宅里平凡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长安三万里》中青年杜甫
背景:杜甫少年时期正是开元盛世,曾与李龟年相熟。安史之乱后,770年迈年杜甫流落到江南一带,和流落的宫廷歌唱家李龟年相逢,回顾起在岐王和崔九的府第频繁相见和听歌的情景而感慨万千写下这首诗。岐王、崔九是盛唐期间的达官显贵。
盛唐期间的青年音乐家李龟年
大唐歌舞演出
大意:当年我常常在岐王与崔九的官邸里见到你并听到你美妙的歌声。现在恰好是江南风景秀美、落花流水的时候,在这暮春时令再次遇见了你。
《长安三万里》中的李龟年
寓意:全诗表达了浊世颠沛中的人生沧桑。“落花时节”暗喻大唐帝国由盛入衰的局势,又指墨客自己和李龟年的人生晚年。正如《唐诗三百首》编者蘅塘退士评价:“世运之治乱,年华之盛衰,彼此之悲惨流落,俱在个中。”
“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
在唐代墨客中,杜甫用诗歌全程记录了“安史之乱”,被称为“诗史”。读杜甫的这首诗,我们能以小见大,体会什么叫“国之大者”。一个国家安定联络、繁荣昌盛,公民生活幸福便是“国之大者”。就像成龙唱的歌:“都说国很大,实在一个家,齐心专心装满国,一手撑起身,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世界的国,在天地的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