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从清末民初到解放前后,有一本字帖在民间非常的盛行,它既不是王羲之的《兰亭序》,也不是欧阳询的《九成宫》,而是一本署名赵孟頫的大楷《四季读书乐》。

《四季读书乐》是四首歌咏读书情趣的旧诗,是很好的劝学诗。
此诗被清代《四库全书》收录,民国初期曾被教诲部部长叶楚伧编进国文教科书,为中学生所必读,可见其在旧时是很有影响的一首诗。
可惜这首诗被埋没不传将有半个多世纪了。

赵孟頫楷书《四季读书乐》欣赏

赵孟頫 楷书四时读书乐

四季读书乐

山光照槛水绕廊,舞雩归咏东风喷鼻香。

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

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

译文:阳光照在堂外的栏杆,流水淙淙绕着长廊流过,乘凉归来的人们,沐浴着东风送来花喷鼻香,一边走一边吟唱着诗歌。
停在枝头的鸟儿,那是伴我读书的朋友;漂在水上的落花,可以启示我作出美妙的文章。
不要蹉跎岁月,人生只有读书是最好的事。
读书的乐趣是若何的?好比绿草长到窗前而不剪除,放眼望去,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修竹压檐桑四围,小斋幽敞明朱晖。

昼长吟罢蝉鸣树,夜深烬落萤入帏。

北窗高卧羲皇侣,只成分稔读书趣。

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薰风。

译文:新长出来的竹子垂压着屋檐,屋子四周种满桑树。
我的小书斋安静敞亮,射入残酷的阳光。
白天变长了,读完书往后,听听蝉儿在树上的鸣叫;夜晚读书时,灯花一节节落下,还有萤火虫飞入帷帐。
只由于向来深知读书的乐趣,我在北面的窗户下闲适地躺着,就像远古时候羲皇时期的人一样逍遥清闲。
读书的乐趣是无穷的,好比沐浴着煦暖的熏风,用瑶琴来弹奏一曲。

昨夜前庭叶有声,篱豆花开蟋蟀鸣。

不觉商意满林薄,萧然万籁涵虚清。

近床赖有短檠在,对此读书功更倍。

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

译文:昨天夜里,我听到了庭前树叶落下的声音,竹篱上的紫豆花开了,蟋蟀在鸣叫。
不知不觉,原野里已到处是秋日的气息,大自然的各种声音都含着生僻的意味,一片萧瑟的景象。
床旁多亏有一盏矮灯,就着它读书的效果更加地好。
读书的乐趣很令人愉悦,好比在高远的秋夜里,起身来抚玩明月。

(此处与诗文比较缺了4句又4个字。

木落水尽千崖枯,迥然吾亦见真吾。

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

地炉茶鼎烹活火,四壁图书中有我。

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译文:树木凋零,江河滨枯,群山枯槁;在这辽阔的天地间,我正可以看清"真我"的实质。
我坐在那儿,展开书卷而读,灯光摇荡,映射在墙上,墙壁彷佛也随着在晃动;我年夜声朗读着图书,表面雪得很大,半夜里,我的房顶全被积雪覆盖了。
地上的火炉里,炭在燃烧,锅里正在煮着茶,我就在四壁放满了图书的空间里读书。
读书之乐到哪里去探求?就在这寒天雪地,且看那几朵盛开的梅花,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天地孕育万物之心。

(来自云章书法,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